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以地方理工科高校H大学为例

2021-11-28 14:57闫俊凤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工科大赛互联网+

闫俊凤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自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377万个团队、1 578万名大学生参赛。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上升,大赛在广度、高度、热度上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实践中也起着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和助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大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南省H大学为案例,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参赛学生、参赛项目、获奖、组织等情况进行多角度考察分析,以期在广度上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进而以前瞻视野探寻出路,更高效地促进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1 H大学“互联网+”大赛存在的问题

H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特色骨干大学,拥有在校学生4万余人,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自“互联网+”大赛开展以来,H大学参赛积极性逐年增强,但纵观历届大赛的参赛及获奖情况,H大学在大赛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①参赛人数占比不高,高学历人数少。H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参赛项目达2 020项,参赛人次近2万人,但与国家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相比,参赛人数占比并不高。从参赛项目负责人情况看,在读本科生是参赛的主力,占参赛总人数的91.5%,研究生中硕士生参赛人数占8.6%,博士生仅占0.1%,高学历参赛人数少,学生总体参赛积极性不高。

②参赛项目获奖率低。随着学校对大赛的积极组织,获奖数量有了较大增长,省赛获奖由第一届1项增长到第五届46项,第六届获奖58项,占总参赛项目的2.87%;国赛获奖由第二届1项铜奖增长到第六届1银3铜共4项奖,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一定的进步。但整体看来,参赛项目增多,获奖率较低,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少参赛学生和项目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在政策或活动强制下参赛的。

③参赛项目类别、组别分布不均衡。考察规模较大的第五届和第六届大赛,从参赛项目类别来看,“互联网+”社会服务项目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5%,其次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和“互联网+”制造业,均占总数的20%。从参赛项目组别来看,创意组项目占83%以上,初创组占0.5%,公益组和商业组分别占6%和2%。总体看来,参赛的创业项目多,创新项目少,这与理工科科研创新优势不相符合。

④科研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少。第六届大赛参赛项目中,校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319项,占总项目数的15.79%,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177项,占总项目数的8.76%。总的看来,参赛项目中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项目占比较小,科研成果与大赛结合少,没有发挥出理工科高校科研创新的优势。

2 H大学“互联网+”大赛存在问题的原因

“互联网+”大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偏差。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在内,潜意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他们如何创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对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优秀竞赛成果的转化”未能理解甚至不接受,这一认知偏差导致许多大学生对诸如此类的创新创业类竞赛缺乏参赛热情,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一是课程开设随意性强。据调查,众多地方理工科高校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规划,开设的创业课程有70%以上属于选修课,二级学院有的开设创业课程,有的未开设创业课程;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有些高校仅开设一门创业基础课,也未结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色进行科学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更未形成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课程群;三是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脱节。众多创新创业课程单纯讲授创业基础知识,专业课程中也未融合创新创业元素,两者各行其道,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③教产研赛缺乏协同发展。首先,作为理工类高校,科研成果比较丰富,但遗憾的是,许多课题、项目、专利只为申请而申请,或只是单纯的学术研究,没有与当下的产业趋势结合,更没有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思考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未能打通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关键环节;其次,实践领域缺乏挖掘企业需求、学科与产业对接、校企协同创新等环节,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友资源也未能充分利用,教、产、研、赛互不影响互不协同,未能有效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作用。

④师资力量匮乏,保障条件不足。调查发现,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大多由辅导员、学生工作和管理人员担任,教师理论素养欠缺,课程讲授能力、实践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然严重缺乏,大量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没有向学生“双创”活动开放,实践平台资源短缺,缺乏指导帮扶。加之校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缺少组织管理、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最终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兴趣缺失。

3 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路径

H大学在大赛中暴露的上述问题反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问题。以大赛为契机,结合地方理工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系统规划、合理有序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是每一所高校的任务所在。

①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一是利用创新创业课堂讲授系统的创新理论和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利用主题班会、学校网络、校报校刊、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进行宣传、动员,全方位增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从思想意识层面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三是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创青春”“机器人大赛”等引导学生投身第二课堂,组建创新创业协会、社团、俱乐部,举办论坛、沙龙、工作坊,邀请各类大赛评委、优秀指导老师、优秀校友、行业精英、企业家进校宣讲等,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大创新创业教育观”,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广泛、更深刻的体会。

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是进行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与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大纲,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把控[1]。二是开设以课程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包含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初级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本素养和基本方法类通识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观;中级课程针对二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知识;高级课程针对三、四年级学生,与科研项目和地方企业项目结合开设实践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相关竞赛、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分享创新创业典型成功案例,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积极性。三是打造交叉渗透、广覆盖的专创融合的课程群,盘活理工、经管、人文等学科专业优质课程资源,在专业课程设计上注重培养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上,鼓励教师挖掘与本专业背景相关的创新创业元素,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导入[3]。

③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教产研赛协同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平台。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校企联合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等软硬件平台有机整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实验、科研成果、行业产业相融合,形成良性互动,推动教产研赛协同育人[4]。二是构建校内外联动的创新创业竞赛培育平台,校内定期开展优势学科专业竞赛,吸引全体学生参与,主要针对本科低年级学生开展;校外主要针对本科高年级以上学生,选取国内外有影响的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竞赛、“创青春”大赛等。三是高校联合政府、企业协同育人。高校作为创新的活力源泉,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以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参与,三者结合并实现良性互动,促进校政企协同育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顺利开展。

④健全师资队伍,完善相关保障条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要以全员参与、专兼结合为目标,培养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一是专创课程融合,专业与创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能够推动专业与创业学科渗透、创新的“双能型”教师;二是课程教学与创业实践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活动、兼职挂职、兼职创业等方式,培养既能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创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三是校内外师资融合,高校通过专业培训大力提升校内师资质量,积极引进校外行业精英兼职创业导师,培养校内专职、校外兼职的“双创型”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5],同时要完善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综合能力。针对支持保障条件,从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协调,统筹教务处、学生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设备处等部门及各教学学院,协调顶层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合理使用经费、监管经费使用的资金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市场、社会等校外资源,有效整合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各界的人才、技术、科研、资金、项目、管理、运营等资源,实现“政府扶持、高校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新模式[6]。

4 结语

在当今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互联网+”大赛既检验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又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地方理科工高校应以竞赛为抓手,深入挖掘“互联网+”大赛的内涵价值和深远影响,结合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等优势,构建有特色、有优势的“赛教”协同育人体系,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理工科大赛互联网+
插秧大赛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说谎大赛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