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表征、沟通与交互:融合新闻的叙事策略研究

2021-11-29 08:54焦飞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叙述者话语媒介

■ 和 曼 焦飞越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互联网传播的快速发展,融合新闻作为一种崭新的新闻形态应运而生。我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在2018年首次增设媒体融合奖项,涉及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融合创新、创意互动、新媒体新闻专栏和国际传播等七大类别,被视为“传媒业对技术与市场变迁的直接回应”①。目前融合新闻颇受瞩目,原因在于当今世界步入了数字时代,不同的媒介元素和能量在互联网空间中交流互动,经过不同平台的分解和重组,新闻传播呈现出融合态势,亨利·詹金斯将其称为“另一个范式转换”②。

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相比,融合新闻在内因和外因多重因素作用下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从叙事理论视角出发,它们的话语文本建构仍遵循着共同的叙事规律。叙事的根本在于对作品进行分类和描述,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在《〈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提出“叙事”这个术语,将其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基本层。罗兰·巴特将描述看作与故事、话语并列的第三层,并细分出功能、行动与叙述等三个子层面。西摩·查特曼(S.Chatman)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媒介吸纳了进来,推动了叙事的跨领域发展。热拉尔·热奈特作为叙事学发展高潮的重要代表,提出叙事包含故事、叙事与叙述三层含义,故事是作品中的事件,叙事是讲述这些事件的话语,叙述是产生话语的行为。③

显然,叙事学是以结构主义作为出发点,以开放包容的跨学科气质拓展了研究范围。必须看到,融合新闻已经脱离了语言文本的单一形态,逐步形成图像、视频、动画等复合的文本体系,成为一种新型的多模态新闻叙事。这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也成为叙事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概括来讲,融合新闻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广义上强调全媒体和跨媒体意义上的融合内涵,狭义上强调多媒体意义上的融合内涵。④如果说叙事学的首要任务是“细致说明使叙事被精确描述的那些手段,并理解它们的运作方式”⑤,融合新闻叙事的重要任务则是阐明“多种媒介要素之间的整合叙事”⑥。在叙事中,融合新闻是如何统筹这些要素进行事件呈现的?它讲述事件的话语是怎样生成的?与传统新闻相比,融合新闻的叙述行为有什么区别?在个体的交互主体性日益彰显的当下,融合新闻叙事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本文拟回答这些问题,尝试对探索“融合新闻叙事的逻辑法则和内在规律”有一定帮助。

一、信号逻辑:融合新闻的事件讲述

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对热奈特模式进行了补充,强调叙事的组织功能。他提出某些因素与叙事中的语言信号进行组合构成叙述信号,其他一些因素与组合构成被叙信号,分别呈现叙述行为以及讲述的事件与状态,由此可以将叙事视为“各种类组的信号之集合”⑦。将这一理念移入融合新闻叙事,主要包含三方面。

(一)多元建构叙述者身份

任何叙事中至少有一个叙述者,并且具有基本的、管理的、交际的、情感的和思想的五种职能,其中讲故事是叙述者最基本的职能。⑧融合新闻叙事亦复如是,为更好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差异性,叙述者的身份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变化。在语法上,叙述者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别,前两个是指叙述人,后一个特指叙事关涉的事物。在叙事中,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我”信号讲述新闻事件,也可以将“我”抹掉只保留叙事本身;可以是单个的叙述者,也可以是复合的叙述者。除了叙述者,文本中还有另一个主角“受述者”,是指叙述者面对的文本内的某个人物。正如不能将叙述者与作者相混一样,受述者与受众也不能相混淆。叙事中所提及的关于第二人称“你”的形象、态度、认知等一切信号,都从属于受述者的信号构成。从中可知,叙述者和受述者都是叙事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处在同一个故事层。对于融合新闻来说,虽然叙述者的身份不固定,受述者的信号复杂多变,但是在讲述事件中总会围绕某个特定的核心叙述,形成多种关联以及多个叙述层,丰富融合新闻事件呈现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叙述者的身份建构中应当避免“不可靠的叙述者”。这个概念由韦恩·布思(Wayne C.Booth)首次提出,“把按照作品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为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⑨。具体来说,叙述者的介入性、可信性以及自我意识的程度等,都会影响受众对于叙事的解释与反应。如果叙述者的规范和行为与受众从文本元素中推测建构起来的隐含作者的规范和行为不相符,叙述者所讲述内容的可靠性就会削弱。因此,融合新闻必须关注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距离类型和相距程度,最大限度实现二者相符,建构可靠的叙述者形象。

