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婷
中国川酒文化“走出去”的翻译探究
刘文婷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中国酒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酒文化的国际传播,但是关于川酒文化翻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本文通过挖掘川酒文化的内涵,梳理川酒文化翻译的现状,揭示了川酒文化翻译的珍贵价值,并提出了川酒文化翻译的新策略,即着眼于文本类型、专业术语以及文化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川酒文化翻译效果的两大途径,即加强川酒翻译的沟通和提升川酒翻译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此后川酒文化的翻译研究。
川酒文化;走出去;翻译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酒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川酒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和人文风情,积淀了内涵丰富的川酒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既包含了川酒自身的物质特性,也蕴含了在酿酒、品酒和饮酒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结合沿线国家的经济现状、资源禀赋和发展诉求,川酒在促进成渝经济圈的经贸交流基础上,带动四川,辐射中国,成为了“四川经济名片”。与此同时,川酒文化作为中国酒文化首屈一指的典型代表,承载着四川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尤其在新时代的今天,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不愧为“四川文化名片”。目前,虽然川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已是举世瞩目,但是川酒文化“走出去”的媒介翻译作用却未尽人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则是跨文化的桥梁与纽带,有效的翻译策略和路径能推进中国川酒文化的国际传播。一方面,可以加强海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共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海外对以川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的认同,提高川酒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推进中国白酒的国际营销,繁荣国际经济与贸易。
目前,川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既对提升中国川酒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明显助益,也更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然而,“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1]。因此,在川酒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关于川酒文化翻译的研究应运而生,其研究成效与问题并存。
从研究机构和作者群体来看,以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和宜宾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是当前四川酒文化翻译研究的主体。从研究特色上看,各个研究主体相互之间虽然也不乏交流与合作,但总体而言,仍然更多偏重自身专注和擅长的课题方向,显现出各自为政的特点。作者群体方面,大多的酒文化翻译研究被划分到国际文化传播领域,而专门从事川酒翻译的学者很少,而且作者发文量不多,影响力较小,鲜有3篇以上的发文作者,领域内缺乏独领风骚的专业学者。
从发文刊物来看,“四川酒文化翻译研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文刊物以酒类刊物、人文综合和相关院校学报为主,发文主要集中在酿酒科技、中华文化论坛、宜宾学院学报和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从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近5年内,从翻译与传播学视角讨论中国酒文化的论文共55篇,研究中国白酒翻译论文3篇,分别从语言翻译和外宣角度讨论中国白酒的翻译问题;其中关于川酒翻译的论文仅3篇,即:田娜、范雯的《川酒文化特征及英译研究》、田娜的《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的生态翻译研究》和陈昌玲的《关联翻译理论下川酒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从研究热点来看,最初是基于川酒文化的历史和特性,研究其相应的英译技巧,尤其是川酒文化中的文化词以及文化意境的翻译。然后,立足于生态翻译学,其主要观点是以翻译者为中心、以文本为载体、以跨文化传播为目的,推动川酒文化走出去,助力世界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继而又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索川酒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途径,即“提升川酒酒名及广告语的翻译质量,积极建设双语或多语言川酒企业网络平台,借鉴国外酒企的市场营销策略,传承和发扬川酒文化,为我国白酒国际化提供保障”[3]。尽管如此,川酒文化的翻译研究仍显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推动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加大翻译力度,提高翻译质量;拓展翻译视野,鼓励更多的相关专业人士将目光投向川酒文化的对外传播。
川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文本载体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形式包括三大类,即对外宣传册和广告语;名酒古镇、博物馆和酿酒坊指南手册;古今诗词歌赋。在此情况下,应当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求最佳翻译效果的呈现。
首先,与川酒相关的诗词属于表情类语篇,因此,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语的审美性和艺术性是译文的出发点。在此情况下,使用“同一”的翻译策略应为最佳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与原语作者的观点保持高度的一致,切勿加入自己的臆测。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中的诗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表达了诗人对川酒川菜的高度赞誉。其中“蜀酒”与“江鱼”,“浓”与“美”相互对应,意为“酒浓鱼美”。但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酿酒科技》中关于高度白酒的详细阐述,其准确起源年代应追溯至元代。如果按照“浓”的字面意思理解为“高浓度的酒”,无疑误导了读者,扭曲了历史。因此将其译为“Sichuan Spirit are unmatched in flavor”能准确地诠释原诗的含义,即“酒香,无可比拟”。
