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1-11-29 08:37邵艾群
终身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易地移民社区

□ 杨 智,邵艾群

易地扶贫搬迁肇始于1982年12月启动的“三西”(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扶贫工程,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搬迁总人口超过2 200余万人。[1-4]社区教育作为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发展的教育形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关键时期,回顾与反思对于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与生态移民尽管在表述上具有差异,但它们具有内在的同质性,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也叫生态移民。[5]

1.吊庄时期的移民社区教育(1982—2000年)

(1)吊庄移民的概况

“吊庄移民”是我国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早期形式,主要指把人口承载能力超过生态承受极限的贫困居民搬迁到生态环境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新社区的移民形式。1982年国家正式启动“三西”农业扶贫工程,“吊庄”是“三西”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形式。吊庄分为县内吊庄、县外吊庄和联办插户吊庄3种形式。[6]吊庄搬迁取得了明显的生态与脱贫两大效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搬迁经验。基于取得的经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7]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搬迁移民约436.3万人。[8]

为实现“一年搬迁,两年脱贫,三年解决温饱,四、五年迈开致富步伐”的目标[9],政府采取了系列的配套措施。基础设施改善主要包括建房、划地、办企业、通水、通路与通电等。软实力建设主要包括文化氛围营造、科学技术推广、文化水平提升等。尽管相关的文件并未提及“社区教育”4个字,然而实践形态的社区教育却在移民社区中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青壮年扫盲教育等。为确保社区教育的实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等也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做出规定,即发达省(市、区)自主筹措资金,贫困省(市、区)国家拨款与省(市、区)配套相结合,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向贫困县的贫困乡倾斜。

(2)社区教育措施与特点

社区教育作为吊庄移民的配套措施,目的是帮助移民适应新生活,推广科学技术,提升文化水平,提供劳务输出服务。为确保社区教育的价值能得到具体体现,针对吊庄移民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置社区教育机构,如建立县技术培训推广中心,续建农校、干校、普通中学和农业班等。[10]二是开展文化、科技教育,主要包括农民文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11],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12],煤矿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及计划生育宣传等。三是组建师资队伍,主要措施是配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县乡干部和农民、农业院校的专家,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等。[13]四是采用多种社区教育组织形式。如短期技术培训班、对口支援产业相关培训与宣传等。[10]

“吊庄时期”移民社区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重视技术培训。仅甘肃河西与定西地区,吊庄移民的前两年就培养农牧林等技术人员27万。[14]二是以生计教育内容为主。具体聚焦农业科技教育,辅之以企业生产技术教育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三是移民教育形式多样。主要有集中培训、一对一指导、宣传教育等。四是师资构成多元化。主要有农业院校专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有经验的乡镇干部与农民等。五是设置部分社区教育机构,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校、干校、农业班等。

2.国家试点期的移民社区教育(2001—2015年)

(1)国家试点期的移民概况

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15]。然而,根据当时国家贫困标准,全国仍有大量农村贫困人口亟待脱贫,因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基于上述政策的推动,2001年宁夏、云南、贵州和内蒙古4省(区)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试点项目区,2011年拓展到全国的17个省(市、区)。2001—2015年,全国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补助投资363亿元,搬迁贫困群众680多万人。[16]

相比吊庄移民时期,国家试点期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求加强住房、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医疗、学校等建设;软实力上要求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提出要重视移民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强调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资金保障方面要求确保专项资金专用,引导支农资金和争取社会资源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社区教育措施与特点

这期间关于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是以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提升为目的,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等素质。二是坚持农科教结合下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统筹发展。三是教育内容包括生产知识与技能、新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未成年人的新环境适应教育与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17]四是社区教育与“雨露计划”,以及各地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融合实施。五是尤为强调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国家试点期间移民的社区教育受到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支持,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更为广泛。社区教育服务移民社区建设涉及职业技能、文化水平、文化适应、思想政治等领域,而基于生计能力提升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仍是社区教育关注的重点。如宁夏石嘴山市的移民社区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城市生活常识、法律维权、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等,而且涉及电焊工、钢筋工、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园林绿化工、装载机司机、挖掘机司机、瓦工、餐厅服务员等70个工种的教育内容。[18]二是管理更加规范。如2012年宁夏人社厅、财政厅和移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区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受训人员结业率达到95%以上,参加技能鉴定率达到90%以上,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75%以上,首次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考核标准。三是教育载体更加多样。如农民大讲堂、远程学习教室、农家书屋,以及社区文化广场等都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四是移民社区教育经费补助与使用有了参考的标准。2011年《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与2014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了农民培训经费的使用办法,为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提供了参考标准。

3.脱贫攻坚期的移民社区教育(2016—2020年)