(二)多角度审视叙述视点

选取一个视点对事件进行叙述呈现,就好像对事件进行一次叙述投影。视点可以直接影响事件的投影效果,也就意味着叙述者在事件讲述中要受到视点的限制和束缚。对此,热拉尔·热奈特提出聚焦的理念,用以区分叙述者和聚焦者,即谁说和谁看;米克·巴尔(M.Bal)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写,提出聚焦体和聚焦点,即对谁进行聚焦和聚焦于什么。⑩立足融合新闻叙事,视点正在不断明细化、精确化。一是非限制性视点,叙述者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随意观看,甚至从超越时空的角度观看,对事件进行全面立体的把握。比如在VR技术条件下,叙述者通过赋权给观看者,使其能够根据主观意愿选择观看视角,参与新闻的再度创作。二是内视点,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还可以是复合的,通过当事人自身的知识、观念和感知进行表达。三是外视点,叙述者跳脱报道之外表现一切,侧重描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但不阐释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要求观看者从客观现象中推导出暗含的意义与实质。在融合新闻叙事中,叙述者采用的视点会对讲述、加工、解释的新闻事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突发事件报道适用于外视点,能够帮助受众评价人物行为的意义与所讲述新闻事件的真正意味等;Vlog新闻适用于内视点,有助于受众与当事人零接触,让报道更加直观可信;复杂的新闻事件适用于复合视点,有助于受众多角度接近事实真相。

(三)全面营建叙述时空

传统的新闻叙事常用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表示时间的双重性,既指讲述的事件的发生时间,也指叙事的时间。热拉尔·热奈特对叙事时间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顺序、时长和频率等多个概念。在他看来,叙述者可以通过停顿、场景、概要与省略等四种叙述运动把控叙事的速度,继而改变叙述节奏。遗憾的是他忽略了空间维度,只是将空间看作描述、背景和场景等起衬托功用的次要存在。巴赫金与之正相反,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坚持把空间提升到和时间同一高度用于叙事分析。巴赫金说:“空间也是有负载的,能回应事件、情节和历史的律动。”这种观点得到了一些叙事学者的认同,比如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认为,“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旅行的故事——一种空间经验”;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曾说:“空间则是通过差异实现的意义显示的场所。”显然,他们都主张在时空双重维度上建立叙述时空体。从叙事学视角审视,融合新闻的典型特征是具有空间特性,这不仅是一种由多元媒介协同参与的新闻生产实践,也是一种媒介超越了本位的性能表现从而进入另一种媒介善于表现的新闻叙事实践。融合新闻叙事非常关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对行动性事件和状态性事件的讲述上。其一,关于行动性事件,可以按照它的发生顺序,也可以按照受众容易接受的心理顺序和表达顺序进行讲述。其二,关于状态性事件,可以根据诉求、主题和环境等方面的共同性,将其组织到一条故事线上,可以是时间线或者空间线,通过时空序列的组合形成复合序列,增强融合新闻叙事凝聚力。

二、表征实践:融合新闻的话语生成

要理解融合新闻的叙事话语,宏观上可以从话语生成的实践维度切入。话语通常是作为一个表征系统来运作的,正如斯图尔特·霍尔所说,“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米歇尔·福柯将关注点从语言转向话语,在他看来,“只有话语才生产意义”,并且指出表征实践的主旨是各种话语符号在被转达和阐释的过程中具体化,并能够在某一文化中有效循环。从这个角度来看,融合新闻的叙事话语是一种典型的表征实践,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其产生过程。

(一)凸显参与式表演

相对于传统新闻,融合新闻的表演性是其话语实践的重要表征,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融合文化的形成。亨利·詹金斯提出,数字新媒体技术普及后,用户与媒体互动促进了媒介使用权的共享,新闻叙事横跨多种媒介成为融合文化基本的叙事方式。融合新闻叙事并不局限于线性的、平面的、单调的语言,而是采用非线性的、多维的、复合的话语。比如当下盛行的短视频新闻,不仅能够把具有某种联系的媒介元素聚合起来,借助一定的话语形式与逻辑法则表达出不同的意义,也能够在技术支撑下赋权用户,让其通过参与式的表演把握叙述节奏,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彼此连接并完成一种媒介仪式。在这个过程中,表演作为融合文化规约下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强调行动者的表征能力。设计融合新闻,应当为用户创设一种有利于进行个体表演的交往情景,不仅要让用户置身于真实情景,也要让他们作为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将整个行动过程诉诸于特定的媒介仪式中,从而赋予融合新闻话语一种积极的文化力量。