其次,川酒对外宣传册和广告语属于操作类语篇,因此,如何让目的语接受者形成预断的阅读反响是译者的主要动机。于是译者采用“顺应”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激发译文读者的共情与同理心。例如,四川沱牌舍得酒,被誉为“中华文化酒之首”,其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隐含了中国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即舍与得的辩证统一,有舍有得,先舍后得,才是智慧人生的体现。通过这一明示推理的过程,舍得酒与中国传统文化便相互贯连起来。再依照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根据因果关系,将前后两句话互换位置,翻译为“No pains,no gains. The wisdom of life”,如此便能符合源语的思想内涵,并使受众与原语主体产生共鸣。
最后,川酒工艺的指南手册属于信息类语篇,因此“译文应该传递原语指示性或概念性的内容。翻译应该语言直白无冗余,并根据需要使用明晰化技巧”[4]。例如,在泸州老窖酿酒工艺手册中提到优质高粱中单宁和脂肪的含量和比例直接影响白酒的品质,其译文无需多余的描述,语言直白并辅以数据。可译为:Lower fat content(≤4%)and certain tannin content(0.5%-1.5%)are good for improving the Baijiu quality. The ratio of fat to tannin is roughly2.5︰1,and relatively high in content is conducive to good-quality of Baijiu。
文本类型的多样化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多样性。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用词、语序、文化、习惯等相关因素。这同时体现了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质量评估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当然,用绝对标准来制约文本翻译是不可取的,只有保证翻译是一种公开性而非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的活动,才能使译者逐渐达成共识。
川酒以白酒为主。因此,推动川酒的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白酒话语体系的国际接轨。其核心内容在于准确表述并统一规范与白酒相关的专业术语,形成一套规范的白酒话语基础,从而有效促进国内外酒类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同时避免交流中的混乱和误解。
目前,《白酒工业术语(GB/T15109-2008)》是有关白酒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英译最被认可的专业书籍,但其标准并未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白酒专业术语的翻译实践。笔者选取了国内酿酒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酿酒科技》《酿酒》和《中国酿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翻译,发现与其标准有所出入。例如“大曲”在《白酒工业术语》里译为“daqu starter”,而在3种期刊中被分别译为“daqu/koji/starter”“daqu/Koji”和“daqu”。“麸曲”在《白酒工业术语》中译为“fuqu starter”,而在后3种期刊里译为“bran starter/koji starter”“fuqu”和“bran koji”。可见这些翻译没有严格遵循《白酒工业术语》的翻译标准。同时,该标准中部分术语的翻译也有所纰漏和争议,如将“排轮”译为“cycle”;“黄水”译为“huang shuifluid”;“蒸馏釜”译为“still”;“塌汽”译为“sink”;“固态化白酒”译为“traditional fermentation”。类似翻译难以使读者理解其真正含义,甚至会产生歧义,从而误导读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酒文化对外传播步伐的加快,白酒专业术语准确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引起了酒类学术期刊的高度重视,于是同一刊物内同一术语的翻译趋于统一,错译也有所减少。尽管如此,不同学术期刊对同一术语的翻译仍然难以统一规范,学术期刊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仍然有待加强。
文化关键词是对理解某一民族文化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些词语。客观地讲,文化关键词作为一类特殊词汇,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在翻译文化关键词的过程中,如果将其混同于普通词汇就会导致文化关键词的“解释错位”和“解释亏损”,为了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译者可以采取研究型的翻译策略即“研译法”。所谓的“研译法”是由“译”和“释”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译”是指通过直译和音译等翻译方法定名文化关键词;另一方面,“释”则是详细精准地阐述已设立的译名。
川酒文化的关键词一定是最能突出川酒文化的历史、内涵、品质和创新的词汇,于是采取“研译法”翻译川酒文化关键词可以使之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和解读。例如,“曲为酒之骨”,“曲”是中国白酒的精髓所在。根据原料选取和制作方法的差异,“曲”被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大曲、小曲、麸曲、红曲、混曲、药曲、高温曲等。“曲”在学术期刊的常见翻译为“starter”,但是“starter”的主要意思为“发酵剂”,无法充分表达原意,从而导致“解释亏损”;还有译者将“曲”译为“koji”,即日文的“麴”,然而“麴”特指日本酒曲,与中国白酒的酒曲截然不同,从而导致“解释错位”。因此,建议将“曲”直接音译为“qu”,并在行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对其进行精炼的阐述。再比如“川酒市场中的两大类型白酒,‘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英文里与之对应的译文实难找寻,多数译者选择以典型的‘浓香型’和‘酱香型’的酒名来代替译文”[5]将其分别译为“Luzhou-flavorliquor ”和“Maotai-flavor liquor ”,但是这样的翻译未能将两者特征与区别呈现出来。浓香和酱香的主要区别是其味道各有不同,即浓香型香味浓郁,绵柔甘冽,而酱香型的酒香更为柔和细腻。为了让国外消费者能清楚地了解并辨识二者,在其后加以注释必不可少,例如:“Luzhou-flavor liquor ,invested with gentle and light sweet taste;Maotai-flavorliquor,invested with fine and strong sweet taste”。文化关键词的翻译准确度决定了该文化的核心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精准的对外传播。因此,只有重点突出酒文化关键词的翻译,才能更高效地传播其精髓和魅力。