(1)脱贫攻坚期的移民概况

“脱贫攻坚期”是我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移民社区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颁布为标志。2016—2020年,全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 000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社区约3.5万个,其中城镇安置区5 000多个,农村安置点约3万个,960多万人迁入新居。同时,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 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 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4]由于脱贫攻坚时期搬迁范围涉及22个省(区、市)的1 400个县(市、区),搬迁群众贫困程度普遍较深,相应地社区教育面临的任务也较重。脱贫攻坚期是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关键期。与前期相比,主要表现为:搬迁对象贫困程度更深,搬迁资源约束更为凸显,工程实施难度更大,搬迁任务艰巨繁重。基于前期搬迁的经验,国家提出了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的指导思想,“换穷业”是脱贫攻坚期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

(2)社区教育措施与特点

“脱贫攻坚期”移民社区教育主要集中于职业技能培训,目的是解决移民就业问题,提升移民的经济收益。其主要措施有:一是农林业科技培训,建立农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技术示范点,开展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二是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培训。

除职业技能培训外,各地还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了其他方面的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感恩教育,主要引导移民爱党、爱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用心良苦。二是家庭教育,主要引导移民认识到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性,让家长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常识。三是休闲娱乐教育,主要把休闲娱乐与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文明的乡风,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区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提出,脱贫攻坚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9]社区教育作为移民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志力与智力手段,自然也受到重视。二是社区教育设施更有保障。《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强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要建设学校与幼儿园1 612万平方米,卫生室573万平方米,其他村级设施2 477万平方米,此类设施为社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三是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以贵州省为例,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社区教育组织形式有贵阳市的老年学校[20],毕节市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农民文化小广场[21],铜仁市碧江区的“四点半课堂”[22]等。各地还根据实际创办了移民夜校、移民文化技术学校等。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不足。总结经验与不足,能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后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参照。

1.取得的经验

(1)政府统筹确保了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资源保障

政府在社区教育举办与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国内外的普遍现象[23],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施行是政府统筹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40年来,社区教育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如《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落实子女入学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配套政策[24],《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也提出完善教育、卫生与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3]。二是组织实施移民社区教育。如在农业部主导的“三西”农业建设项目的引导下,移民的智力开发受到重视,仅在1983—1985年3年培训农民达到59.7万人次,同时还建立了农业班等社区教育机构。[10]三是为社区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如1983—1992年,“三西”在智力投资上的资金达2 767.4万元,占到总投入资金的8.23%。[25]智力开发资金是“三西”农业建设项目中智力投资的总数,其中也包括吊庄移民社区教育获得的资金支持。为规范资金使用,《“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用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县乡村管理干部培训、劳务培训等。[22]

(2)职业培训与就业增收结合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贫困识别标准以经济为主,经济收益既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也受内在因素的制约。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影响经济收益的外在环境问题,因此,提升移民自身的经济创收能力是易地扶贫搬迁必不可少的内容。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移民经济创收能力最为重要的教育措施,其以移民的就业增收为导向,有效地激发了移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引导移民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以外的其他教育活动。

回顾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政策与实践,移民社区教育的实施始终紧扣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增收为基点展开,有效地推动了移民问题的解决。从“三西”农业建设计划的实施到脱贫攻坚战略,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培训始终是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重要措施,并且政府给予了稳定的经费保障。如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关于印发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强调,要结合大型安置点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推动搬迁群众就业。[27]除职业技能培训外,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最为关心的是子女教育问题。如贵州省铜仁市的社区“四点半”课堂帮助解决了成人移民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问题,并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8]

(3)融于生产生活实际增强了移民积极的教育体验

移民在新社区中面临的问题可概括为生产生活问题,社区教育的实施要以移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为导向,这样社区教育才能在移民的生产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归宿与着力点。移民社区教育目前尽管较为零散,但其始终与移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融合。

移民社区教育融于生产生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区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融合。移民迁入新社区后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主要包括缺少与新环境适应的生产技术,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缺乏新的人际交往常识,存在民族文化的冲突,以及仍有“等靠要”落后思想等。针对这些问题,社区教育对应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与休闲教育、人际交往规范教育、民族文化互尊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感恩教育和政策解读等。尽管现实中仍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28],但总体上社区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融合提升了移民教育效果。二是社区教育实施以生产生活为载体。社区教育载体指社区教育实施依托的场所及事物,社区教育目的、内容与载体的同一性越高,社区教育的效果越好。如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到种养殖基地“手把手”指导,把移民安排到就业车间现场示范等,都是利用生产载体增强移民教育体验,提升社区教育效果的有效形式。

