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轶(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对当下热点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自由发表的观点与表达的倾向或站位。当同质舆情达到一定量级时,舆情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力将反作用于对热点事件、现象本身甚至左右事态发展的进程甚至最终结果。借由互联网的迅捷性、覆盖性与普及性,作为同质个人舆论网络聚合体的“网络舆情”如今已是具有实体影响力的社会舆论风向标,不再单纯是热点事件或现象在单一空间的简单衍生品。线上舆情与线下交织所产生的群体事件屡见不鲜,线上舆情失序将往往对线下真实事件处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副作用。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主力军,不可避免地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形态各异的网络舆论中去,根据分众传播理论:面对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并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指向和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高校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相仿的年龄、相似的生活环境与相同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带来的个体同质性,使得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讯息时相较其他群体容易对相同或者类同的内容产生共鸣与呼应,因此高校是网络舆情的高产地之一。网络舆情形成之后有些会随着舆情主体事件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冷却并被淡忘或是被新舆情内容覆盖,而一部分网络舆情内容则有可能经过互联网爆炸式的信息传播速度经过快速发酵而最终酿成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给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干扰与冲击,若疏导或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甚至更极端的后果。
因此,高校管理层必须重视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政策,并构建合理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化被动应付公共事件为主动引导舆情方向,防患于未然,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发展及和谐校园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达带来的自媒体普及在今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了。人人都能发声的话语平权时代降临,传统舆论发声器的权威性被彻底解构。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寻求信息的第一选择绝大多数时候第一反应是诉诸互联网而非诸如电视台或报刊书籍等传统舆论发声器。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本身对社会热点与公共事件的参与热情较高,每位大学生至少持有不少于一个的自媒体账户数量。当今大信息渠道多元极易造成信息吸收的混乱与驳杂,于是他们可以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参与者、生成者、推动者。而要想大学生群体有能力成为负面网络舆情终结者与正面网络舆情传播者就需要高校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常态化、精细化与专业化。
但在现实情境中,虽然网络舆情在高校的快速形成已具备绝对充足的物质基础,却没有高校具体、认真、系统地去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于舆情管理工作的认知停留在发生重大舆情事件之后被动响应进行危机管理的模式之中并习以为常。没有树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态化意识,没有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与组建专门管理人员,错失了在舆情公共事件酿成之前的舆论引领时机。高校管理层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不重视、不投入、不追究。
在网络舆情已成为大众信息生活中的必然组成部分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专业班子的组建却是落后或停止的。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相关工作的展开在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属于后置式补救性管理,即舆情内容出位或舆情事件产生之后的后置性入场管理。而舆情管理人员亦是从诸如辅导员、各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思政教师中选拔,虽然具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与价值引导方法,但缺乏舆情管理工作专业素养,因此在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于是限于单纯说教和理论教育的两个维度。
网络舆情作为信息传播聚合体的一种,其管理工作的展开应是在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甄别舆情内容、观察舆情发展走势,判断舆情生长阶段,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的动态化、全流程管理。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校内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所形成的意见集合。如舆情内容、走势符合主流价值要求,则无需进行过度干预与管理;而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一旦出现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趋势时,高校作为教育第一责任人应第一时间承担起校园舆情管理工作。
大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意识强,互联网使用技术熟练,网络舆情参与度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公路的高效与无间断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往往陷入管理滞后和管理被动的尴尬局面。在舆情形成滞后的干预更多时候被理解为“打压”与对学生全体的不理解。导致其丧失应有效力。一旦失去舆情管理先机,舆情后续管理举步维艰。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必须前置于舆情泛滥与失序,故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在信号稳定前提之下,大学生进入互联网中参与到网络舆情中来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这就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现实挑战:如何在高校舆情管理人员在非工作时段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呈现以文字表达为主,图片说明为辅。针对此特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主流价值观要求与规范、道德标准与社会良俗等指标设立网络舆情风险内容库。一旦出现超标网络言论内容,立即发出预警指示,及时展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但舆情风险内容库的现实短板在于其实际运作边界只停留在校园网络范围内,只能对校园网络内的舆情内容进行甄别与筛选。当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进入互联网其他场域时进行意见表达与舆情参与时,校园舆情风险库的内容预警功能失效。此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线下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定期或不定期的针对社会热点或大学生关心的、与之切身利益相关的易形成网络舆情的内容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让大学生在线下也能通过匿名方式最大限度和最有效地真实表达个体对舆情事件的认知与解读,实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意识走势,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无论线上或线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库的建立,对于甄别网络舆情潜在风险有着积极作用,能提供相对高效的预警,从而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不至失去先机。
在舆情风险内容库建立的基础上,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还应注重疏堵结合,一味地强调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大学生群体的诉求表达只会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事倍功半。
根据社会冲突理论,低烈度的有效冲突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亦即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设置舆情讨论场域,让大学生依据不同舆情内容进入指定言论场域进行合理的表达,以制造足够的舆情参与讨论空间,释放大学生网络舆情情绪,是有效提前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与提高高校网络舆情效率的重要方法。大学生对所在高校与身边的同学、师长大都存在着牢固的信任关系,在遇到热点问题等重大舆情事件时,周围人群的意见与引导将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允许大学生在高校指定场域内进行言论表达与情绪释放,可有效降低舆情冲力。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展开涉及到诸多不同领域,是需要各专业人士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学人员组织进行大学生舆情参与情绪释放、组织行为学人员根据舆情内容预判舆情发展走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承担价值观建设与引导任务等。各个学科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具有相应资质人员的选拔与任用,更要成立组建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将所有专业人士进行整合管理、合理使用,制定出符合自身校园环境特点与舆情特质的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与标准操作流程,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人可用,有制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