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宇 鲍金红 毕天良
话国庆文化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构建
曾红宇 鲍金红 毕天良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 430074)
国庆文化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纪念日和庆祝活动,它彰显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回顾与致敬,更承载着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与展望。弘扬国庆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度认知与认同。
国庆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时隔18年之后,又一次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提到要“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引导人们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使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1]。国庆节是庆祝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的重要节日,国庆文化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伟大成就的艰辛历程,彰显着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价值和信仰。国庆节成为激发全民族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弘扬国庆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每一个节日都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每一次过节都是对其所蕴含特定文化的展演、传播、弘扬和巩固。国庆节也不例外,它确证了一个国家的成立,对内凝聚民族情感、高扬民族精神,对外展现、交流民族文化。在我国,国庆文化既是一种革命传统文化,展现浓厚的中国革命精神,凸显爱国、坚韧、不屈、斗争、独立、解放等价值追求;同时,还是一种时代文化,在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上叠加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内涵,反映时代精神,突出爱国、自强、创业、奋斗、奉献、创新等价值目标。我们认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诞生的国庆节,70多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见证着亿万人民为国家独立、强盛、和谐和美丽而卓绝奋斗历程,凝结着几代人的历史、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精神意识,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国庆文化。
国庆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其精神内核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想、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彰显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和衷共济、创新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但其根本属性无论经历什么,始终没有改变。国庆节最初的设立既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又借助纪念日的设立进一步凝聚起全国同胞的爱国热忱。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国庆节的庆典仪式上一次次的集中展演,让世界瞩目,令举国振奋,爱国主义在其中更是一次次得以激发与升华。
新时代弘扬国庆文化,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纪念和庆祝,亦彰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回顾与致敬,更承载着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与展望,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当代中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1. 弘扬国庆文化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认同。“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结果”[3]524,对国家的认同亦是如此。现代民族国家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政治与文化相结合的共同体,国家认同是个体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共有的语言文化而产生的情感归属和对国家基本性质、制度和法律的理性认知。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国家,要形成对她的情感和认同,需要将之具体化,“国家是不可见的,它必须被人格化方可见到,必须被象征化才能被热爱”[4]343,热爱是认同生成的基础,认同促进热爱的巩固和升华。弘扬国庆文化,正是对其精神内核的爱国主义强调和突显。“正确的国家观可浓缩为爱国主义”[5],在当代中国,爱国的首要表现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即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
国家认同的核心首要是政治认同,认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中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6]1950年10月1日第一个国庆节,北京各界40余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凝聚了中国人民对新生共和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019年的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中,民众簇拥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五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巨幅画像依次前行,便以突出政治人物的方式鲜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历程与对当下现实的高度认同。通过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不断提醒和强化中国人民心中对这一特殊日子所蕴含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
国家认同还内在的包含制度认同,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7]。在70周年国庆节的“脱贫攻坚”游行方阵中,伴随着“六年时间,八千多万人脱贫”的解说词,全国人民深刻地感受到这一中国脱贫史上的壮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是人类社会难以想象的奇迹,进而深刻意识到建国70年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遵循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取得的,这些成就通过国庆节的庆典仪式,尤其是群众游行和国庆大阅兵中得到集中展示。人民身处这一氛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自会从内心油然而生。
2. 弘扬国庆文化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学界认为,历史观或者历史认同的建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回顾具体的历史事件,唤醒并强化人们的相关记忆。二是通过对革命烈士的回忆、缅怀,向英雄致敬,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实现历史认同。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历史回答。每年在纪念和庆祝国庆节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党政机关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邀请老红军、老战士以及革命先烈的后人参加座谈会,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各大主流媒体通过专题报道、访谈、经典影片展映等方式或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建构了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对英雄烈士事迹的缅怀,对新中国成立艰辛历程以及对全国各族人民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的共同追忆。
在2019年建国70周年的国庆报道中,《中国青年报》的可视化报道《70年图鉴和新中国一起“长大”》就关注了一位名叫“建国”的普通人,他与新中国一同出生,历经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在而立之年投身改革开放,亲历北京奥运会、港珠澳大桥通车等,通过“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叙说方式,展现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与个人、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游行中,通过向老兵方阵的致敬,以及由“建国创业”到“改革开放”直至“伟大复兴”的33个方阵,鲜明地传递了对开辟共和国历程的奠基者的庄严礼赞,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非凡历史。全国民众迸发出激情昂扬的爱国热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如此,通过国庆节的相关活动设计,让民众将目光聚焦于个体的真实获得感与可感知的社会公共利益,每一个个体的现实生存状况在国庆仪式中得到共时性的集体表达,从而使得民众在共情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峥嵘岁月的历史认同。