川酒文化若要走出国门,取得瞩目的文化传播成果,就需实现学术与市场的共赢。也就是说,市场产生的传播效应也是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走出译界的小圈子,加强译者、读者和市场三者之间的沟通,才能既收获传播效应又赢得市场效益。因此,译者不仅要心怀祖国,同时也要心系读者,心连市场,积极搭建以下两点沟通之路:
1. 译者与川酒市场的沟通
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倡议与内陆自贸区建设持续的推进,虽然川酒文化“走出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是川酒品牌在国际上仍欠缺知名度,且外国消费者对川酒品牌的文化内涵了解度、认知度较低。译者应发挥传播文化的桥梁作用,除了提供优质译品,还应具备创新性和能动性,“大胆突破传统译者角色,不仅能跨语言和跨文化,还能跨行业和跨角色”[6]。比如,主动考察川酒国内外市场;与川酒企业、酒文化基地、名酒古镇、川酒博物馆等建立联系;在选材、翻译、出版、传播和反馈各个环节起到作用;最终使得译介效益呈现最佳状态。
近几年,川酒企业为了提升川酒品牌的知名度,在海外策划许多大型主题活动。如泸州老窖和五粮液的国际酒文化巡展活动覆盖莫斯科、悉尼、布鲁塞尔、巴黎、纽约等城市。其中,泸州老窖文化巡展行至莫斯科站时,用国窖1573为酒基调制的中式鸡尾酒,深受海外人士的青睐;五粮液携手英国爱乐乐团进军欧洲,共同推动酒文化与音乐艺术的交流交融,让更多海外消费者了解川酒品牌。但是川酒的外译宣传并不到位,专业运营极其紧缺,在此情况下,译者应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融入市场,多调查、多切磋、多交流、多做一些沟通与协调。
2. 译者之间的沟通
目前,中国酒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这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才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和外国译者相比,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信程度更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也是中国译者进行翻译工作的强大驱动力”[7]。因此,中国译者理应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在致力于中国文化翻译事业的同时,也应积极与外国译者加强沟通和合作,努力减少文化隔阂,消除文化传播的障碍,避免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中的曲解,真正做到讲好中国酒故事,把中国酒文化的精髓传递出去。
同时,中国译者之间的沟通也应与时俱进。首先,综观近10年有关中国译者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译学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在此基础上,乘着文化走出去的大好时机,译者之间更应推心置腹、磨礲砥砺、齐心协力,使得中国译界的各类研究成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共创中国翻译事业的新高峰。其次,译界应当进一步完善翻译学科体系,翻译学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其内涵贯穿于多门学科,只有吸纳其他学科的成果与研究人员,才能使翻译学在跨学科的土壤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为此,译者理应积极融入与其相关的学术圈,委诚求当,虚心求教。只有译者与学者之间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3. 译者与受众的沟通
“如果没有受众的介入,译作的意象、内涵及表现形式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译作所要传达的信息也就无的放矢”[8]。川酒文化的文本载体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川酒对外宣传册和广告语;名酒古镇、博物馆、酿酒坊指南手册;古今有关川酒的诗词歌赋和典籍;根据川酒文化创作的音乐电视等,因此,其译文的受众群体极其广泛。
为了获得川酒文化在海外的接受情况,笔者查阅了美国亚马逊购书网站。以《川酒发展研究论丛》为例,该书在国内的品质和口碑相当不错,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归纳众多科研项目成果及大量数据整理而出版的研究报告专辑,从川酒资源、川酒产业、川酒企业、川酒文化、川酒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品牌为依托、以川酒发展研究为主体的丛书,也成为了白酒行业、白酒企业的指导用书和参考用书。尽管如此,这本书在海外网站销售量很低,没有顾客评论,因此,无法获取顾客积极的消费心理取向。在此情况下,倘若主动搭建与消费者的桥梁,积极寻求读者反馈,就能对读者的消费心理、购买途径和阅读评价标准有更准确的把握,从而摸索出川酒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同时,译者也应认真研读海外主流媒体的书评,力求海外媒体的推荐和书评界的关注,扩大川酒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译界学者提出“阻碍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种真正的‘缺席’,即中国相关作者、媒体及学界在事关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在海外命运的国际读书舆论中几乎完全失语”[9]。这种抚躬自问着实值得所有译者学习。
1. 拓展翻译理论研究和批评的新视野
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系统中的诸多理论也曾运用到酒文化的翻译研究中,例如: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伦理学、接受美学理论等已为酒文化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然而目前关于川酒文化翻译的研究过于局限,调查显示其运用的理论只有翻译关联理论和翻译生态学理论。而翻译学本身涉及历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多视角地研究川酒文化翻译已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在多维度地研究川酒文化翻译的基础上,勤于归纳总结,笃思明辨,提炼出更具解释力的翻译理论,使之更具逻辑性、连贯性、系统性和现代性才能不断地为川酒文化翻译活动提供最合适的理论指导。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取西方理论之精华,但不能因此改弦更张。我国两千多年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的“信、达、雅 ”“神似”“化境”等翻译观点值得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在此形势下,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翻译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是大势所趋。
