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基础建设的政策支持研究

2021-11-29 10:01欧阳婷南昌工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9期
关键词:设施基础设施新能源

欧阳婷(南昌工学院)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侧重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涉及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减排,从而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愿景和相应部署。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充电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基本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及运营具有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属性,我国目前发展存在许多难点问题,充电设施产业发展仍比较艰难。好在《规划》里提出:要推动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并且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形成的PPP 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政府与市场积极性调动起来,更有效地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引入高能社会资本,在科学整体的规划下,协同投入公共属性强的基建,从而促进充电设施产业的逐步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充电桩建设类型单一,后期运营维护不稳定

目前,国内主流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方式以交流慢充为主,直流快充为辅。部分汽车企业考虑降低整车成本,或者是以短途运输为主的纯电动汽车会仅保留交流充电接口,取消直流充电接口。只有一些电池储电量较大、出行线路比较固定的运营车辆才会考虑保留直流充电接口。但是对于保留直流充电接口的车辆,为避免出现用户有充电需求但没有直流充电站的尴尬局面,大多数汽车企业会考虑配置便携式小功率直流充电机,为用户应急充电使用。作为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为了更快地实现盈利,则更愿意建设大功率的充电设施,安装地点一般也是商场、超市等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或者专门建立的公共充电站,这无疑也体现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多类型的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需求。

除对各类汽车充电桩的需求外,还需要加强对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维护。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当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发生安全问题也并不少见。与其出现汽车企业妄图“甩锅”国家电网的情况,不如鼓励加大政策对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维护的力度,实现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发展的稳定和多样化。

(二)充电设施分布相对集中,质量良莠不齐

国内现有的充电桩多为公共充电桩,以及近年来响应国家政策,为新建建筑物预留的相应的私人充电桩。但无论是哪种充电桩,都相对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又相对较小,很难有效地满足农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农村的新能源汽车使用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充电设施的覆盖程度自然就相对落后了。同时,又因为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直接引发大众需求与产业发展的现实矛盾。

即使是在大中型城市,也存在公共充电桩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对于部分在建或新建区域,还可与主体工程同时推进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套充电设施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尽量避免“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现象的产生,统一建设标准,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使公共充电设施均衡发展。但是在老城区或是老住宅区,停车位非常紧缺,且大多为公共车位,想要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覆盖进去不仅要考虑建桩位置、电力增容、电压安全等技术性问题,还要考虑业主使用、后期维护、车辆胡乱占用等社会性问题,难度系数非常大。

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参差不齐,造成已经建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技术上和质量上也不尽相同。由于充电设施领域的厂商较多,且充电设备大多都是依照国标生产的零件,所以充电设备领域已成为红海,部分原来仅是充电设备生产商的公司逐渐开始向下游运营领域延伸,充电设备商由于发展较早,进入门槛较低,利润空间有限,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三)运营商收入来源单一,投入与回报周期过长

充电设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良性发展的盈利收益模式。目前,公共充电桩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单桩利用率和充电服务费两大因素,但其主要盈利来源还是依靠收取充电服务费,商业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这就使得盈利的回报期拉长,目前仅极少数的充电桩运营商在财务报告中开始显示盈利。与此同时,充电设施企业又得共同面对车企和车主,一方面该产业的核心业务—充电仍需与汽车企业的电池生产和整车制造高度配合,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车辆驾驶者的充电使用需求,因此各路资源的开发及整合能力成为开展核心业务的关键,看重资产的经营也使得压缩成本成为关键。

■完善充电设施建设的未来展望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GDP 虽然涨幅不高,却已是唯一的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哪怕是在全球新冠疫情肆意、中美贸易脱钩的影响下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我国除了以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保证了相对稳定、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之外,还基于当前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稳投资和促消费的新举措,其中“双循环”和“新基建”就是最受人瞩目的两项内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就重点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涉及多个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供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和集成性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以来,新基础设施的概念持续升温,虽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资直接加快完成布局,但考虑到PPP 模式是目前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最佳方式,在合规性、绩效保证、政策支持、融资便利性、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大量新基建项目可以按照“用户支付+可行性缺口补贴”的形式实施,既可以激发社会资本的运营活力,又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来引导发展。新基建的投资需求与PPP 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契合的,我国的PPP 模式应该能像辅佐老基建一样较好地辅助新基建的建设。

(一)统筹充电桩建设,完善充电桩管理制度

《规划》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补充过,要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政府可以出台相关充电桩统建统管模式的政策,有效地规避充电设施准入主体和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后期日常运行维护无人管理以及部分既有住宅电力负荷不足且增容困难等问题。完善相关充电设施基础建设配套政策,加快充电桩的科学合理布局,加大对住宅区充电设施的接入服务,逐步增加配套充电设施的容量,优化充电时序,提升车辆的交互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住宅区配网供电能力不足等导致的充电难问题。

同时,也要做到充分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将农村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融合,重视且弥补充电设施的数量,出台相关政策为广大农村地区免费安装配套充电设施,降低农村居民的充电使用成本,助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鼓励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引入“互联网+充电桩”管理模式,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设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出相关的智能APP,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等实现一体融合,借助大数据和网络平台,全面创新农村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模式。

(二)坚定采用PPP 模式在充电设施基础建设中的运用

基础设施一直是PPP 模式的主要推广领域,发挥PPP 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可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地发展。目前,绝大多数欠发达的地方政府都不具备良好的新基建规划和运营能力,仅由地方政府大规模地快速推进新基建项目,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近几年,我国在PPP 模式领域正经历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且在PPP 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规范了项目的实施,公平公开地进行市场化采购,公开透明了项目的全程信息,完善了风险分担机制和付费与绩效挂钩的考核体系等,也使得我国PPP 模式不断向提质增效方向转变。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这种类型的新基建项目,需要提供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密集型公共服务,高科技、高质量运营维护契合了高质量发展时期PPP 模式的自我要求。

采用PPP 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还可以帮助行业内企业通过较长的服务合同获得相对稳定的未来收益,降低企业业务拓展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目标。也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本中那部分巨大的私人资本在整个市场中的资源配置模式,使PPP 模式更深刻地反映市场经济的本质。

■结语

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可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在我国政策强有力地推行下,大家都会想来瓜分充电设施产业这一块蛋糕,只有统筹规范充电设施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充电设施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设施基础设施新能源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设施农业文摘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