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2021-11-29 03:44刘凌志焦雪君
军事历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民战争根据地基地

★ 刘凌志 焦雪君

人民战争战略基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略依托。对于中国革命战争来说,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保障。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强调指出,根据地就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44 页。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建立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思想有了很大发展。抗美援朝战争中后勤保障的成功实践,加深了毛泽东对建设后方战略基地的认识。“依山傍水扎大营”的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和国防布局,提高了中国反侵略战争的能力。考察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发展历史,对于当前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赢得未来的人民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战略基地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

建立具有基地性质的作战阵地,在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普遍。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系统总结欧、亚、非一系列弱、小民族和国家(如西班牙、匈牙利、缅甸、中国、印度、摩洛哥等)人民长期抵御外侮的战争实践,指出木栅、棱堡、野战筑城、要塞、独立堡垒体系、守备基地、作战中心等在当时反侵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所有这些野战工事都是“为了加强那些由于考虑到战时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而预先选好的阵地”②《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 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501 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战略基地或者根据地的概念,但建立战略基地的思想却非常丰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要塞保卫战,以及随后建立的独立堡垒体系等,这种类似创建和巩固战略基地的做法,曾引起恩格斯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他认为:“要塞和它周围的地区在独立堡垒的掩护下,已具有营垒的性质或守备部队野战基地的性质,这时守备部队实际上已成为一支不大的野战军队。在这以前防御是消极的,而现在则是积极的;它具有了进攻的性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 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545 页。恩格斯这里提到的野战工事(筑城)、要塞、独立堡垒体系、守备部队的野战基地等,毫无疑问地与毛泽东提出的“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性质相似。对于1857年春爆发的印度民族起义,恩格斯给予了密切关注,他发现,要想使弱小的印度起义军持续发展,必须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而要使游击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建立相应的作战中心是基本条件。他指出:“冷天一到,只靠游击战是不行的,必需建立起作战中心,要有储存品、大炮以及营垒或城市,以便使英国人在冬季结束以前闲不下来;否则,游击战等不到明年夏天赋予它的新生命力就要熄灭了。”②《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4 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226 页。恩格斯的担忧后来变成了事实。由于没有一个不断巩固和扩大的适合于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印度人民历时两年的起义烈火,在1859年3月被英国侵略军扑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战略思想,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深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之于农村犹如头脑之于四肢,而中国的农村则可脱离城市独立生息繁衍。这就为中国革命在农村立足并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国城市产业工人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首先深入农村,把广大农民群众武装起来,革命力量才能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特别是帝国主义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分别支持和操纵中国的大小军阀,割据一方,混战不已,造成全国政治分裂的局面。这在地理环境上为革命首先在敌人鞭长莫及的农村地区建立若干小块红色区域,也就是建立战略基地,发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场所。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的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建立起保护和壮大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提供了条件。

毛泽东总结历史上农民战争屡遭失败的教训,认为忽视根据地的建设,使农民起义军沦为“流寇”是失败的重要原因。1930年,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他反对“用那种比较轻便流动游击方式”来夺取全国胜利的设想,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27 页。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高度重视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基地的建立。1938年10月2日,他在写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等的电报中指出,当目前敌人主力尚在进攻华中、华南,冀东八路军与全党团结并执行正确的政策与战略,创造冀热边区根据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种战略意义在于它是人民战争赖以执行自己战略任务的战略依托,是中国革命“燎原”的“星星之火”。