“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环节”[10]。它具有导读、评价和导引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灵活运用翻译批评,去译作之糟粕,存译作之精华,从整体上提高川酒文化的翻译质量。
2. 打造新时代优秀川酒翻译团队
长期以来,翻译界从事川酒文化翻译的工作者屈指可数,优秀翻译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打造一支新时代川酒翻译团队势在必行。作为文化传播中介,译者不仅需要拥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贯通中外的人文素养。翻译并不只是两种语言间的符号替换,而是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换言之,走出去背景下的川酒文化翻译不再是语码的简单替换,而是不同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如何使川酒文化中的思想和文化内蕴在译入语中活色生香,应是翻译着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作为川酒文化翻译的工作者,理应肩负起知识分子、文化传播者和爱国主义者的责任,译者只有潜心译业、牢记使命才能背负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其次,现有的川酒文化翻译主要以英译为主,应下足功夫推进小语种翻译工作,这是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川酒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思路。同时,扩大川酒文化的影响力,通过专业培训课程,建立川酒文化翻译人才培育基地,打造一支过硬的川酒翻译团队。
因此,过硬的语言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专业的翻译技能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一名优秀川酒文化译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涵养,而川酒的对外翻译的重任最终只能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得以圆满实现。
川酒文化作为绚丽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传达了四川人民的丰富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川酒文化“走出去”迎来大好时机,通过翻译川酒文化来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今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川酒文化的翻译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也困难重重,如何创新性地突破瓶颈,为其走出国门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实乃任重道远。
[1]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陈于后. 四川酒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7(32):10.
[3] 陈昌琳. 关联翻译理论下川酒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 海外英语,2019(7):147.
[4] Nord,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Processes Explain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 田娜. 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的生态翻译研究[J]. 酿酒科技,2015(2):118
[6] 蔡石兴. 走出去背景下的绘本外译[J]. 上海翻译,2018(1):98
[7] 李晓滢. 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之争[J].英语广场,2020(1):26
[8]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9] 刘亚猛,朱纯深. 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J]. 中国翻译,2015(1):5.
[10] 王宏印. 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Translation Study on the Going out of Chinese Sichuan Wine Culture
LIU Wen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
The“going out”of Chinese wine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na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over,more and more schola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wine culture,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Sichuan wine culture,sorts out the status quo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and its translation,reveals the precious value of foreign translation of Sichuan wine culture,and puts forward a new strategy of foreign translation of Sichuan wine culture,namely focusing on text types,technical terms and cultural key words. On this basis,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wo ways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effect of Sichuan wine culture,namely,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enhance the charms of translation,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Sichuan wine culture in the future.
Sichuan wine culture,going out,translation
H059
A
1672-4860(2021)04-052–06
2021-03-25
2021-07-26
刘文婷(1982-),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传播、翻译学。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20年度项目,项目编号:CJCB2020-09。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