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特点探析

2021-11-29 02:43王玉平
关键词: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正义

王玉平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100)

社会正义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的讨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上的反映。在当今中国巨大的历史变革中,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时代语境

从现在整个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当代社会构建中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是缺失的。而笔者认为,社会正义作为一种无形的思想元素,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文献之中,社会正义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设计原则,真切地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于马克思对未来新社会的总体建构之中。实际上,在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中,虽然没有关于社会正义思想的系统论述,但却处处闪现出社会正义思想的光辉。探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回归马克思思想诞生的社会史之中加以考察。

马克思既把社会正义理解为一个重大的价值判断,又把它理解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判断。马克思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毕生追求人类社会正义的理想,正像恩格斯所说:“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1]马克思从价值层面上根本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名副其实的正义社会。无产阶级应组织起来,为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正义社会而斗争。

马克思强烈关注社会正义问题,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决定的。时代提出研究的问题,阶级立场决定问题的性质。社会正义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要归因于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强调:“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2]因此要理解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社会正义思想,必须弄清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正义事业而奋斗的目的和他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说,马克思为什么如此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问题,为什么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压榨导致了极为严重的人和劳动的异化问题。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阶级立场,决心解放劳动阶级,恢复人的类本质。为此,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建立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这种“实现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人类社会”,在《共产党宣言》中以非常明确的语言作了科学的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294。“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正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正义理想的最简练、最准确、最科学的概括。马克思否定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背后,蕴含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正义的期盼与肯定。

二、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特点

(一)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具有强烈实践性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不是基于纯粹的理论,而是基于社会现实,是服务于改变世界的总目标的。这主要表现在他对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正义观的扬弃与超越。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马克思深刻地思考了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提供的思想材料,并结合当时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指出,启蒙学者关于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论述是非常革命的,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资产阶级统治全面建立以后,启蒙学者正义观的抽象性随之转化为资产阶级正义观的狭隘性,资产阶级给社会正义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仅仅给了劳动群众法律形式上的社会正义。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不但要求消灭资产阶级的特权,而且主张消除阶级差别,但他们找不到实现其主张的阶级力量,从而陷入空想。“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5]358为了探寻社会正义存在的“现实的基础”,马克思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剖析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狭隘性的经济根源。他认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给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带来真正的社会正义,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社会正义也绝不可能指望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因此他始终支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设一个真正的正义社会。马克思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是为人类谋求社会正义的运动,但马克思所追求的不是虚幻的形式正义,而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平等基础之上的实质正义。

(二)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具有彻底全面性

资产阶级的社会正义具有片面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具有彻底全面性。从享有社会正义的主体来看,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社会正义是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正义,是无阶级差别的正义。在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及其学者所宣扬的“社会正义”仅仅为资产阶级自身所独享,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正义”远未实现。对这种带有资产阶级偏见的“社会正义”观念,马克思进行了严厉驳斥,认为资产阶级“关于正义、自由、平等和博爱”只不过是一个虚妄的“现代神话”。[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平等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正义只能是资产阶级自身的片面正义,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平等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7],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只意味着剥夺和非正义。马克思的社会正义属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他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283就社会正义的真实覆盖面来说,马克思的社会正义关照的是最广大的劳动群众。

从社会正义的客观领域分析,马克思要求社会各个领域均应实现正义。马克思所构建的未来社会,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正义社会”,即一个不是局部领域正义而是全面领域正义的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要从决定社会正义的深层原因,即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说明资本主义分配的非正义性,资本主义在经济关系上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工人阶级在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分配上均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马克思领导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彻底改变无产阶级的非正义地位。所以,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关照的主要领域就不单单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源层面的分配,而是包括物质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各方面在内的广义的分配正义观。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才都是正义的。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具体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政权形式——巴黎公社就是践行社会正义的社会机构的初步尝试。在公社里,劳动人民获得了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真正成为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人。公社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官员和社会管理者都变成了“公社的勤务员”,丧失了原来的经济特权、政治特权,变成了与人民群众真正平等的一员。取消常备军和警察,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将消失,保留“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社会组织管理的职能。“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8]56如此,真正的教育文化的平等正义才会出现。因此,只有实现人人平等的实质正义,才会实现彻底的全面正义。

(三)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具有唯物辩证性

研究社会正义问题首先应弄清楚是“谁的社会正义”。在阶级社会,正义的基本属性只能是阶级性。无产阶级要获得真正的社会正义,必须首先占有生产资料。从根本上说,阶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一定社会的经济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社会正义的性质。所以,社会正义总是一定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专有权利。所谓政治正义,只不过是经济上的所有制正义在政治上的反映和确证。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极为关注所有制问题,他用毕生精力撰写了《资本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详细地论证了资本主义所有制是无产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以及由资本主义所有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即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总是在不断地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破产:“在每次危机中,社会在它自己的而又无法加以利用的生产力和产品的重压下奄奄一息,面对着生产者没有什么可以消费是因为缺乏消费者这种荒谬的矛盾而束手无策。”[5]63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非正义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其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手段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9]45资本家的本性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工人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和工具,这就违背了人类生产与分配相称的经济正义原则。只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不合理性和破坏性。在马克思看来,既然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广大劳动者就有权利获取应有的报酬,这是最基本的社会正义;劳动所得归最广大的劳动群众所有是最大的社会正义。这为广大劳动者实现经济和政治上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实现真正社会正义必需的前提条件。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真正实现社会正义的奠基工程。要实现社会正义,就必须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而不是某一个特定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就应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的财产、国家的财产。这样,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才能彻底改变。只有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才能消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能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求。正是在对资本主义诸多不正义问题的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个体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从而实现了对既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超越,提出了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正义原则,这是人类社会正义追求的最高理想。

(四)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具有自然历史性

马克思所从事的是解放全人类、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具社会正义的宏伟事业。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真正实现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实现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片面社会正义向全面社会正义、虚伪社会正义向实质社会正义发展演进的自然历史进程。在前资本主义时代,除了原始社会朴素的社会正义外,如果说还存在社会正义的话,也只能是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的社会正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正义是片面性和过渡性的统一,资产阶级虽然创造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发达得多的生产力,但并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平等和自由。“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为自由人类社会准备了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以及无产阶级。”[9]58随着无产阶级权利意识的觉醒,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关于社会正义的权利斗争,但无产阶级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全部的社会正义。马克思强调,“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8]98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是组织无产阶级运动,消灭私有制;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主要任务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逐步创造消灭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各种条件,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利的共享。最后,完成消灭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阶级剥削关系和敌对关系的任务,也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即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社会正义的实现问题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无产阶级“必须经过长期的阶级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8]60这意味着,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非正义虽然不具有价值追求的属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正当性。为此,马克思才在《法兰西内战》中告诫我们,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在解放劳动的过程中,“这一革新事业将不断地受到各种既得利益和阶级自私心理的抗拒,因而被延缓、被阻扰。”[8]99无产阶级社会正义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之上,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逐步消灭一切主要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以及旧社会的历史遗留而造成的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够实现。马克思预见到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进行社会革命、文化革命可能比阶级革命历时更长、更为艰难。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重大。

无产阶级运动就是追求社会正义的运动。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放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群众。只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为实现实质社会正义提供坚实的基础。对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我们不但应在规范的层面深刻认识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永恒价值,更应在实践的层面把它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正义。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正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用正义书写文化自信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