(二)强调新闻在场体验

只有将融合新闻置于新闻嬗变的历史思维下,才能真正接近融合新闻叙事话语的意义表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有以宣传取向、专业取向和文学取向为准的三种新闻话语范式。融合新闻在叙事元素、叙事构成和叙事表达等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形成了以技术取向为准的新闻话语新范式。当前虚拟现实技术造就的数字化具身,为在场叙事与临场体验提供了可能性。在场叙事主要以空间叙事为基础。一方面,截取事件的高潮部分,以戏剧式场景再现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有的融合新闻围绕紧急救援报道主题,采用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等形式,由新闻记者完成在场叙事,带给观看者如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直接进行空间展示,既包括客观呈现外部的空间世界,也包括主观呈现被感知的空间世界,还包括将叙事框架、符号与场景等统一打包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统。相比之下,媒介包裹叙事的优势更加明显。叙述者可以采用全知视角,零度聚焦某一事件,结合丰富的叙事元素,360度立体呈现整个事件,更好地满足观看者的新闻在场体验需求,比如《“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只与火箭相隔100米,在火箭吊装、转运、发射的全过程中都能使观看者获得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

(三)多维营造话语构成

融合新闻叙事与传统新闻叙事最大的区别是,除了运用语言,还强调使用文字、声音、图像、数字等多媒介元素的融合表达,丰富融合新闻的话语构成。玛丽-劳里·瑞安(Marie-Laure Ryan)在《叙事与数码:学会用媒介思维》一文中较早地探讨了计算机语言的特性,重构数字文本的叙事话语范式,提出了“交互性和反应性”“可变性符号和可变性展示”“多传感多符号频道”和“网络能力”四个方面。第一,“交互性和反应性”强调计算机对用户输入行为的调节能力,完成对虚拟世界的营建。第二,“可变性符号和可变性展示”关注计算机数码图像的流动性,实现各种媒介元素在屏幕上的自由组合和互动。第三,“多传感多符号频道”强调从媒介思维出发认知计算机综合运行的能力。第四,“网络能力”关注的是将用户聚集到虚拟世界的能力。从中可知,融合新闻的话语生成不仅是技术赋能媒体的直接表现,也是媒体创新意义系统的有效策略。借助多媒介搭建平台,既可以发挥不同媒介各自擅长的方式建构新闻叙事,也可以强化平台辐射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增强融合新闻的话语表现力。

三、沟通取向:融合新闻的行为调节

关于行为划分,哈贝马斯提出从目的取向和沟通取向两种立场入手,指明“沟通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之间取得一致的过程”。与目的取向相比,沟通取向“达致的共识具有合理的基础”。立足融合新闻叙事,叙述者和观看者建构的是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建立在沟通的有效性基础上的叙事实践,不仅关注叙述行为本身的价值取向,也关注叙事模式与媒体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有效沟通,需要根据外在环境和内在关联等多种复杂因素,适时调节叙述行为以抵达共识。

(一)模仿维度优化新闻游戏

柏拉图在《国家篇》《巴门尼德篇》和《蒂迈欧篇》这三篇对话中对模仿的内在逻辑与发展线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现实的可感事物乃是对理型的模仿,它本身就缺乏实在性”,比如画家、诗人的创作行为是对模仿者的模仿,是一种缺乏实在性的存在。柏拉图强调,“理型是本原,个别可感事物作为摹本是派生物”,他还提出了模仿和纯叙事两种对立关系的叙述语式。亚里士多德曾经试图调和两者的对立关系,将纯叙事和直接表现看作模仿的两种形式。热拉尔·热奈特认为叙事主要取决于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变化多端的关系,不论使用何种语式,对事件的叙事只是模仿的错觉。立足融合新闻叙事,模仿不仅是一种叙述语式,也是一种功能嵌入,有助于强化新闻价值。在媒体实践中,模仿多用于新闻游戏,既模仿纯游戏设计,也套用游戏环节。新闻游戏的设计者通过模仿游戏框架安排新闻信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适当的游戏范本,将其中能够利用的游戏元素拆解为具有新闻信息的内容,运用图像、声音、视频、动漫等形式,使之渗透到游戏的各个环节,实现用户的深度体验。比如《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以新闻游戏形式模拟大桥沉管隧道对接的全过程,弥补了传统媒体无法展示的细节。

