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

2021-11-28 08:08:47马万祥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马万祥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甘肃 陇南 742500)

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使得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加大重视程度,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宜性对我国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且占据主要地位,同时也与我国建设发展有莫大的联系。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需要根据新时期战略发展要求进行创新,对旧农业经济体制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以此可以有效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的生产优势,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一、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建设队伍人员不足

尽管现阶段我国对农业产业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受地域及地貌的影响,农业产业建设人才较少,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基本需求。而建设队伍人员不充足使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抑制。不仅是地理位置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经济水平不能提升,这是造成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因素。敢于创新发展的人才越来越少,创新发展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各种先进技术、发展理念等将不能得到合理运用,基础设施的使用也会有相应的困难[1]。

(二)缺乏适宜的生产环境

我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所以对农作物的需求很大,然而自然资源是稀缺的,在供求小于需求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对粮食作物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整,那么每年都会消耗不少自然资源,但是却不能制造更多的价值。虽然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做出调整,但是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依旧不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少数农村地区依旧不珍惜水资源,出现了极度浪费现象;由于不合理耕种,使得耕地出现流失现象,耕地结构也随之被破坏,这种问题不加以治理,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其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此外,生态环境被破坏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由于农户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没有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管理,这重创了农村经济[2]。

(三)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优势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水平上,基础薄弱是农村经济受到制约的主要表现。经济水平低下会形成两个问题,其一,科技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如果具有威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不能起到带头作用,那么科学技术的引进将遥遥无期;如果企业做表率时力度不够,最终效果将不会显著突出,农户也将缺乏动力作为支撑。其二,部分企业主要以科学教育为发展方向,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充足,同时各地区的地形也有差异,这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经济的形成。

(四)科学技术水平处于劣势

从当前社会形势来看农业农村经济可以发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构成,亦是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如果继续使用农业将会受到低端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产量会逐年下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革新。如果农村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农村产业结构不进行调整、技术方面缺乏创新、土地利用不合理,上述几种问题都是思想陈旧造成的,同时缺乏科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不足也是不利因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如果不以农业经济为目标,那么农业模式将不能集现代化科技理念为一体,农业资源效率将会持续下降,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风险。

二、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途径

(一)扩大农业建设队伍

农业建设队伍应由具有创新思想、敢想敢做的人群构成,该队伍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农业农产品产量,还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进行考虑,所以建设人才队伍十分必要。从相关数据可以观测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太乐观,若是不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将会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负担。为了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现状,需要对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而创新改革阶段需要引入大量人才,构建高质量的农业生产队伍,以便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如果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对新时期业发展模式进行考虑,推出相应的政策锁住人才,以此可以促使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地区领导班子可以提出相应政策,如:农业产业创新政策、优惠政策、津贴补助等,以此可以促使更多技术型人才留在本地,同时还能吸引更多高知、高技术人才前来助农。当农业建设队伍扩增之后,建设人才会对当前农村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以此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步骤,若想避免人才流失概率逐渐加大,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推广力度,推广促使农业产品增量的新技术,引导农村种植人员积极创新,将具有强创新能力的人员汇集在一起,由他们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目标、改革创新方向等进行探讨,这在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同时,又能革新旧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推进智力成果转化,农村地区需要紧随政府颁布的政策,及时应用研发的新技术,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及农业专业人员的联系,共同维护国家共建的创新平台,这将促使科学技术全面渗透到农业生产中去。农村地区可以多鼓励人才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实践中来[3]。

(二)构建多元化产业模式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在农业方面一直都有很大的研究,多数农村地区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生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作物的生产量与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找到适宜的产业模式,以便于可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力,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确保农村农产品能为其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生产模式,这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型。生产模式发生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也会重做调整,农民及领导班子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种植方面做综合考虑,需要重点把握市场变化方向与人们的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农作物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应有价值。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相关负责人需要向农产品推广方面进行靠拢,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当地人可以大力扩大线上销售,与农产品企业加强联系,以此可以全面推动你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扩大、强化。也可以选择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还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带来更大的效益。除此之外,农村还可以在乡村旅游投入相应的精力,这既可以带动本地经济提升,又能使更多人们了解本地农产品。因此。多元化产业模式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农村经济良性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加速形成。也可以发起集体种植,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以此可以确保农业产业增收、效果显著,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

(三)统筹规划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农村经济水平要想显著提高,需要制定一个战略发展计划,利用全面的计划来统筹管理农业产业,可以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革新之后,农业产业及农产品会成为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为了能有效缩小农村地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水平差距,在发展农业发展模式时,需要与该地农业经济水平进行考虑,以此可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在确保农村经济体系向城市化方向迈进的前提之下,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市结合之后面临的问题,即工业走向、环境保护等问题,如果没有夯实的理念作为支撑,会抑制农村经济发展。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在保证工业化发展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时期要求农村在发展经济时一定要对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方案等加以重视,充分理解新时期农村地区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方向。工业发展的同时要兼并辅助农业发展,只有相互促进发展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农村地区还需要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进行考虑,让人才留在乡村、让资金扶助产业结构稳定、让技术为农产品增量服务,以此可以促使农村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这还能起到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作用,保证生产管理有效提升,确保相关科学技术能一一对应。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提供充足的支持,在设施应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引导,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农村地区负责人需要定期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对国家颁发的相关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解,以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为前提制定发展战略,可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达到新高度,切实与社会发展形势持平。

(四)提高人员科学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生产水平的升降,如果在技术发展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投入充足的资金,缺乏运用高新技术的人才,将会抑制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事实上,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先进技术的实施应用有很大的联系,应用效果与人们的付出成正比。基于当前社会形势可以看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与技术推广及普及有关联,技术水平对农村经济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农村对科学技术加以重视并全面普及与推广,那么农民及技术人员将农业生产活动将获得更多的经验与实践知识,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技术人员可以对现有技术提出改良意见,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施工技术更加丰富。为确保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可以显著提升,需要对开展生产活动人们进行普及教育,让他们了解农作物增产方式,同时加大技术投入,以此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也可以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作考虑,人才培养是技术实施与改进的基础,农业技术不断革新的根本是技术人才。以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发现,加大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之后,引入更多技术人员,可以保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使科研技术力量更加雄厚。人力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人才聚集会使科技创新更进一步,这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相关人员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为农村农业经济建设做贡献,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过渡,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与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保证互联网中涉及的栽培技术、治理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要系统地学习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而促使农业技术在农村中全面推广。

结语:农业农村经济若想在新时期得到全面发展,需要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便于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构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理念,以此可以促使农村经济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以新时期为背景,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农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保障,让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更具规划性,在保证技术水平的同时又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机遇。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