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寄生虫学检验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8 12:56:22吴芳郭丽娜曾庆华金长碧
保健文汇 2021年8期
关键词:钩虫寄生虫病寄生虫

文/吴芳,郭丽娜,曾庆华,金长碧

寄生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教学的普及,给高校教师也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寄生虫学检验这类更倾向于培养操作技能的学科来说,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寄生虫病的诊断大多依赖于病原学检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也如春笋般涌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卫生条件的提高、人民卫生意识的增强,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许多寄生虫的疾病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使得本课程面临着许多问题,必须顺应现在基层单位所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课程改革。

1 寄生虫学学检验课程面临的问题

1.1 寄生虫病病谱的变化

寄生虫病仍然是人类传染病防治中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1]。人类寄生虫病疾病谱还在不断发生变化,课本上许多重要的寄生虫病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很难见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过去在我国广泛流行、对人类有着严重危害的主要寄生虫病(如丝虫病、疟疾等)已被消灭或其流行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部分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鞭虫、布氏姜片吸虫等)的人群感染率已明显降低。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环节的改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如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裂头蚴病等)流行加重;随着全球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外出务工、参与国际交流和旅游的公民数量与日俱增,也使得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与日俱增[2];随着居民饲养宠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国内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机会性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等)及性传播寄生虫病(如阴道滴虫病等)感染率也逐年升高[3]。寄生虫病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4]。

1.2 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课时不足[5]

由于寄生虫感染的患者数量大幅下降,某些寄生虫病已得到基本控制,人们对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日趋下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各校都出现了某些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学科[6]。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总学时为5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共34 学时,实验教学共20学时。但是教学内容涉及寄生虫40 余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大多都是囫囵吞枣,或出现“精而不全”的情况。

1.3 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新冠疫情开始后,全国开始积极促进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现在进入后疫情时代,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但仍摆脱不了授课模式单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脱节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理论讲解寄生虫的形态,学生再去实验室观察标本,几乎均为验证性实验。老师泛泛而谈、一带而过,学生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甚至出现无法识别寄生虫病病原体的情况。

1.4 实验标本难以收集,耗材损耗大

随着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寄生虫的标本难以收集,而从公司购买的标本则难以保证质量。即使购买到典型标本片,在学生观察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标本破损,或因不当使用油镜使标本褪色,影响后续班级使用。

1.5 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社会的新流行。一些已消灭或基本控制的疾病内容未及时删减,一些近年来新发或感染率逐年增加的寄生虫,也没有及时修订和补充。如有研究表明,传统的肝吸虫感染期囊蚴并没有在淡水鱼中检出,但是在传统农贸市场获得的样本中,却检测到多种疑似寄生虫的“虫卵”[8]。

2 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改革的对策

精品课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7]。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医学类高职院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寄生虫学检验精品课程,利用各种线上资源,联合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制作符合当代寄生虫病流行趋势的教材,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最终培养出符合后疫情时代需要的,面向乡镇卫生医疗行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做得好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2.1 重构教学内容,符合当前趋势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后疫情时代的防控需求、全球一体化导致的输入性病例增多的情况[8]及我国本土寄生虫病流行趋势,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通过本课题组临床专家的调研,了解医院或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对寄生虫相关的检验工作流程,改进课程的内容,对其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如在进行我国已经或基本消灭的寄生虫的教学时,由掌握改为了解(如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增加近年来新发或再现的机会致病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的教学课时(如弓形虫、卫氏并殖吸虫等);重构教学内容后的教学对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在教学前广泛收集临床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研究进展的讲授时间,形态学部分应重点讲述与寄生虫病诊断相关的生活史阶段的形态,做到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2.2 运用在线资源,减少线下教学学时

学生对线上信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而且线上资源具有更便捷、更高效的特性。现如今,网络教学平台以春笋般势头涌现,在线资源丰富,学生对于网络的接受程度大大高于传统教学。本课程课时数较少,教学内容偏多,网络资源的搭建可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节约课堂讲授的时间。但是虽然线上资源丰富,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网络资源却相对匮乏,特别是高职院校的MOOC 视频、微课等资源更加稀少。因此搭建符合高职院校本课程的完整网络教学资源迫在眉睫。

2.3 理实一体教学、有效达成效果

本课程既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针对较多高校课时缩减的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动手能力强的优点,改善学习动力不足的缺点,实施理实一体教学课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离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

2.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教学方法涌出,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现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进行说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将知识隐含在任务中,创建出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途径或者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明确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9]。

例如,在钩虫部分的学习,学生需完成几个小任务:(1)钩虫虫卵及成虫是什么样子的?(2)从皮肤感染的钩虫的虫卵如何进入到粪便中的?(3)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都属于钩虫,两者致病性一样吗?(4)钩虫是如何导致缺铁性贫血产生的?将每班学生分成4 组,通过课前教师发布的资料以及在中国大学生MOOC 中查找视频,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完成预习测试、调查问卷或主题讨论。然后教师通过收集课前反馈资料,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分别展示各组查找到的内容,互相分享并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解答学生未掌握的问题。

2.5 购买典型标本,满足教学需要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需用到大量标本,玻片标本耗损较大。此外,现在寄生虫标本难以获得,从厂家购买的寄生虫标本大多为人工饲养的寄生虫标本,虽然增加了购买经费,每年补充新玻片标本,但是典型标本依旧缺乏,所以需要购买后并且逐一检查标本质量,并将典型标本妥善保存。

3 总结

寄生虫学检验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结合寄生虫病流行趋势,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效利用在线资源对本课程重新整合重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当结合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外,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民族自信心。当然教学改革的推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提高自我,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实现。

猜你喜欢
钩虫寄生虫病寄生虫
三明地区中老年人钩虫感染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04
白话寄生虫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3:10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7
猪肉钩虫 根本不存在
家庭用药(2016年7期)2016-05-14 16:49:31
寄生虫病
趣闻
分忧(2014年9期)2014-09-22 04:55:36
几种常见羊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