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思考

2021-11-29 06:05魏翠英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医学

魏翠英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1997年起我国开始执行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与招生工作,至今为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改革和探索中,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为教学宗旨,是我国医学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2015年推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下简称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目前的主要培养模式。专硕与规培的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者并不矛盾,规培加入到专硕也是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是培养兼具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医学应用型人才。但新的培养模式尚处于初期阶段,实践过程中逐渐出现新的问题,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从科研思维培养现状出发,为提升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1 科研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思维培养重视度不足 专硕与规培结合的培养模式下,要求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研的36个月中,至少有33个月用于临床科室轮转,以达到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结业考核标准。因此,科研实践的时间仅有课下和工作之余,相比之下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时间略显不足,实际培养重心向临床能力倾斜,极大地削弱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科研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不足。有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毕业后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首要的学习任务是提升临床能力而非科研能力,这就违背了医学高等教育的初心[1]。医学高等教育以培养兼具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研究生为教学宗旨,一旦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转向以培养具有合格临床能力的医生为目标,培养方向就出错了。研究生与本科学历的医生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具有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体现的是研究生的内在价值,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培养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1.2科研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教学医院为单位进行,科研课程学习只能安排到规培之余,授课方式以网络授课为主,这样确实可以让研究生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但是也造成了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内容单一,理论课程较为单薄,缺乏实验课程作为辅助支持的局面,很难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忽视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事实[2],规培之余还要认真学习科研知识,也进一步造成了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学习收获少的情况,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培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1.3导师作用无法充分的体现 研究生在规培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跟随专科带教教师进行学习,而专科带教教师往往只负责临床能力培养的部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由研究生导师负责。以目前情况分析,研究生仅有少部分时间可以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要全程负责和督导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如此一来,导师不能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3],也不能及时指导研究生如何用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利于研究生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

2 提升科研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2.1增加科研重视度,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 首先,增加部分导师的科研重视度。导师的科研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水平。教学单位可以通过对导师的科研能力进行年度考核的方式来评定导师的带教资格,实时地遴选有资格、有能力的带教教师。其次,增加研究生的科研重视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数由本科直接升学而来,缺乏科研基础与科研意识,导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医学科研意识[4]。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帮助研究生明确医学科研的重要职能与属性,医学科研是推动现代医学发展与进步的根基与支柱,是为临床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有效途径,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可以在未来的求职与晋升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第二,引导研究生了解科研方法的多样性,科研不只是局限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它有更广阔的平台,可以借助临床广泛地开展应用性研究,探索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法,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

2.2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教学单位应尽量妥善合理地安排科研课程,找到适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高效且有收获的教学方式才是值得被推崇的,低效又格式化的教学形式应该被淘汰。首先,重新调整课程内容,将能够有效帮助研究生建立科研系统知识体系的基础课程全部纳入进来,比如文献检索、文献翻译、科研论文写作等,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2]。在建立初步科研思维的基础上,增加医学科研实验设计与医学统计学等课程,让研究生更进一步地走进科研,学习科研方法与科研思维。其次,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这个因素,课程安排宜精不宜多,不要过度增加其学习压力,打击学习热情[3]。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导师引导研究生建立了科研思维后,还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热情,鼓励研究生坚持科研,科研需要智慧、需要热情、更需要坚持,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及时洞悉学科前沿动态,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科研思维的培养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升。

2.3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 科研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大量的精力,导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跟随导师学习。教学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时间,每周至少安排一天让研究生跟随导师学习,自行举办一些有助于提升科研思维的学术活动,比如科研知识小讲座、文献汇报等。通过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或者是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分享讨论,既可以锻炼研究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增加学生关于医学知识的储备,又可以帮助低年级的研究生建立科研思维,帮助高年级的研究生提升科研思维[5]。另外,教学单位还要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在科研成果汇报与分享中借鉴和学习别人的科研思维。如果研究生在前期的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科研思维培养后,后期进入到自己的科研实践阶段时,也不会因为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或者是科研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获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2.4引导学生以临床为中心进行科研选题 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来说,科研选题要适合自身的条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免遇到凭自身知识储备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就是科研的第一步,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科研选题,导师可以引导研究生进一步分析讨论,然后指导研究生利用科研思维解决临床问题,在提升科研思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临床思维,这就是一个应用性科研探究的实践过程[6]。以临床为中心进行科研选题范围广,导师可以积极地鼓励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反复的科研实践与锻炼,快速提升其科研思维。

2.5完善科研能力考核制度 在保证教学时间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单位可以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来保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目前,对于临床能力的考核机制比较完善,短期的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中期的年度考核,长期的规培结业考核环环相扣,以保证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提升。相比之下,对于科研能力的考核较为单一,教学质量集中反映在毕业论文的质量上,论文体现的是科研思维逻辑的严谨性与创新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些中、短期的考核方法,实时推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7]。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每周的文献汇报,导师可根据研究生的信息检索与收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整个科研思维过程进行综合评分,可作为短期考核方法的参考;再比如要求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后撰写学习报告或者学习总结等,可作为一个中期的考核方法,各种考核制度相结合以落实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否合适有效。

2.6积极培养科研创新思维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科研的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科研价值。研究生培养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体的,培养科研思维与培养创新思维密不可分[8]。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洞悉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不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真理,借助科学方法动态分析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适当融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方法,知识的碰撞有助于激发创新的灵感。另外,导师还可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积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鼓励研究生去创新。

3 未来与展望

医学需要科研,医学科研与医疗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无论怎么改革,都不会脱离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大方向,这是未来社会所需医学人才的必要条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指引教育者继续探索符合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佳模式的指示牌。研究生需要学习科研思维,应用科研思维,开拓科研思维,把科研思维转变成固有思维模式,让科研方法成为解决临床问题的得力助手,为日后的医学职业生涯奠定科研基础,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贡献一份科研力量。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导师的猫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