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记者需要新思路

2021-11-29 01:16付继鹏
记者摇篮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众时代

□付继鹏

如今,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新闻传播方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形式独特、新颖便捷的新媒体受到受众青睐。所谓新媒体,就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成为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群体。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职业敏感性,针对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共存的形势,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一、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新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娱乐方式;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使用在线教育、2.39亿人使用在线医疗,人们在线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如此惊人的数据,新闻记者会深刻地感受到信息传播方式、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直接影响了娱乐、购物、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新闻记者必须勇于剖析自我,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方法,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民生一线、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媒体探索资源整合,以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其模式多种多样,一个共同特征是:以往条块分割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都不再仅仅生产一种形态的新闻产品、依靠单一的传播载体为受众服务,而是以“同平台采集、多平台发布”的方式完成对同一信息的立体化传播。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新闻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任务,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报道。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全媒体能力和意识。

二、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转换思路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舆论,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各个舆论场。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新闻记者要学会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对接新的传播载体,发挥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主动出击,采写真实、感人的稿件,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的使命。特别是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记者一个不经意的失误,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或机构利用,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在采集新闻素材时,必须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进行认真采访,探索事件的原因、背景及来龙去脉;对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要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作出解读,把权威信息及时发布出去,满足广大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渴求。

在新的环境下,作为新闻记者,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访过程中,不急不躁,以事实为依据,以服务大众为根本宗旨。

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应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不断学习,成为理论素养强、专业水平高、作风过硬的新闻人才,为民众的切身利益鼓与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的诉求及时传播出去。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还要增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新媒体作为操作便捷、低成本的平台,突破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使各种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但是它也给受众带来了烦恼,面对海量信息,受众难辨真伪。作为主流媒体,就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权威报道,赢得受众信赖。

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仅仅依靠老办法是不够的。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有目的地研究新媒体、新环境,改变思路和方法,选用恰当的新闻素材,贴合受众的兴趣爱好,生产优质新闻产品,实现与受众的良好互动。

新闻记者要采写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同频共振,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媒体及时传递出去,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上达,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服务于民、方便于民,成为真实可靠的信息传播载体。

面对信息浪潮,新闻记者应当站在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秉持职业操守,驾驭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载体,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

三、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媒体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抓住新机遇,顺利完成转型。新闻记者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型和重新定位,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把“媒介变成产品,将受众当成用户”,让更多受众乐意接受我们的“产品”,形成以良性互动为主的态势。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就是要由模糊的、缺乏具体对象的大众营销,变为提供具体清晰的、个性化内容的服务,达到精确营销,定点传播。但无论角色如何转变,都不能违背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和行业法规。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众时代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