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对策

2021-11-29 08:41杜向辉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段红色育人

杜向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成县7425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遗传密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利用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表系列重要论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习总书记尤其强调青少年群体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特殊重要性,他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1];他号召青少年“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他要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3]。学校是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然而受学段划分、学校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诸多困境、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不佳。因此,剖析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对新时代学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

“一体化”作为学术词语是一个“舶来品”,很早就在国际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如区域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等。自20世纪80年代,这一术语开始进入中国的学术视野,并迅速运用于各个领域。所谓一体化,是指多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在一定的规则体系下,“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化为彼此包容、有机融合、相互配合的共同体的过程”[4]。大中小一体化教育,是指大中小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育人要求,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和实现路径,以实现不同学段育人的顺序性、连贯性、衔接性,使学段育人目标与立德树人总目标同向同行,形成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教育过程。

红色文化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独特文化形态。在其存在形式上既包括革命遗迹遗址、烈士陵园、革命纪念碑等物质形态,又包括革命精神、优良作风、优良传统等非物质形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就是按照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总要求,设计红色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并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统筹规划不同学段红色文化教育的阶段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考核评价,建立纵向衔接、横向协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大中小学红色文化协同育人的教育过程。

(二)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性、价值性和规范性成分,具有历史印证、价值引领、行为塑造、社会整合等重要功能。实施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明确不同学段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系统的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将红色基因浸入青少年的血液和心扉,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

2.有利于统筹学校育人举措,提高育人实效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而红色文化教育集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和励志教育为一体。实施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渗透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规范了各级各类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举措,丰富了学校育人资源和手段,有利于提升大中小学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3.有利于涵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本质上是革命、进取的文化。每一处红色文化的物质遗存,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诉说着志士仁人救国救民的人生理想和责任担当,展现了革命先辈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是激励青少年自立自强的鲜活素材。实施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革命史,从而在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下,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刻苦学习;有利于青少年以革命先辈和革命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勇于贡献的历史担当、一心为民的价值立场、永无止境的奋斗精神、高尚的个人品德和优良的行为作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二、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和思路不清

红色文化教育目标既包括国家所设定的红色文化教育的总目标,也包括各学段、各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具体目标,是教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依据和重要参考。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只有宏观的总目标,即是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段的具体教育目标。这个总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总体性、方向性的目标,是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共同任务,不同学段应该具有不同的分目标,从而使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呈现层次性特点。然而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指标体系,究竟怎样做、或实现哪些教育目标,才算是实现“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目标呢?是学生听一段红色故事,看一次红色电影,向革命纪念碑敬献一次花圈,还是践行什么样的革命精神?既缺乏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明显区分度的红色文化教育目标体系,又缺乏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衡量指标,致使各级各类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缺乏清晰、科学的培养方案而显得虚化、空洞。

除此之外,国家层面也缺乏明晰的红色文化教育整体思路,只是零星地、碎片化地要求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都将革命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归属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凸显红色文化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5][6]。2017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特别强调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指出通过传承红色基因,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7]。2017年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突出强调红色基因的文化属性,指出通过挖掘革命文化的内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深入推进文化育人[8]。由此可见,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独立、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思路,对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也缺乏统一的认识。

(二)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和重点不明

教育内容是连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信息纽带,是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定性要素。它“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准绳”[9]。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教学内容和素材为依托,否则很难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然而目前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存在一定困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缺乏系统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课程是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独立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而是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思政理论课、其他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或依托地方红色文化开设了个别选修课。这些做法使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展现给学生,割裂了红色文化的整体性,影响了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其次,缺乏完整的红色文化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包括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拓展资源等,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教材体系的缺乏,尤其是新教材的缺失,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失去了权威依据和参考,而只能完全凭借教师的红色文化积淀和素养而自由把握,制约了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再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与学段育人目标的关联性不紧密,不同学段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的区分度不明显,教学内容缺乏递进性。由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需要不同,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层次性。然而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既缺乏整体的红色文化内容体系,又缺乏分学段的红色文化教育重点,导致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内容随机、零散、重复。教师讲的红色故事大多都是脱离时代气息的、“历史中的红色故事”,且难易区分度不高。从而出现同样的红色故事小学老师讲,中学老师也讲,大学老师还在重复讲的情况。这种简单重复的教育内容既虚化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又必然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学生对红色文化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

(三)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和手段创新不足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的必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效性。如果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学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然而目前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依然受到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影响。在红色文化教学方式上,仍然是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大多采用单向度的灌输式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较弱,红色文化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讲授为主,过于注重知识性学习而忽略情感启蒙和价值导向;教师选取的红色文化教学案例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和时代土壤,人物形象太过于高大上,使学生难以模仿学习;教师语言艺术欠缺,行为示范不足,使红色文化教育成为空洞的政治说教;红色文化课堂教学手段平面化、单一化、静态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难以入脑入心。

另外,大中小学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同质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学校主要依托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体系;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活动普遍都以演讲、征文、歌咏、讲座等方式开展,活动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没有按照螺旋上升的要求,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段区分。随着学段的上升,同质化的红色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红色文化需求,校园红色文化活动育人乏力。