2.发展的不足

近40年来,社区教育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移民社区教育发展与我国整体的社区教育水平仍处于“无法有效满足社区治理和民生保障需要的初级发展阶段”[29],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家与地方扶贫政策对社区教育不够重视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活本身处于贫困线下,他们既难意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无力支付社区教育费用,因此社区教育需由政府主导,且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然而,就已有的发展来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仍不够。一是移民社区教育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为例,其规定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安置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整治,迁出区生态恢复,其中未明确社区教育内容,仅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辅助性的措施在其中有所提及。二是社区教育处于社会政策与教育政策的边缘地带,相关的政策主要散见于社会政策与教育政策文本中[30],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发展力度不够,且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如教育机构、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等都在结合自身职能对移民实施社区教育。三是移民政策中对社区教育的关注不够全面。尽管移民安置地的政府都在基于自身实际对移民实施社区教育,但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相关的政策文本来看,其重点关注的是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也提到要增强移民的“造血”能力与开发移民智力,但其他社区教育形式提及较少。

(2)移民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运行不够规范

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延展性与渗透性,它在社区建设中具有组织协调、文化建设与多类型教育融合的功能。[31]其中包括了社区中除普通学校教育外的所有教育形式,因此其服务范围与边界很难明确界定。尽管社区教育难以像普通学校教育那样办学,但并不意味着其不能规范。一直以来,因对社区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不统一,国家出台的只有指导性文件而无规范性文件,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中社区教育的中心任务仅是技能培训,导致社区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性不够,社区教育效果难以保证。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未针对移民成立社区教育责任机构,负责统筹各类社区教育。二是除技能培训外,并未明确规定移民社区教育的内容。三是并未明确提出移民社区教育实施的主要形式与方法。四是除部分职业技能培训以资格证书与就业为评价参照外,大部分社区教育并未进行评价,这也导致社区教育组织与实施的方向不明,质量提升难度大。五是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调查发现,很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区教育实施都较为“武断”,移民多为被动参与社区教育,教育过程随意性强,时间管理与授课内容管理也不规范。

(3)移民社区教育实施缺乏专业性

经验思维与专业思维是支撑移民社区教育实施的两种常用思维,“前者是基于经验而实施的推理,后者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性而实施的推理”[32]。经验思维支撑的社区教育主观性较强,与实施者的早期经验及社区教育关系密切。专业思维支撑的社区教育科学性较强,与学术研究密切相关。就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及系统性效果而言,专业思维专业性强,社区教育效果会更好。然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主要受经验思维的指导,导致专业性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组织者与实施者的专业性较弱。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基层团队主要是社区居委会或村支委,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仅未掌握专业的社区教育知识,甚至连社区教育经验都极为缺乏。二是社区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弱。社区教育内容是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领域知识、技能的结合体,前者的功能是促进移民学习效率的提升,后者的功能是解决移民的现实问题。就现实来看,社区教育内容主要凸显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科领域知识,而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内容缺位现象较为严重,如很多移民培训是灌输政策法规及低层次的技能学习[33]。三是移民社区教育的评价缺乏专业性。除少数职业技能培训采用证书来保证教学质量外,一般的社区教育活动更多流于形式,缺少教育追踪评价的环节。

三、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的展望

易地扶贫搬迁2020年及以前的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搬得出,2021年开始全面进入内生发展能力提升阶段,重心是确保搬迁群众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为巩固和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2020年11月以来,国家相关机构陆续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其中都提出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移民内生动力的要求。社区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已得到证实,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需要有效承接扶贫扶智工作[34]。基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存在问题,结合移民社区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围绕五方面展开。

1.易地扶贫后续扶持政策应凸显社区教育的价值

国家政策文本中的社区教育可追溯到1988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此后,在国家的教育类文件中都会提及社区教育,但社区教育的专门政策并不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2000年《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二是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三是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目标的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等。尽管上述文件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35]聚焦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政策上,政策文本中少见提及社区教育,而是提及可纳入社区教育范畴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已从外延为主转向内涵为主,社区教育作为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搬迁社区内涵发展的路径,必然要受到重视。

首先,国家层面需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后续治理与发展的相关政策中明确社区教育的价值、服务边界与权责范围,提升社会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并提供人财物保障。最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要综合考虑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统一认识,形成社区教育发展的合力。相关政策制定在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也能唤醒移民的学习意识,聚合相关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教育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的效率,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2.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实际需求建立社区教育标准

开放性是社区教育的固有特性,其主要表现为:对象上向所有人开放,内容上与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形式上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方法上包括以实用为导向的多种教育方法。[36]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增加了其实施的难度,影响了社区教育专业化的进程,容易造成“社区教育处处存在、人人都在自觉接受社区教育”的假象。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实施要基于移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的实际,突破以传统学校教育、技能培训与扫盲教育经验主导的社区教育的局限,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建设标准。这样,易地搬迁移民的社区教育实施才能有据可依,有标可循。

