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使命担当与路径探析

2021-11-29 03:28邱雪静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邱雪静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局,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早在 2014 年提出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同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017 年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并且在 2019 年进一步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4]。党中央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论述中,从开始的“牢固树立”发展到“打牢”和“积极培育”,再到“铸牢”。其表述的变化充分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对民族工作的内涵拓展和方向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教改方向和行动指南。

一、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要时刻保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着力于铸牢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事实上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要阵地。2016年,习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2019年进一步强调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6]。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政课始终坚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地方,是民族地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

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度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理应担负的崇高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可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谐发展、和衷共济,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当前时期提出的关于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针,是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理念与新战略,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战略宣讲的主渠道之一,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更应该保有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坚决阐释好党和国家的相关民族政策和政治决策,坚定做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引导工作,努力将民族地区大学课堂,建设成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示范窗口。

从立德树人维度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理应担负的崇高使命。

首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能够抓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有效时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承担着地区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处世哲学、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思维变化发展最敏捷、心态相对比较激进的时期。其往往因为社会历练不足,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引导而误入歧途。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成长于边疆,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复杂成长环境,面临着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本民族认同“三重”价值观念的整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能够抓住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黄金时间段,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维护地区稳定、保卫祖国安全的中坚力量。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拥有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能更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众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态度、评价和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总和,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逐渐具有正面的倾向性,最终反应在行为实践层面。少数民族思政课教师更能与本民族学生形成共鸣,他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话等言传身教,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化在无形、融在细微。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更愿意对本民族思政课教师敞开心扉,使他们更容易及时发现不良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真实影响,有针对性的反驳歪曲、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错误言论,使大学生能明辨是非,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

总之,民族地区大学生作为地区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对本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程度,会对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开展民族素质教育、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其思政课程更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沿阵地,必须把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目标和历史使命。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一)引导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这“五个认同”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和着力点。

要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的优势,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必须充分肯定各个民族均是历史的创造主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融方式主要有和平交流、也有战争冲突。中国疆域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融合的实践中形成。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要讲清、讲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近现代历史是讲述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历史会在时间的维度上规划现在,在记忆的基础上塑造认同。讲好“两个中国故事”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手段。

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脉,由民族创造,反过来又成为民族融聚力。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来武装学生,明确认识到正是各民族人民共同贡献出来的多样性文化,才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异彩纷呈。国际上,中华文化包含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包括今天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体现所有中国人的文化共性。因此,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的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坚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党和国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逐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是新型民族理论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更应该坚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通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思政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民族虽然在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有差异,但在法律权益、政治权益、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是平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尊重和保证各族学生的基本权益,牢固树立“三个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提倡民族互助、和谐相处,激发各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团结意愿。事实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中华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提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构思政课程科学评价体系、深化思政课程创新改革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证

1.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重申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队伍的建设[8]。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提升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学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过硬、学识结构合理、教学功底扎实,切实影响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述“五个认同”过程中,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如果思政教师知识储备量不足,就很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讲透、讲清,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就大打折扣。因此,民族地方高校应制定长期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规划,同时开展团队协作,以集体备课、随堂听课、专题研讨方式,共享教学经验与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2.建构思政课程科学评价体系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与学生从课堂到课外,进行充分互动和深入交流。因此必须调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目前民族地区高校的科研量化评价体系和职务、职称的晋升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轻道德”的不良形势。在量化指标影响下,部分思政课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于专业科研上,造成了思政课教师对备课、授课不积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政课必须打破教师的科研优先观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意识形态内容放置在优先地位,建构科学的新型评价体系,加大师德、师风及教学能力素养在思政课教师年终考核中的占比,切实增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组织的评价指标,使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余力、有热情投入到意识形态教育中,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

3.深化思政课程创新改革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是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这为深化民族地方高校的思政课创新改革指出了方向。从几门思政课程的架构和内容上看,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还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团队协作,在授课中建立起课程之间的多方位联系,从多重视角和整体视域讲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建立思想导师制。思政课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相互配合,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以思政课堂为切入点,着力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完善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设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体系、学科体系和学生管理体系之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当前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心所在。服务民族团结教育,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地区思政课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应该坚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引导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五个认同”,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构思政课程新型评价体系、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科学教学平台。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