3. 弘扬国庆文化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文化是确定自我身份的手段和力量之源。正是存在对某种共有文化的认同,才使人们不至于迷失自我,并赋予日常的生活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文化认同涉及特定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是一种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生发出来的精神凝聚力,属于人们思想意识中最深层的心理层面。它不能仅依赖宏大抽象的文化叙事,而应植根于具体的、现实的生存环境、生活场景和社会关系中,依靠共同的历史记忆、集体经验、文化符号等来实现。“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8]98。在某种意义上,集体记忆在文化认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根本性作用。“对于集体文化认同来说,共享的记忆和共同的命运感一样,对其生存非常重要”[9]157。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把造成集体记忆的社会实践分为两类,“体化实践和刻写实践”[10]3。国庆节因其相对固定的仪式性和群众参与性,表现为一种有效的个体化实践,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上“祝福祖国”的中心花坛,遍布城乡的“欢度国庆”大红灯笼,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每5年或10年一次的阅兵典礼,浓郁中国风的国庆招待会、7天的国庆假期等等都是蕴含着中国民众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恰如霍布斯鲍姆所言,重复是保持与过去连续性的通道,通过这些文化符号的展演和传递,国庆节以其约定俗成的节日仪式活动,周而复始地唤醒并强化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享,在最深层次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增强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国庆节作为一种节日符号,既浸润着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忠诚、热爱的深厚情感,又承载着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崭新精神风貌和时代价值追求。在每一年国庆节的纪念和庆祝活动中,这一符号周而复始的出现,其蕴含的情感和价值也周而复始地在表达和传递。民众身处于这一情感表达和价值传递的双重场域,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爱国热诚。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筚路蓝缕的历史征程、具有巨大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赋予全体中国人的强大精神力量,碰撞出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建构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当今时代,消费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身处标准化信息推送的民众尤其是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身份认同危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国门,我们经历了由一元思想指导到多元社会思潮与一元指导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在意识形态领域分化和西化中国的图谋,他们借助互联网和全球化大肆鼓吹“普世价值观”,企图在政治上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历史虚无主义来否认党史和国史。一些“伪马克思主义者”假借马克思主义之名,表面上批判腐败、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实质上却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在文化上,各种社会思潮借各种形式抨击中华文化,诸如“中西医和中西药之争”等,意图从民族心理上弱化文化认同,消解中国的“根”和“魂”。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念的“拔节孕穗期”,缺乏对多元社会思想正确辨别的能力,同时又喜欢追求新潮,以标新立异来吸引关注,获得认同。各类社会思潮利用青少年这一心理和个性特点,通过各种伪装吸引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弱化他们对主流价值观并进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史诗般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商业和资本无孔不入,一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的节日纷纷变成了“旅游节”和“购物节”,偏离了节日最初的本质和含义。在“假日经济”推动下,一年一度的国庆节蜕变成了“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打折优惠,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渲染节日的商业气氛,发布“旅游攻略”“饮食攻略”,调动一切资源和手段刺激大学生的饮食、旅游、娱乐等欲望。“假日经济”的冲击严重弱化了对国庆文化中所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内核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国庆文化蕴涵的主流价值“离散”,其所指向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发展的历史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解。
任何文化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来呈现,庆祝活动是纪念国庆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表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纵观历次国庆节纪念活动,多由政府主导,体现国家意志,较多使用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和全媒体宣传来强化民众认同,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当然,在正式的国庆庆典之后举行的军民大联欢和游园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场景,能给人民带来身处现场的心理体验和集体记忆,但这种具有情感共享的狂欢会举办过少,更多的类似国庆招待会、天安门观礼等活动形式则具有太强的“代表性”,对普通人民,特别是大学生而言,显得“不接地气”,距离遥远。一些民间组织打着参观纪念地的旗号进行商业谋利,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情感和身心体验,降低了参与者的热情。再有,学校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相当长时间内却很少能组织起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参与性和体验感较强的国庆节纪念和庆祝活动,导致青年学生缺乏主体参与感,无法从情感和心理层面融入这一重大节日。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尤其强调利用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应充分挖掘和弘扬国庆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旗帜,理论不清容易造成行动上的无序和混乱。对国庆文化的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开放的姿态解决好当前国庆文化中面临的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国庆文化内涵被消解、国庆庆祝形式单一等问题。向当代大学生阐释清楚国庆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作用。国庆节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将国庆文化的相关理论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1]。
与此同时,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以理论知识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广泛参与和体验社会现实生活”[12],将国庆文化相关理论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践行国庆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亲身体验和点滴行动中感受国庆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之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理论准则和价值追求,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日趋加强,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经济对文化的冲击也愈加明显。深挖国庆文化的内涵,防止假日经济的冲击和消解,是我们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当为、可为和应为之举。
1. 深挖国庆文化精神内涵
