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2021-11-28 22:57许力文
高教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许力文

摘  要: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并存,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差异更易受到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普通学生更为困难。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多存在思想抱团、心理自卑、孤独、人际交往困难、学业困境等问题。高校应借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优势、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体验人生价值等路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3-0148-05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al ideological diversity coexists. Minority student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diverse social thoughts due to differences in economy, culture, religion, and custom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an ordinary students. At present,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ly have problems such as ideological grouping,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loneliness, difficulti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academic difficul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opt theori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help minority students integrate into university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campus environment by increasing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minority students, tapping the character advantages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guiding minority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value of life.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minor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隨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校求学,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经济水平、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出现了诸多问题,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本文试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和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从而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内容的新兴学科。20世纪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同传统心理学相反,积极心理学主张在个体行为中充分利用积极的、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潜能,提升个体心理韧性与责任感,从容应对生活中各方面的挫折和压力,从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促使个体及社会生活更有意义[1]。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它倡导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个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这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环境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研究的核心。

1. 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兴趣、满足、自豪、快乐、爱、幸福感等都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而在这些研究热点中又对快乐和幸福感的研究最为热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Lyubomirsky在她的研究中就认为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并且这些不同是自动化的,本人往往并没有意识到,不快乐的人对于与他人比较的信息都较为敏感[2]。可见个人主观情绪的不同往往影响着自身应对消极事件的心态和能力。如果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情绪消极,往往会在事件和人际处理等方面采取回避心态,久而久之自身容易被自闭和孤独情绪所淹没。

2. 积极人格特质

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中,研究较多的是乐观。因为乐观会使人产生积极的主观感受,促使个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拥有乐观的心态能有助于他们接受自我,树立个人生活目标,感受生活的意义,并积极地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能乐观地采取有效策略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

3. 积极环境系统

在积极心理学中,把能给个体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并促使形成积极人格特质的环境系统称为积极的环境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外部生活环境对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少数民族学生,因所处生活、教育环境的落差,进入高校后更易产生敏感、自卑等消极情绪,喜欢和同民族学生“抱团取暖”,不愿意过多地与其他民族学生建立积极的联系,长此以往亦产生人际交往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与传统心理学相反,积极心理学以兴趣、满足、自豪、快乐、爱、幸福感等人类的积极情绪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运用积极的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通过营造积极的思政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两者在内容、目标等方面具有共通性。

1.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共通之处

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人们发现自身的美好品质,促使人们学会肯定自己,积极向上,不断培养更多优秀的品德,体验生活的美好,提升个人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幸福感的人更具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在社会竞争中也更容易脱颖而出,成就事业。而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上看,大学思政教育也要求通过运用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引导学生面对自身不足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修正自身的必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的优势,让他们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中实现自身品德的不断提升,从而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促进个人发展。可见两者都尊重主体能动性,鼓励个人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价值,最终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幸福生活。

2.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人肯定自身价值,培养更多的美好品德,追求个人幸福。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教育意义,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例如积极心理学有关肯定自我和幸福感的研究可以敦促思政教育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将积极教育理念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肯定每一位学生存在的个体优势和发展潜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当学生的内心需求被理解,内在价值被肯定,不仅能消除学生在传统思政教育中的消极和对立情绪,而且能鼓励学生积极培育自身美德,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幸福感,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习近平的讲话作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理论指导,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水平、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进入高校后往往会在思想、经济、学业、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

(一)思想上总体积极向上,但是封闭、抱团思想仍然严重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总体在思想上积极上进,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习上认真努力,生活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接触流行文化较少等问题,与汉族学生在交流上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少数民族生整体性格较为腼腆,自身并不擅长主动与他人交流,造成了少数民族生在与汉族生交流过程中常常出现“无话可聊”的尴尬局面,而自身又沒有能力打破僵局,久而久之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害怕与汉族生交流,更倾向于同自己成长环境、生活背景、文化风俗相同的同民族学生交往,于是在高校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抱团现象。他们封闭自己,不愿与更多的学生交流,长此以往,使得少数民族生和汉族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不利于少数民族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也不利于高校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受困于经济贫困,易产生自卑、逃避等心理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贫困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这些学生进入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高校求学后,面对出手阔绰,潇洒挥霍的同学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他们又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自卑又自尊的心理使得他们在与其他同学交往的时候十分小心谨慎,不愿敞开心扉甚至可能产生逃避心理,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学生有过多的交流,长期处在缺乏沟通交流的环境中,往往会带来宿舍矛盾以及心理健康隐患,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基础教育薄弱,教育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学业困难

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贫困地区,受制于经济条件,该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普遍落后,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自学能力差。当他们跨入普通高校的大门,面对和城市考生一样的教学内容,往往会有力不从心之感,长此以往便开始对学习缺乏兴趣。同时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面对所有的学生,缺乏设置一些有别于汉族学生的课程以及学业辅导。而且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又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点,缺乏技巧的思政教育反而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的抵触,制约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交往层次单一,易产生自闭和孤独情绪

