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提升探析

2021-11-28 10:27金泽沂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成功感心理学辅导员

金泽沂

(上海大学 上海市 200436)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从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了相当高的比例。作为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枢纽,她们的职业成功感的高低会影响她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继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以及学生党团建设对学生群体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新时代,随着高校辅导员角色内涵的丰富化,许多辅导员面临着工作难度增大、成就感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女性辅导员较大程度上比男性辅导员面临更多的职业压力,这无疑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开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潮。它注重人的积极心理素质和内在潜能,强调个体优势和美德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个体幸福的体验和获得,这为我们反思女性辅导员面临的困境,以及探索辅导员职业成功感的提升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理论视域。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定位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新思潮,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对婚姻、幸福和生命意义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罗杰斯等对人的积极面的关注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进行了积淀。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的体验;二是个人层面的积极个人特质;三是群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环境。

成功感是指当人们感到自己已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情感。与成功感对立的是失败感,即当人们感到自己未达到或远距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成功感与失败感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它们由一个人的自我知觉、抱负水平所决定。[2]成功感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应关注的重点之一。很多研究者从学习成功感、职业成功感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如杨秀君、孔克勤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课堂情境、积极的家庭情境、抱负和归因,高校青年辅导员的主观职业成功处于较低水平。[3]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们较多的研究学生及整个辅导员群体的成功感,而鲜少关注女性辅导员在职业成功感体验上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

影响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的因素

对于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的多重评价。“女性职业生涯包含比工作更为丰富的内容,其职业发展嵌入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现代女性的职业和生活相互联系、相互缠绕。”[4]当前,男性将全部责任委托给女性的传统家庭模式仍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职业女性在这种背景下不得不面对对她们职业成功的多重评价。由于身体构造的原因,女性的职业发展周期和生育周期间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职业女性不得不在家庭和成功的事业之间做出选择。

高校辅导员作为人们眼中的稳定的“铁饭碗”工作,当女性选择从事这项工作后,传统的意识形态将更多的家庭责任赋予到女性辅导员身上,从而就不可避免的被认为更加有时间和精力承担家庭责任。因此,女性辅导员的职业成功评价相较于男性辅导员还额外涵盖了对家庭责任的评价,这在无形之中对于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的提升形成了阻碍。

女性在高校高层的比例较低。“尽管过去数十年来,女性在组织层级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改变组织中男性占优的事实。”[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社会意识、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具备了担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条件,但现实中对女性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歧视仍然存在,其中较为显著的就是高校高层管理者中女性的比例很低,国内高校组织高层仍然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男性主导的高校对于女性职业成功感提升的重视程度以及提升都具有阻碍作用。女性在高校组织层级中比例的提高,有助于高校在辅导员的发展平台与晋升机制上更加公平合理,有更多的成功感的积极体验,塑造更加具有成功感的积极的高校生态环境。

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提升的困境

社会角色的冲突与压力

首先,由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加之辅导员职业定位较为模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相应增加,很多辅导员需要24小时保持消息畅通,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她们必须第一时间到达那里,很多辅导员带的学生数量众多,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负荷成为影响辅导员职业成功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女性辅导员的职业成功感还受到多重社会角色的压力。女性因生育和家庭责任,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获奖机会等方面,难以获得与男性辅导员平等的机会和权利。面对同样高负荷的学生工作,女性辅导员相较男性辅导员还需面对来自其他社会角色的期待与压力,在多重社会角色的冲突下,女性辅导员对于繁重工作的归属与认同相对会降低,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的职业成功感也较男性辅导员偏低。

女性话语权的相对缺失

高校辅导员中女性比例非常高,但是目前的高校组织层级中的女领导比例并没有随之提高。高校女领导的任职和分工还存在刻板化和边缘化的现象,担任党务工作的女领导明显多于担任行政工作的女领导,也存在明显的传统角色分工的情况。很多高校的行政部门领导均以男性为主组成,女性的诉求和贡献较少进入男性专家的视野,高校女性辅导员的发展的机会更少。女领导的相对缺失同时意味着高校管理中女性话语权的相对缺失,对于女性辅导员来讲,女领导人数较少的情况也会降低她们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

积极心理教育对女性辅导员职业成功感的提升作用

积极心理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有利于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积极心理学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为女性辅导员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女性辅导员积极的人格特质、为女性辅导员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并在此过程中使得高校辅导员将积极心理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女性辅导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助于提升女性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助于提升女性辅导员的职业成功感。

为女性辅导员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6]对职业群体而言,成功体验是职业成功感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成功感的提升也会相应地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由于辅导员群体专业定位的模糊性,他们承担了高校行政体系中多元化的工作,导致她们在工作中缺乏成功体验,职业成功感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不断提高女辅导员的职业成功水平,使其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高校还应特别关注女性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女性辅导员在工作中遭遇的消极体验。

培养女性辅导员积极的人格特质

几千年来,不同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其实都很相似,都包括以下六项基本的美德。“智慧和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这些不同文化及哲学所归纳出来的美德,都被积极心理学用来作为标准。女性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实施者,只有具有较高的职业成功感,才能在高校范围内开展良好的隐形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推进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

女性辅导员应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节基本方法,学会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观察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才能达到更高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此外学校可以开设关于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讲座,解决女性辅导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朋辈群体交流中心,加深高校女性群体的沟通交流;为女性辅导员提供接受专业培训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女性辅导员接触教育前沿,帮助女性辅导员实现从多元型向专家型的转变。通过培养和发掘女性辅导员的个人美德和修养,提升她们的成功感。

为女性辅导员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职称以及职务变化两个方面。在职称评定方面,由于工作任务和家庭负担的交织,大多数女性辅导员缺少时间进行专业研究。同时,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衡量难度较大,晋升空间较为有限,尤其是从科级层面到处级层面,辅导员晋升正科后的发展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而出现一些辅导员晋升“前快后滞”现象,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和形成有序的梯队。[7]因此,高校应为辅导员群体建立更合理、更公平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多层多级分类方式对其进行激励和分流,优化辅导员的发展路径。此外,高校应根据高校辅导员的性别结构来安排更多的女性领导,提升女性在高校中的发言权,使得女性辅导员的困境与需求得到学校的重视,为女性辅导员寻求职业的发展与突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2006

[2]《心理学词典》

[3]黄立清.高校青年辅导员主观职业成功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青年研究,2020(08):96-102+82

[4][5]罗瑾琏、肖薇.女性职业生涯研究共识与现实矛盾梳理及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08):57-63

[6]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真实的幸福》,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1页

[7]钟慧珍、周生江.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5):693-695

猜你喜欢
成功感心理学辅导员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