(二)互文维度强化文本开拓

互文性理论是对文本历史化的开拓。巴赫金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重点关注词语的功能与角色,从而将文本分析看作连接语言与空间的桥梁,提出文本空间是由作者、读者和文本共同构成。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此基础上将“某一文本与此前文本乃至此后文本之间的关系”称为互文性。从解释研判的维度上看,互文性具有三层含义:同一主题报道中多媒介要素互相指涉形成的互文;文本中因某个事件产生的关联性形成的互文;文本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指涉形成的互文。融合新闻是从单一的文本描写向超文本呈现转变,在新闻生产、新闻传播等方面体现出互联网的非线性与沉浸式等特性,使文本具有互文性。换言之,互文包裹着新闻话语,在社会结构维度上创造媒介世界的结构,其本质是一种媒介化、结构化的过程。立足互文性理论,融合新闻叙事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一,可以进行界面响应、路径选择与角色扮演,在生产者、用户与新闻文本之间形成具有互动性的对话关系。其二,可以拓展新闻事件的时空维度与人文向度,强化新闻文本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呼应。比如有的融合新闻采用竖视频构图,创设虚拟人物与实景影像相结合的动态设计,辅以特定话语为具体故事元素,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叙事符号,进而深描新闻故事,深耕叙事理念。其三,可以围绕某个新闻主题,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层层进行信息处理、话语处置与影像排布,既带给受众视觉沉浸式体验,也凸显出新闻产品的表意主题与核心内涵。

(三)情境维度丰富虚拟场景

斯坦泽尔(F.K.Stanzel)将叙事情境划分为作者、人物与第一人称等三种类型,强调它们都具有原型性特质,能够在文本中结合使用。具体来说,其一,叙述者和虚构世界是否跟处在同一极的原型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同一,是人称范畴的重要依据。其二,视角范畴中,是将写作主体叙事情境视为受外视点控制的原型。其三,范式范畴中,主要由反射极构成人物叙事情境。建构叙事情境,离不开人称、视角、范式三个范畴,反过来,它们也是叙事情境的承载方式。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AR、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日臻成熟,融合新闻生成的是一种虚拟场景。虚拟场景作为叙事情境中各种信息的载体,可以实现人称、环境与关系等多层面的建构。它不仅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把控制权赋予观看者,让其自主发掘认知事实的角度,实现第一人称主体的建构,也能够让身处异地的人们连接在同一个空间中,分享各自的场景,实现在场的沟通。与此同时,虚拟场景作为叙事情境构筑的重要手段,既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也能够突破血缘、地缘、学缘和业缘等传统人际关系的禁锢,进一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关系。对于融合新闻来说,不仅要从单纯的传播者创作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传媒创意转变,善于借鉴商业媒体产品的包装经验,加强场景的设置与应用,也要注重新闻叙事主题与内容质量,围绕各种媒介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独特意蕴,使用悬念叙事、场景叙事与视角叙事等多种叙事策略,对影像中的不同事物赋予明确的态度、科学的价值判断等,打破场景再现的空洞与乏味,深化对新闻产品精神性意涵的阐释。

四、交互主体性:分层建构融合新闻叙事

交互主体性,也被译作交往主体性、主体间性。哈贝马斯从交往行动、交往权力和交往理性三个概念出发,对其含义进行了明确阐释。交往行动是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是以建立某种共同理解作为必要条件;在公共领域中,公共舆论经由大众传媒的渠道作用被转换成交往权力;这个过程中,理性的实际运用是一个交互的活动。基于此,交互主体性特指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为媒介发生的交互活动,旨在媒体语境中达成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创新融合新闻,既要关注“主体—客体”结构,也要强调“主体—主体”结构。

(一)共情的相合建构

共情最初是生物学术语,又被译为同感、同理心,胡塞尔将其定义为“一种我的现在与他人的现在相合的方式”。该词引入新闻传播学后,被视为以身体空间为必要前提,包含动作或行为的感觉、情绪与感受在内的复杂心理活动,主要发生在自我与他人的交互活动中。立足融合新闻叙事,叙事主体并非只是新闻记者,而是多个叙述者共同参与,并且作为叙事主体发挥着全面化叙事功能。一方面,赋予不同的叙述者以旁观者、调查者、参与者与亲历者等不同角色身份;另一方面,调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多媒介手段,让不同叙事主体在交互过程中强化共情效应。共情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个体与自我的主体性同在;个体浸入并接受他人经验。这在融合新闻叙事中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况:一方面,聚焦叙事主体,要求其身体和认知同步抵达新闻现场并接触新闻事实,既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在场,也是一种新的在场叙事形态,有利于再现新闻事实并深挖价值底蕴。另一方面,聚焦叙事主体与用户的交互关系,通过发挥重新介入、再造及调整等多重新闻叙事功能增强现实,为用户带来沉浸式新闻体验。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新闻叙事中的故事空间相比,融合新闻营造的故事空间更加真实,无论从客体、尺度还是从种种关系来看,它与真实世界中的情形都最为相似且逼真,能够让用户潜身于特定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深化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二)共享的品质建构