少数民族学生除了承受经济、学业上的压力,同时也要面对人际交往的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因其周围多是同民族或者同地域的学生,大家经济水平相当,语言相通,习惯相近,同学之间能自由、开心地交往。但是进入大学后,围绕在自己周围的同学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水平、文化风俗、生活习惯都大相径庭,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矛盾频现,摩擦不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技能类竞赛中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较差,拉开了与其他同学的距离,心理郁郁寡欢,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使得他们开始远离汉族学生;二是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缺乏自信,会对他人尤其是汉族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做出过分解读,心思敏感,害怕遭到周围同学的轻视,因此会将自己的朋友圈限定在极其狭隘的范围;三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性格上较为两极分化,或是内向不善言辞,或是性格豪爽、言语直白,无论何种性格都不利于人际交往,再加上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交往摩擦,最终造成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断层,催生自闭和孤独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近年来,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逐年递增,促使高校开始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但是在学生心理教育问题上还是以传统教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幸福、满足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现有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有助于唤醒大学生内在的乐观和快乐潜能,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使学生在逆境中更能承受挫折。而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经济、文化、习俗、宗教等不同,更需要学校通过有效手段来缓解他们在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能愉悦地度过大学生活。

(一)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首先要帮助学生增加愉快体验,提高学生自我感受,而良好的感受又能促使人产生积极的兴趣,有勇气去面对挫折。增加学生愉快体验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特殊对待。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教育,不断摸索对少数民族新生有帮助的入学教育内容,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快速地融入大学生活。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生活心理适应性讲座。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学校开展知识科普,让非少数民族学生能充分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便于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户外拓展,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

2. 开展学业帮扶,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课程学习上较为吃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使少数民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所以学校应为少数民族学生安排单独的老师或者辅导员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此外可以在学校开展“学长学姐帮扶计划”,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生的学业帮扶人,帮助少数民族生积极面对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制定“党员教师帮扶计划”,要求所有的党员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结成帮扶小组,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

3. 开展多彩文化活动,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因为经济、文化习俗等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时候就对非本民族学生存在一定的防备情绪,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还可能因为语言问题,存在沟通不畅的状况,如不正视,可能会使民族生和非民族生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班级团结。为此,需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建设、我的家乡摄影比赛、少数民族风情宣传、少数民族艺术展演、少数民族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促使少数民族生能敞开心扉,提高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扩展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活的幸福感。

(二)挖掘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性格优势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多种性格优势,如创造性、好学、勇敢、正值、爱、责任感、宽恕、谦虚、感恩等。这些性格优势在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体现,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学会最大化地运用自己的性格优势去积极生活。

1.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整情绪,悦纳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心理安全状态时的情绪体验有舒畅、平静、愉悦、满意满足和自信乐观[4]。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之初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应,比如防备、孤独、自卑。为了更好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应在开学之初就及时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档案,重点关注心理普查结果中需要回访的少数民族学生,及时开展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针对他们当前的心理状况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积极心理学课堂等。而对于未出现在回访名单上的少数民族生也需要不定时观察,这部分学生或因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再加上周围同伴稀少,也易使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此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懂得发掘自身性格优势和悦纳自己的缺点,学会把性格优势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去,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2. 积极开展欣赏、感恩、幸福教育,凸显学生的性格优势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施教者的教育方式,而教育方式又影响着教育效果。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上都比较敏感、脆弱,容易产生敌对情绪。作为老师和辅导员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学会信任和欣赏这些学生,用心去发现学生的特质和优势,如才艺、特长、生活习惯、性格优势等,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心。

同时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感恩和幸福教育,如感恩拜访、感恩日记等活动。从而学会感恩生活,提升自己的幸福体验。此外还可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培训,如学习哈佛大学幸福学课程,通过幸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并在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去强化和运用自己的优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愉快地度过大学时光。

3. 积极开展家长教育课堂,挖掘学生的潜能

除了学校教育外,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实践证明,家长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关心他们的在校生活,经常联系学生倾听他们在学校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肯定他们的每一次進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所以高校在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一方面面向家长开设积极教育的相关网络课程,引导家长学会运用积极教育的理念去肯定和鼓励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另一方面也提倡家长主动定时与辅导员联系,了解学生的在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通过家长的参与促使其能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挖掘学生的潜能,凸显学生的性格优势,让他们在求学中成长成才。

(三)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体验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和

意义

意义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元素之一,生命意义感的确立关系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追求以及幸福水平。塞利格曼建议个体需要拥有机会为他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在这些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和体验到社会幸福感[5]。这意味着高校在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的同时,也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活动,如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去寻找生命的价值、体验奉献的快乐。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还可以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行善教育活动”,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做过的帮助他人的好事,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幸福,促使其从中寻找生活的意義和价值。当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他人带来幸福的时候,全身将会充斥着“被需要”的感受,而正是这种感受会让他们体验到“幸福”,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催促他们不断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问题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高校不断创新思维,多渠道探求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而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积极的人格特质、营造积极的社会关系,帮助他们在积极的环境中树立信心,确保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但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提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楠.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J].高教论坛,2018(9):24.

[2]Lyubomirsky S. Why Are Some People Happier Than Others: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39-248.

[3]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29)[2018-05-20].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

[4]周星星.心理安全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0):221.

[5]刘翔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7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