(四)红色文化教育一体化机制缺乏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存在着众多相对独立的教育主体和子系统。他们之间既存在着内在联系,又独立运行。有效推进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最根本的保障就在于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体制机制具有规范、保障功能,能够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推进。然而目前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育人机制缺乏,尚未形成全面、协同、联动、衔接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首先,缺乏全国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责任主体和顶层设计,致使红色文化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和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既缺乏对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统一规划,又缺乏对课程和教材的整体规划,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使各级各类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缺乏权威依据。其次,缺乏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协同运行机制,使不同行政区划之间、不同学段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衔接不足,红色文化教育监督检查乏力。再次,缺乏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红色文化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平台,在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缺乏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最后,缺乏系统的红色文化育人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致使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面临师资、课时、激励机制短缺的困境,红色文化教育可持续性不足。此外,缺乏健全的红色文化育人指标体系,学校红色文化育人效果难以测评和量化考核,制约着学校红色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对策思考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树立一体化教育理念是前提,一体化规划教育目标与内容是重点,一体化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手段是关键,一体化创设育人绩效评估是核心。

(一)变革教育思路、树立一体化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学校教育不能单纯以工具理性思路为导向,使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引领、注重智育而轻德育、注重分数而轻素质,从而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学校立德树人也是一个缓慢的、持续的、全面的教育过程,绝不是哪一个学段或哪一类学校能够独立完成的。因此,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必须革新教育思路,打破现有教育类别划分和学段限制,树立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理念。

首先,要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门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一体化设定红色文化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做好红色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按照小学阶段以红色文化符号和故事为主,启蒙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和情感;初中阶段以形象教育为主,提升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高中阶段以知识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形成红色文化态度;大学阶段以思想引领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行为。通过统筹红色文化教育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规划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实现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纵向贯通和衔接,为各级各类学校持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指引和依据。

其次,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树立一体化红色文化育人理念。一方面,要使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与红色文化课程教学一体化。通过开发所有课程蕴含的红色元素,不断以红色基因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拼搏奋斗、团结协作、爱国奉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使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体化。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完善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

(二)统筹教育内容、突出教育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既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又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具有年龄适切性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按照青少年思想认知成长规律、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层次性特点和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系统性的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形成重点突出、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是推进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教育的关键。因此,国务院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专家团队,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明确不同学段学校红色文化教学内容。首先,凝练红色文化的内涵,廓清红色文化内容结构,挖掘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素材,形成符合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为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依托和保障。其次,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符合学段学生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为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载体。再次,建立分层的红色文化教材体系,编写红色文化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拓展读本,为红色文化教学提供依据。

(三)变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手段

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方式的一体化并非单一化和同质化,其核心要义在于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需要与学科知识体系而构建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教学思路,从而提升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同学段红色文化教育方式的选择,要以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为确立依据,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讨论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红色文化教育应该侧重于潜意识熏陶和情感启蒙,注重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生活中的红色文化符号如红旗、红五星、党徽、国徽等启发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通过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穿红军服、戴红军帽等方式,提升小学生的红色文化体验,培养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中学阶段红色文化教育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侧重于红色文化知识传授,注重讲授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红色文化讲授和红色文化活动体验,使中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双向互动和交融,以强化学生的红色文化认知与态度。大学阶段红色文化教育应该侧重于理论教育、思想启发和行为践行,通过运用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在思考与探究、感知与升华中,自觉将红色文化上升到理论层面、价值观和精神层面,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担当,自觉传承和践行红色文化精神。

通过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学方式,使小学、中学、大学教学方式由“潜意识”熏陶到“有意识”教化、由“实践型”体验到“理论型”探索[11]转化,打破教学方式同质重复和相互脱离,实现各学段教学方式互补与衔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认知、态度和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此外,大中小学要不断创新红色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结合“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提升学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建立红色文化VR体验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红色文化虚拟场域,以红色故事场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切身感受红色文化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四)评估育人效果、完善保障机制

有效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既要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又要评估红色文化育人成效。因此,必须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绩效考核与质量评估。首先,要综合平衡学段目标与教育衔接、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全面长效的考核办法。其次,要评估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大中小一体化理念,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有效。再次,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成长,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测评各级各类学校在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最后,要完善评价反馈进行整改。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主体通过深入分析评价反馈结果,理性看待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的成就与不足,查找问题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完善育人举措。

除此之外,有效推进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最根本的在于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确立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设立全国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监督检查。其次,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组建一支政治责任强、教学水平高,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红色文化师资队伍。再次,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交流培训机制,创建研讨交流平台,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打破学段壁垒,定期开展不同学段红色文化教研人员集中研讨、集体备课,研讨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方法,优化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教学路径。最后,建立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大中小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并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强调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而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内容的系统性、形式的稳定性、手段的有效性等特征,对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价值导向、目标任务、内在需求上高度耦合。因此,按照一体化的理念和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非常必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战略高度和历史责任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树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理念;系统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队伍、运行和保障机制;以学生认知发展和思想成长规律为准绳,完善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学校教育、课程教学与红色文化教育高度融合的育人局面,最终实现学段纵向衔接、学校横向协同的一体化红色文化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学段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红色在哪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追忆红色浪漫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