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力游,莫振达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广西 南宁 53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与发展,源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源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关乎国家的发展前途。
世界文明相互激荡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互联网迅猛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在国力昌盛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生力军,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回应时代要求,端正自己的价值立场,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整体而言,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能自觉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盲目跟风、思维狭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文化自信的确立。
目前,高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易于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大学生在感受异国色彩与情调的同时,也被西方文化价值观甚至意识形态影响。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但若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势必会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规范产生认知障碍。“西方社会思潮往往包裹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外衣,但实质是宣扬西方价值观的文化思想。”[1]在此影响下,大学生容易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丧失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的动力,而淡薄的传统文化意识将会撼动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自身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以及对其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包含了个体对所属文化的归属感、热爱感和自豪感,其中最根本的是对所属民族价值的认同。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表现为文化自信。学校教育、网络宣传等外在因素对个体文化认同意识的培养会产生较深影响,但文化自信也需要个体自身认同主流文化。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鲜明的文化归属感,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且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他们往往容易受片面、偏激观点左右而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少数大学生对网络上恶搞、戏谑、调侃英雄等的扭曲的价值取向或异化行为盲目跟风,对“佛系”、自嘲、颓废等“丧文化”冲动附和,这皆与中华民族向上向善的精神相悖。面对全球经济浪潮的冲击,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追求享乐,攀比名牌,对物质的沉迷使他们“将艰苦奋斗精神和勤俭节约作风视为‘过去式’”[2]。失去精神追求与价值信仰,弱化主流文化认同,这都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
文化形成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作为跨文化传播学术语,狭隘主义(parochialism)“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思维过程所局限的意识框架”,“在沟通中保持狭隘观点的人会完全忽视文化多样性”[3]150。文化多样性于社会生存与发展如同生物多样性于自然一样不可或缺。文化自信是建构在博大的文化胸怀、多样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兼容并包的基础上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4]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不能正确认识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狭隘思维的一个表现是预设了对局内人的积极表征和对局外人的消极表征[5]397。这种双重标准投射出话语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内在的意识形态偏见,呈现“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自负态度。有的大学生不能以尊重、包容、移情的积极文化态度去面对他文化,而是对外来文化一味排斥,以井底之蛙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这有悖文化自信的实质。狭隘思维的另一个表现是文化惰性。参与跨文化交流时,有的大学生对他文化不进行客观理性的辨析,而是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山寨移植;有的大学生又因对自我文化缺乏信心而难以坦然地与他文化互动,在自我文化圈内故步自封。“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发展满怀信心,只有满怀信心,才可以与其他文明相互尊重、平等对话。”[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人才培养,而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在对大学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中,高校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还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自信教学体系。从课程设计、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社会实践到教学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和改革,文化自信教育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缺乏系统性。此外,受专业学习的影响和课程学分的挤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而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参与较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高校只有坚持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贯穿整个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层面,这将导致文化自信教育主体偏差。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但是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常常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申报课题和撰写论文方面,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了解不够,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难以做到“授人以鱼”,更难做到“授人以渔”。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方式, 很难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索,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参与度、活跃度不高,主体意识不强。
高校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每一所大学都可以是一座文化堡垒,而这座堡垒的铜墙铁壁正是由这所大学内在的理念和信念构建[7]134。在新时代背景下,微博、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宣传渠道众多,进入渠道也十分便捷,这为文化自信宣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网络平台作为宣传阵地,严肃有余,活力不够,没有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及个性特征,因而难以获得大学生关注。同时,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等,对文化自信的宣传多停留在喊口号,吸引力不够,导致高校文化自信教育难以入心入脑,效果欠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32对于个体而言,缺乏文化自信就会缺少发展道路上前行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该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加强学生文化认同意识培养,拓宽文化自信教育渠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无穷的智慧深刻影响了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9]164。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支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各种思想精华,“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9]40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神话传说催人奋进,历史人物熠熠生辉,民族文化同频共振,诸子百家思潮争鸣,儒释道思想和谐共生。这些皆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育人资源,其中儒道思想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结合释道为一体的综合体系”[10]。儒家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礼”和“仁”。“礼之用,和为贵”所追求的人我和谐的理想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蕴含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精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展现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特质,构成了一个生机盎然、意义丰润的正能量系统,对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求索精神,培养其宽广的胸怀,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同样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辩证思想对培养大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处世哲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并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尊重、保护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在与各种困难做斗争中愈发坚强,民族精神得以赓续传承。“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1]47-48无数的英雄人物是锻造中华文明的接力者,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执旗手,也是他们凝聚起了中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扶贫攻坚精神”等,现代中华优秀儿女形成的“劳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女排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疫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共识、奋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
将“红船精神”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及依水行舟、忠诚为民的本质特征;将“劳模精神”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英雄人物事迹,感受共和国斗士舍我其谁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进而形成自己人生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工匠精神”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14亿多中国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坚强决心。通过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面对各种危机,中国人民所展现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牺牲精神是对“红船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的生动诠释和努力践行。“这些精神是中华儿女用汗水和鲜血浇灌而成,凝聚了不懈的奋斗精神,蕴含了鲜明的首创精神,彰显了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爬岗过坎、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12],是党领导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具体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基因式”输入,借助微课、微视频等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以贴近大学生心理和个体特征的话语阐述中国精神,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深化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传承中国精神,担当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尤其是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宏大理念和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明交流互鉴主张等,对构建世界秩序、实现全球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凸显了大国形象。当今世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民粹主义等甚嚣尘上,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秉承“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13]的理念,坚持走团结合作之路,坚持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方案,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政府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所展现的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大国形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应建立在对自身文化认同和对他文化尊重的基础上。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顾影自怜,而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中予以深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寻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先进文明美美与共。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高校一方面要倡导文化比较,推进中西文化互鉴;另一方面要推动师生相互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简而言之,大学生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同时,夯实和拓宽文化自信之路,吸收他国先进文化养分,进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担当精神。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所阐述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9]258。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高校要积极开展文化及文化自信教育,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法策略,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鼓舞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用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塑造大学生。作为新兴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政府和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努力。这种大国担当形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共同构筑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牢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