首先,明确社区教育目标。社区教育目标是指明社区教育方向、汇聚社区教育力量、规划社区教育内容与评估社区教育成效的核心要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要基于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围绕设定的目标,结合移民的具体学习特点,科学设计学习内容,确保所学知识能满足移民学习需求,符合移民的学习水平。再次,创建移民学习的载体。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移民原有的经验,以及新的生产生活特点,创建与生产生活融合的学习载体,提升移民生产生活与社区教育的融合程度,探索适合移民学习特点的方法。最后,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治理与发展的实际制定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与制度保障等。

3.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服务移民社区发展的机制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社区教育要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任务,并在2020年初步建成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目标。历经5年的建设,国家层面宏观的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仍难有作为。由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前居住在贫困地区的乡村,社区教育很少辐射到他们。尽管迁入新社区后部分移民接受了职业技术培训与思想文化教育,但这对于其发展而言仍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除地方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外,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治理的机制尚未建立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发展要重视服务机制的建立。

首先,建立县、乡、村权责分明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治理机制,明确各层级的责任者与具体任务。其次,出台社区教育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发展的技术核心机制,目的是让具体实施者明确社区教育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与监测等,相关机构可以研制出台具体的操作手册。最后,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组织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使用与监管机制,责任机构建立及运行机制,村民/居民参与的激励与维持机制等。

4.培育兼具专、教、管综合能力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社区教育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育解决学员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问题性、现实性与碎片性。普通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人才,其内容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前瞻性与系统性。在此意义上,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基于学科而应基于问题领域展开,很多问题领域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解答,这给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难度。然而,社区民众面临的需要通过教育解决的实际问题通常不是学科领域高深的问题,更多是需要多学科内容协同解决的初级层次的问题,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点。社区教育教师除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教育能力与管理能力,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移民学习的需求。基于这样的设想,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四类教师。

一是培养以管理为主的综合性教师。社区具有稳定的治理队伍,其主要职能是按照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调动民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因此可以对管理队伍进行科学培训,让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将其自身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施。二是培养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性教师。在社区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由于传统学科专业技术培养的人才不太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此类技术性人才进行培训,让其掌握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社区治理的相关知识,将其技术专长与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移民中的能工巧匠培养为社区教育教师。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中本身有部分动手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及综合能力均较强的人员,他们生活在移民社区中,长期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的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将此类人员培养成社区内部的服务型教师。四是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中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为社区教育教师。社区中的中小学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学校教师都经过了专业的培养和训练,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根据专业背景及特长将其培养为社区教育教师。

5.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融于生产生活实际的社区教育助推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效率的提升,因此,融入生产生活实际仍是其发展的重要导向。如过去基于田间学校、车间学校的教育属于融于生产生活实际的社区教育类型。伴随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无一幸免地被卷入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洪流,主动或被动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迁入现代化的新社区后,信息技术在其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然成为其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要顺势应时,充分发挥基于互联网的多种信息技术平台的功能,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发挥传统媒体的社区教育功能。可根据实际把社区教育内容植入电视、广播等媒体中,让移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习得相关的知识与观念。二是发挥网络交流平台的社区教育功能。可利用微信、QQ等通信工具,建立社区教育学习交互平台,移民既可查询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也可交流信息、讨论困惑。三是发挥商业购物平台的社区教育功能。《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37]网络购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商业行为,网购平台上的相关信息自然会影响移民的认知,因此,社区教育可利用淘宝、拼多多与京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网站,在其中适当植入相关的社区教育内容。四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短视频的教育功能。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用户规模占8.73亿,尤其是抖音正在成为中老年人群重要的休闲娱乐平台。[37]因此,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实施可以把社区教育内容有机植入抖音等平台,以实现社区教育与休闲娱乐的有效衔接。五是尝试开发社区教育性游戏。众多研究表明,电子游戏本身可以建立强大的虚拟学习环境,它能让玩家以不同身份沉浸在另一个世界中,通过游戏活动学习知识和增长能力。[38]游戏本身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与创造性,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游戏的原理,尝试开发教育性游戏,为移民创造良好的体验学习空间。

易地扶贫搬迁经历近40年的探索,“搬得出”的目的已实现,“稳得住”与“能发展”是移民社区后续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社区教育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内生动力提升的重要措施,其价值已得到肯定。因此,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社区教育本身发展之需,也是社区内涵提升之需。未来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应着眼于三方面:一是着眼于社区教育自身的规范建设,丰富社区教育形式,服务社区全面发展,办出让群众满意的社区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与现代媒体已成为群众生产生活重要因素的优势,构建与完善现代化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三是坚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脱贫使命,把防止返贫、提升内生动力、引导民众致富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和导向,从根本上拔除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由于易地扶贫搬迁部分移民在搬迁过程中丧失了其原有文化、社会与经济技术等生产生活资本,新社区重建生产生活资本仍需较长的时间,因此,社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实现社区教育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发展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易地移民社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内陆移民(外二首)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