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摘 要:本文充分考虑线路线型、环境影响、交通影响、工程实施难度、预留设站条件和土地利用等因素,探讨两港快线下盐公路至白玉兰大道段线位方案。根据分析结果,线位方案设计采用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
关键词:市域铁路;下盐公路至白玉兰大道;线位;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4-0089-03
Abstract: Taking full account of the line type, environmental impact, traffic impac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y, reserved station conditions, land use and other facto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ute plan for the section from Xiayan Highway to Baiyulan Avenue on the two port express lin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line plan design adopts the elevated plan on the east side of Lianggang Avenue.
Keywords: city railway;Xiayan Highway to Baiyulan Avenue;line location;plan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两港快线(浦东枢纽至临港开放区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的市域线,规划研究范围北起浦东枢纽,南至四团站,总长约为53 km,形成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与浦东、虹桥枢纽及上海主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承接干线铁路服务,支撑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外交通枢纽建设,提升区域辐射能力;服务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重点发展地区的规划和建设。两港快线一期工程浦东机场T3航站楼站至临港开放区站长为27.727 km,其中,高架线长为14.4 km,地下线长为12.98 km,路基长为0.344 km,桥隧比为98.76%。设车站4座,其中,高架站有1座,地下站有3座,平均站间距为9.24 km。
1 线位方案概述
如图1所示,两港快线一期工程自浦东机场T3航站楼引出后于机场联络线两线间向南走行,穿过申嘉湖高速立交后在下盐公路北侧设下盐公路站,出站后继续向南上跨大治河后在书院镇附近设书院站预留站,出站后线路向东转折沿白玉兰大道走行,随后在清甬路向南转折于香柏路路中走行至开放区站[1]。考虑到线路与两港大道及大治河的空间关系以及书院站预留站设站条件,下面重点研究了下盐路至大治河段和大治河至白玉蘭大道段的线位方案。
2 下盐公路至大治河以北段线位方案研究
2.1 方案构成
该比选段内,线路沿两港大道敷设,两港大道为新建成快速路,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路”形式,设计速度为80 km/h,道路规模为双向六车道,中间隔离带宽度为1~3 m。因线路长距离并行两港大道,考虑到节省土地资源、提高通道利用率、减少沿线征拆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本段线位方案研究了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两港大道路中高架方案和两港大道门式墩高架方案。
2.1.1 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方案Ⅰ)。线路出下盐公路站后沿两港大道东侧向南走行至大治河,线路全段以高架敷设形式并行于两港大道东侧。
2.1.2 两港大道路中高架方案(方案Ⅱ)。考虑到充分利用既有通道、落实集约用地、节约土地政策等因素,研究整段线路位于两港大道路中绿化带的方案:线路跨过下盐公路后采用门式墩跨过两港大道东半幅道路至路中绿化带,之后沿两港大道向南走行至大治河。线路与两港大道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2.1.3 两港大道上方门式墩高架方案(方案Ⅲ)。因两港大道中央隔离带宽度有限,考虑全段采用门式墩骑跨于两港大道东半幅道路上方,线路与两港大道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2.2 方案比较与分析
2.2.1 从环境影响方面分析。方案Ⅰ全段沿两港大道东侧走行,线路途经范围主要为两港大道绿化带以及规划道路和河道蓝线,无规划发展地块且沿线无居民集中区,对环境的影响小,但因本线速度目标值高,受其技术标准及与公路安全距离要求,本线与两港大道间会产生部分夹心地。方案Ⅱ与方案Ⅲ沿两港大道路中敷设,可有效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征地拆迁,降低环评及社稳风险。
2.2.2 从工程实施难度方面分析。方案Ⅰ全段沿两港大道路侧走行,与道路共用通道,线路途经范围主要为两港大道绿化带以及规划道路和河道蓝线,对两港大道无影响,工程实施条件好。