共享是指多个叙事主体彼此间通过交互作用而生成的独特品质,正如维多利奥·加莱塞(Vittorio Gallese)所说的“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当行为主体观察到他人的某些活动时,直接接触的是他的行为方式与表露的情绪形成的表达系统,从中一个有意义的交互主体性联系会自动建立起来,使行为主体能够共享他人的感受与情绪。对多个行为主体来说,在个体的交互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中,彼此间进行的是交互活动,既包括自我与自我主体的交互,也包括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交互。在传统新闻叙事中,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一种观察的视角,只能从单一而有限的维度探知新闻事实。虚拟现实技术为媒体实践带来的是一种体验的视角,能够增强新闻的沉浸感,让受众多感官感知媒介世界。为实现与受众的零接触、拉近与叙述者的距离,融合新闻叙事中经常将叙述者、聚焦者与行为者合三为一,并且全程使用直接引语进行显在叙事。这不仅能够让受众直接接触行为者,聆听他们的故事,也能够强化身体的信息接受体验,增强叙述行为和叙述声音的透明度。

(三)共现的意义建构

胡塞尔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本真经验有一种同感认知,就像将“自己移置到了他人境域的动机引发之中(直观的共现)”。传统新闻叙事有“文本单一存在、表征、线性序列与意义系统”四个层面,融合新闻叙事与之对应,包括“文本多元存在、非表征、非线性序列与意义系统”四个层面。在这两组关系中,文本是一种物理存在,表征特指通过语言和各种符号的表述完成事物重现,但却导致主客体的相互分割。对此,奈杰尔·思里夫特(Nigel Thrift)提出非表征理论,强调突破主客体割裂,主张将日常生活实践、时空多重维度等作为核心议题。客观上看,这一理念与融合新闻所呈现的多媒介融合及信息跨界传播等特征不谋而合。从叙事结构设置上看,融合新闻主要聚焦故事结构的搭建,引导观看者的注意力向故事主题、系统与意义上转移,实现注意力沉浸乃至精神意识沉浸。媒体实践经常运用宏大叙事与微缩叙事、精英叙事与草根叙事等多种类型,目的是在信息超饱和的数字时代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提升新闻叙事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不论是传统新闻叙事还是融合新闻叙事,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指向共现,即通过建构事实与意义之间的交互关系完成新闻叙事的闭环。

在融合媒介环境下,融合新闻叙事与传统新闻叙事有着明显区别。一方面,融合新闻叙事发生了新变化。它具有多媒介融合的特性,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多维度的与开放的叙事系统,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形成身份认同;它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呈现出多模态的叙事方式,丰富了故事内容与媒介形式的对接方式;它致力于为用户营造叙事空间与阅读场景融为一体的在场体验,尤其是VR技术能够将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场景与用户观察点现场场景无缝对接,增强了用户对周围世界信息的感知。另一方面,融合新闻叙事发生了新变迁。叙事主体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转为非专业的社会公众与专业新闻工作者共同组成;叙事形态从单一媒体叙事向多媒体和跨媒体叙事转变;叙事方式从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转变;叙事文体从新闻主义向非虚构写作转变等。比如非虚构理念在传媒业中逐渐兴起,已经与“传播生态的技术、政治和商业逻辑形成了匹配性关系”。

注释:

① 郝周成:《新媒体语境下“融合报道”的叙事学分析——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为例》,《出版广角》,2020年第14期,第68页。

②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3页。

④ 刘涛:《何为融合新闻学?》,《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5期,第9-10页。

⑤⑦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徐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

⑥ 刘涛、蔡雨耘:《形态·语法·意象:融合新闻的“再媒介化”叙事语言》,《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4期,第76页。

⑨ Wayne C.Booth.TheRhetoricofFi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pp.158-159.

猜你喜欢
叙述者话语媒介
画与理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