二、巩固的战略基地是中国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战略依托

历史证明,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1927年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相继开辟了井冈山、湘赣、中央苏区、湘鄂赣、闽西、鄂豫皖、川陕等一系列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人民军队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力量来源,成为积蓄力量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成为中国大地上星火燎原的战略依托。毛泽东指出,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乡村,是中国革命必不可少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乡村可以包围城市,而革命的城市不能脱离乡村);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建立武装的革命根据地。④《毛泽东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74 页。然而,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却看不起农村革命根据地,认为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是“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他们推行“城市中心论”,命令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企图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而形成所谓全国革命高潮和全国胜利。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战略基地作用的无视,首先造成了城市工作的失败,最后导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毛泽东更加重视在农村建立人民战争战略基地。他指出,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奋斗下去,如果革命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游击战争的后方,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①《毛泽东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5 页。为有力支撑抗日战争,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做好准备,中国共产党还特别重视大后方的保持和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指出:“依据大后方的保持和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建立,从长时期中生息我之力量,加上将来国际有利条件之配合,就能反攻,收回城市。”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 卷,第398 页。显而易见,毛泽东这里提出的“后方”“大后方”,实际上指全国的战略后方和战略基地。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相继建立了陕甘宁、晋冀察、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华中、华南等遍布全国19 个省区的抗日根据地,标志着人民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基地,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了胜利的战略依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积极创建和巩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真正形成了以根据地为基地,把建立起人民政权的解放区连成一片,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抗日战争结束后,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要求,造成解放全中国的总后方,同时在人民军队已经建立的陕甘宁、晋察冀等19 块根据地基础上,不断调整扩大,最后形成了陕甘宁、东北、华北、华东、中原等几块解放区。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强有力的后方依托。在战略进攻中,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和作战特点,党注重创建新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以巩固和扩大战果。特别是在大别山周围地区建立了鄂豫、皖西根据地;在豫皖苏地区发展了豫皖苏根据地;在豫西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等等。各解放区和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完整地诠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柱性作用。

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证明,建立巩固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政治上可以坚定革命人民的信心,鼓舞革命人民的斗志;军事上可以通过充分的战争准备,为实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创造条件,并积蓄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长期的革命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不仅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客观要求,只有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才能在长期战争中逐渐锻炼、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削弱敌人的力量,改变敌强我弱态势,最后夺取中心城市,夺取全国政权和革命胜利。

三、强大的后方基地是抗美援朝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支撑

抗美援朝战争使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建设思想得到了新的检验和发展。1950年6月,美军入侵朝鲜后,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毛泽东及时批准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决定,并命令东北军区立即着手进行建立后方基地和准备作战物资的工作。10月8日,毛泽东发布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并决定以东北行政区为志愿军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供应事宜以及援助朝鲜事务,统由东北军区调度指挥。周恩来提出了“出国作战要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供应”的方针。为提高志愿军后勤保障能力,党中央、中央军委从中南、华北、华东、西北军区紧急调运大批作战物资,抽调大量后勤人员和运输车辆,支援后方基地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异国作战,加上地形条件的限制,军队的物资保障由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就地筹措或取之于敌为主,发展到以相对固定地域的后方供应为主。毛泽东认识到,在现代战争中,由于坦克、飞机等现代兵器的运用,对油料、弹药的补给要求更高,军队作战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后方和人民。如果没有后方的物资保障,没有强有力的战略后勤组织,要战胜现代化的敌人是不可能的。面对新情况,他指出:必须坚决地迅速地采取加修新铁路线,改善旧铁路线,加宽许多公路线,加设仓库、场站以及预先运储大量粮弹物资等项措施,保证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能运输畅通,供应不断。

建立以东北地区为基础的志愿军后方战略基地,是战略基地建设的重要尝试,也是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保障体制的有效探索和具体实践。这标志着:一是人民军队战争准备及作战过程中的后勤供应,从“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补给方式,向主要依靠国内和战略后方基地的供应方式的转变;二是从过去战争年代依靠各战略区和各野战军分散经营、独立保障,向战略后勤统一筹划、战区战略后方基地具体实施的总体后勤体制的转变;三是从保障对象、补给品种单一的保障,向依靠后方基地对诸军兵种实施多品种、大批量、供救运修防一体综合保障的转变。随着以上转变的实现,人民军队后方基地建设逐步由弱变强,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赢得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战略依托。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军队后方战略基地建设。1956年3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确定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对后勤战略建设的要求,提出分区建立战略、战役后方的设想,认为这是后勤现代化建设和反侵略战争准备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957年12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有步骤地建设军队战略、战役后方基地的报告。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对战略后方基地的布局、地理交通条件、与国家和战役后方基地衔接等问题,作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并会同有关军兵种、军区具体组织了战略后方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具体指导人民军队在国土纵深的某些区域进行后方基地建设和战略物资储备,为进行反侵略战争提供战略保障。