方案Ⅱ走行于两港大道路中绿化带,其简支梁桥墩垂直道路方向宽为4 m,承台宽为7.5 m,路中绿化带宽度为1~3 m,承台施工需要对两侧一副车道进行导改,建成后桥墩将侵占道路路面1~2 m,需要对道路两侧进行路面加宽处理,道路导改工程量及交通影响较大[2]。方案Ⅲ以门式墩形式骑跨于道路正上方,门式墩桥墩宽为3 m,承台宽为4.8 m,承台施工需要对两侧半副车道进行导改,建成后桥墩将侵占道路路面1 m左右,对交通的影响较大。同时,全段约7 km线路位于道路正上方,连续门式墩骑跨于道路正上方,对道路景观、通视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有影响。此外,两港大道中央隔离带中布设有各类管线,方案Ⅱ与方案Ⅲ沿路中布墩,沿线管线均需要迁改,且需要重新选择管线布设通道,迁改工程量大,协调难度高。
综上分析,方案Ⅱ、方案Ⅲ道路导改工程量大,交通影响严重,沿线管线迁改量大且迁改难度高。因此,本段线路推荐采用方案Ⅰ——沿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
3 大治河至白玉兰大道段线位方案研究
3.1 方案构成
在小节2推荐方案(沿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基础上,线路沿两港大道东侧向南高架走行,跨過大治河后在规划道路北侧预留书院站设站条件,随后线路向东转折沿白玉兰大道走行。本段范围属新片区主体区域,两港大道以东现状为葵园生态农庄和上海滨海高尔夫俱乐部,主要规划为生态绿地;两港大道以西为书院镇中心区域,规划为居住区。结合周边规划地块,考虑到本线对书院镇的服务、带动效应以及书院站预留站设站条件,本段线路方案主要研究了沿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两港大道路中高架方案和两港大道西侧高架方案,如图4所示。
3.1.1 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方案Ⅰ)。线路沿两港大道东侧自北向南走行,跨过大治河后在规划道路北侧设书院站高架站,随后线路向东转折沿白玉兰大道走行。
3.1.2 两港大道路中高架方案(方案Ⅱ)。线路沿两港大道东侧自北向南走行,跨过大治河向西转折沿两港大道路中绿化带向南走行(该段绿化带宽8 m、线路敷设形式由桥梁过渡为隧道),在规划道路北侧设书院站,随后在白玉兰大道路口转折向东沿白玉兰大道走行。
3.1.3 两港大道西侧高架方案(方案Ⅲ)。线路沿两港大道东侧自北向南走行,过大治河后上跨两港大道至道路西侧,随后继续沿两港大道向南走行在书院镇北侧设书院站,出站后线路折向东下穿两港大道后沿白玉兰大道北侧走行。
3.2 方案比较与分析
3.2.1 从线路条件方面分析。方案Ⅰ沿两港大道东侧走行,线形顺直,设站条件好;线路主要走行于道路红线与河道蓝线之间,对周边规划地块无影响。方案Ⅱ可以充分利用路中8 m宽绿化带,有效节约土地;线路走行于绿化带内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且无征拆;但因两港大道S2快速化工程在白玉兰大道路口为高架线路,桥墩位于两港大道绿化带内,与本线冲突,该方案不可行。方案Ⅲ过大治河后斜跨两港大道至道路西侧,线形顺直性差,设站条件紧张,线路及车站位置需要侵占部分规划地块;此外,由于线路小角度跨越两港大道,要采用门式墩跨越,对两港大道交通的影响大。
3.2.2 从预留书院站方面分析。方案Ⅰ书院站紧邻规划道路南侧设置,与规划东西向道路结合紧密,规划道路实施后,可打通西侧居民区与该站点的通道,方便站前交通组织。出站后,线路可上跨规划道路,之后跨过规划河道后入地,对东西向道路交通及规划河道的影响较小,但预留车站范围需要一次建成道岔连续梁,远期车站建筑工程实施难度高。方案Ⅱ书院站位于道路西侧,临近西侧规划居住地块,方便书院镇居民出行,可有效提升车站服务质量,增强客流吸引能力,但线路受两港大道西侧2.5 MPa高压燃气管控制,线路与两港大道间产生约70 m宽的夹心地带,土地利用率低[3]。方案Ⅰ、方案Ⅱ书院站主要工程数量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方案Ⅰ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线路顺直,地块切割小,工程投资较省,对两港大道、规划道路红线、河道蓝线的影响较小。因此,大治河以南至白玉兰大道段线位设计推荐采用方案Ⅰ[4-5]。
4 结语
两港快线作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与浦东、虹桥枢纽及上海主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对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的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考虑线路线型、环境影响、交通影响、工程实施难度、书院站预留设站条件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得出两港快线下盐公路至白玉兰大道段线位设计采用两港大道东侧高架方案。
参考文献: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可行性研究[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
[2]李团社.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敷设方式与城市发展[J].都市快轨交通,2010(3):53-55.
[3]罗金泉.台州市域铁路S2线头陀地区线路通道和站位方案研究[J].河南科技,2019(5):106-108.
[4]张华龙.济南市轨道交通环线线站位方案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6):65-69
[5]范俊怀,张翔.渝昆高速铁路引入田坝站站位选择方案研究[J].铁道货运,2019(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