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玖香,郝丽娜,霍英洲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在建设新工科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研行一致”,也就是对在整个问题探索的过程中,都要实施研究和实践,即要通过组织和实施新工科的实践项目,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来深入扎实地推进新工科实践改革与建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科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高度重视度相比,中国存在着高校教师对工程实践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中国的高校工科教师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研究和论文发表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则本着应付和得过且过的心态。因此,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和统一,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工科教师对工程实践教育教学的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工程教育教学的质量。
当前,大多数高校与高中生、初中生教育实践的组织框架基本一致,高校教育传统实践课程一般分为认知实践、生产实践和毕业实践三个环节。
认识实习的目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建立一定的认知体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认识,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准备知识练习时,通常由教师进行组织,一般的时间为一两周,地点由教师自己联系,整个过程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学习为辅。
生产实习主要包括参与现场操作与管理,并在当地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场地一般由教师联系,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师负责。实习内容主要根据高职的教学内容需要确定。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为了了解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和信息,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做准备。该活动主要是邀请资深设计师介绍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以及所需的信息,或者结合评分技巧参观类似的建筑。毕业实习的时间通常为6~8 周,由教师负责与见习单位联系。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高校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并有能力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国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的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教学方法不明确,只是机械地传授理论知识。所以,尽管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很多,但是不知道最终掌握了什么,这也是学生们缺乏实际应用技能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部分高校本科课程设计都是由培训者选择,并按一定的模式进行规划和计算,而每种课程设计的内容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在教材中,学生根本无法探究设计问题,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进入设计院后,学生工作比较困难。
科技的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研究和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具有高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近几年土木工程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需求也在增长。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但这些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大胆地在课程设置中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三种实践语境的课程形式,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即实践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放在课程设置中,下面就实践课的实施进行探讨。
实践性课程相当于传统的认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环节构成了以课程形式存在的教学共同体,这样就有了自己的课程或教材,有了专职教师,有了独立的课时,学生就可以直接联系实习基地。与传统的实践性课程不同,实践性课程的内容通常不是具体的课程,而是随着职业课程的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系统和全面的课程。训练课程有多种形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或操作训练、图样分析、建筑技术或个别建筑的CD 和录像带,这些都应该被独立地评估并记录在学生档案中。
每周实习2~6 h,可以安排上午4 个课时,下午2 个课时,全天6 个课时,每学期教师要根据专业实践的实际情况安排授课,一共包括8 个学期。第一学期可上2 节课,第二、三学期可上4 节课,第四、七学期可上6 节课,第八学期可上1 节课,重点是头两个月。
实践课程的内容设计要与本学年的专业课程内容相衔接,以便于组织和管理实践课程,使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更好地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可对土建工程总体规划作出以下安排。
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建筑与土木工程制图的入门课程。重点考察地下单体及施工现场,让学生对建筑材料、结构、设计、施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设计图纸的阅读与绘制。
第二学年重点学习建筑与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主要以现场施工为主,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计算、使用等知识,学习测量技术技能。
第三学年学习混凝土施工、地基力学、建筑工程、钢结构,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知识。
第四年实习内容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混凝土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等,以培养学生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为主。工程管理学主要课程有“混凝土施工”“公路施工”“公路设计与规划”“桥梁施工”“工程管理”等,目的是提高学生公路和桥梁的设计、建造、管理和发展能力。另外,第八学期实习内容主要是综合运用各专业知识,确定毕业设计方案。
实践课程管理主要是在学校和实习单位进行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教师来管理,也可以由各自本学期在技工学校的教师来管理,也可以从有关土木工程部门聘用技术工程师,实习机构可以负责主管或技术人员的工作。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对实践课程进行评价。教师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评价依据,单位以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实践经验为评价依据。评估可以100 分制,60 分通过;也可以分为优良率、中优率和劣良率,优良率低的为不合格,考试成绩要记录到学生档案当中。
实践课程的实施,可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在工作中更加活跃。实践性课程的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维。另外,由于最终的评价结果要记录在档案中,而且更注重实践,上述因素都会增加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实习效果。
实践之后,要加强学校与施工企业的联系,加强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尤其是科研合作,间接发展专业。同时因为教师们经常到现场进行指导,增加了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的可能性,需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使教师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在课程结束后,可以提高学校和专业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力,为学校未来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高校教师应转变观念,摒弃“轻实践、重理论、轻创新、重模式”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实践在现代土木工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工科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既要教授理论,又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
一般说来,实验室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向学生提供专业实验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二是支持高校教师开展前沿科研工作,完成各类科研课题。相对于第一种,第二种功能现在占据了实验室的大部分资源。新工科人才培养既要进行最现代的实践研究,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度,协调二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选课系统,从高水平的实践项目或科学研究项目中选课,并建立丰富的选题数据库,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选题,而不是重复选一个题。同时应对课程设计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定期提出报告和反馈,并将每个阶段的报告和反馈作为一个重点。把设计检查与学生的实际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设计缺陷,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综上所述,实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过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结合工学并举的思想,运用到新的工程体系中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战略。因此,学校应在专业课程、实习、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