为建好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中央军委战略研究小组组长刘伯承明确要求,战略和战役后方基地、战役和战术后方基地之间,在战时通过兵站运输线必须能联结起来,做到相互衔接,互相支援,在全国构成一个后方基地网。为此,后方基地建设的布局,一是应选在国家战略腹地或战略大后方的适宜地区,并尽可能与国家生产基地相结合;二是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布局及其发展相适应,以便于战时能充分地得到国家后方的广泛支持;三是要与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运输的主要干线相联接,以便在此基础上组建战时交通运输网;四是要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基地内的主要设施尽量做到隐蔽,在保障主要方向的同时,兼顾支援其他方向。与后方基地建设相对应,人民解放军及时实行了划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保障体制,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建设思想。

四、开展三线建设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地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中苏边境威胁中国;印度扩张主义不断制造边境纠纷,公然挑起武装冲突;美国在东南亚加紧建设军事基地,企图对中国形成月形包围,侵略战争的升级威胁中国的南大门;台湾蒋介石集团企图窜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形势紧张。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加强三线建设、建成国家层面的可靠的大后方和可靠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是反侵略战争准备必须“解决一个长远的战略性大问题”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73 页。。

三线建设是反侵略战争的经验总结,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建设思想的发展。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听取西南三线建设工作汇报时说:“要研究斯大林的经验。斯大林一不做工事,二不搬厂,三不准备打游击战,只是仓促撤退。要研究蒋介石的经验,他没有搬,搬得很少。他是靠外国生活的,靠我们在敌后牵制住敌人,才保住重庆。”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276 页。此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多次要求人民解放军要加紧防护工程建设,不要学蒋介石那样,让日本人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南京、武汉、长沙;不要学斯大林那样,让希特勒长驱直入,一下就逼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城下。1965年10月10日,针对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毛泽东提出:“战争不准备不行,有备无患。大小三线搞起来就好了。还是延安那一套,‘靠山傍水扎大营’。”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320 页。从中可以体会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吸取了苏联和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党建立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成功经验。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加强战备,改善生产力布局,进行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十分重视现代战争条件下后方战略基地建设问题。1960年,他把建设战略后方纳入国家战略筹划之中,指出,全国要搞大后方,每个大区要搞大后方,每个省也要搞自己的大后方。考虑到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一旦打起来,前后方都将受到敌人的袭击,各战区间有可能被分割而独立作战,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把战略后方建设划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为国家大后方,小三线为各省或大区的后方。这样,既保证各战区有相对独立的战略基地,能独立作战,又将战略后方的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融合起来,确保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和战备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在国家拥有战略大后方的基础上,各省也要有自己的后方,从而构成一个大三线和小三线相结合、相呼应的战略基地网。1964年,毛泽东不仅谈到了一、二线建设,同时强调:要搞第三线基地,以大区或省为单位搞一些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225~226 页。

三线建设是顾及长远的国家大战略。毛泽东在1956年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都集中在沿海,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现象,今后“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渐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问的”。③《毛泽东文集》第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 页。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中央军委的具体指导下,到20世纪6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以武器、弹药、油料库等仓库群为主体,运输、工程、修理和医疗单位相结合的战略基地网,确保了战略、战役方向上的前后衔接、梯次配置;在经济建设上,在中国战略腹地建成了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重点企业和比较完整配套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航空工业基地、战略核武器科研生产基地,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促进了各省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特别是成昆、川黔铁路干线的完工,极大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在政策上,把三线建设和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活动结合起来,在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有效遏制大规模侵略战争,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形象。

三线建设中也有一些教训,一是过分以“山、散、洞”为原则筹划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和工业布局,使不少工厂、企业布局分散,地处偏僻,远离城市,甚至远离交通干线,结果造成能源和原料、产品的供销困难,甚至对职工的生活和科研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二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改变工业和企业地区布局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结果是操之过急,有的厂矿仓促上马,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结语

新时代,面对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化和大挑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建设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根本指导,着眼营造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态势,根据信息化、智能化作战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快速反应、全域作战的要求,调整诸作战力量部署,进一步加强在战略枢纽要地的力量预置、设施预建、物资预储,形成有较大战略纵深、相互依托、力量能够向外延伸的战略格局,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化”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在军民心中建起“铜墙铁壁”般的人民战争战略基地。

猜你喜欢
人民战争根据地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窗台上的妈妈
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新形势下对人民战争的思考
西北烽火: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