国庆节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诞生,爱国主题贯穿国庆文化始终,并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首先,强调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次,强调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坚定地反对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意图和行为,积极同疆独、藏独、台独和港独作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再次,强调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新时代国庆文化的内涵中还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任务,对内坚持民族特色,凝聚民族情感,对外树立中国新形象,传播中国新理念。
2. 深挖国庆文化的符号内涵
任何节日的风俗习惯都依赖于有关“节日符号”的展现,五星红旗、国徽、国歌、阅兵游行等都是深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国庆节“节日符号”。五星红旗象征着在党的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国徽代表着自由和尊严,而国歌则代表着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深挖国庆文化的“节日符号”内涵,宣传和阐释五星红旗、国徽和国歌的来历、含义和蕴藏的精神内核,在重大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中鼓励民众悬挂、挥舞国旗,让国庆文化的符号内涵深入民心,防止市场和商业对国庆文化的过度侵蚀与消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62。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已经从只求“量”向“量”与“质”并重转变,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转变。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创造、发展多种多样的国庆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民众尤其是青年参与,提高国庆庆祝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大众的共同参与,是每一个节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通过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才能具备国家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不仅如此,“大学生对国家的感情、温情和激情,关乎国家政治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国庆节正好能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意识”,并以“情感的力量去凝聚共识”[14],进而以行动去践履,所以应创新国庆节的纪念和庆祝活动形式,多渠道展示国庆文化的丰富内涵。2019年的70周年国庆节为此进行了较好的实践创新,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中,各地各单位之间进行拉歌,激发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参与热情;各大高校开展的“青春告白祖国”活动、红色经典朗诵、快闪短视频、自拍、高校互动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众多大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留言、互动、评论等方式,诉说因国家富强带来的切身感受,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来传播国庆节相关的歌曲和动漫视频,利用AR、VR技术创造国庆文化交互式亲身体验,拉近彼此的时空距离,增强了主体参与性;国庆期间各大院线和电视台展播经典红色电影和优秀红色电视剧,放映具有浓郁时代特色、契合年轻观众兴趣的主旋律优秀国产影片,既满足人们假期休闲娱乐需要,又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且潜移默化地传播和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国庆文化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程和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突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下,弘扬国庆文化有助于培育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建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度认同。
最后,感谢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项目编号:CSY21006)的资助。
[1]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 [2019-11-12].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2] 习近平.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人才,2013(21):5-7.
[3]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 李康,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8.
[4] 郭于华. 仪式与社会变迁[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吴艾玲. 深刻认识“五个认同”重要意义[N]. 新华日报,2019-10-22(17).
[6] 邢利宇. 中国民主促进会介绍新中国国庆日、国歌的由来[EB/OL]. [2014-9-27]. http://www.cssn.cn/dzyx/dzyx_jxyx/201409/t20140927_1345199.shtml.
[7]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9-11-1(1).
[8] 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 司艳,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安东尼·D·史密斯.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龚维斌,良警宇,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0] 保罗·康纳顿. 社会如何记忆[M]. 纳日碧力戈,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 邓晖、叶乐峰.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与会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 光明日报,2019-3-19(4).
[12] 曾红宇. 民族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203-206.
[1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马静音,曹银忠. 共生与互融:短视频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78-86.
National Day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ZENG Hongyu,BAO Jinhong,BI Tianliang
(School of Marxism,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Hubei,China)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Day includes the commemoration and celebration of the liberation and independence achieved by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s well as the review and tribute of the great achievemen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the inspiration and prospect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future.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Day contribut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people in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s well as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ll of this may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 deep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National Day culture,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identification
C957
A
1672-4860(2021)04-033–06
2021-03-10
2021-06-10
曾红宇(1975-),女,汉族,四川自贡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鲍金红(197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专家培育计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ZD2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仪式与认同: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6YJA710002。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