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昕东
(承德广播电视台,河北 承德 067000)
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做到精准的新闻输出,利用融媒体技术,对既往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进行创新和拓展,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深刻性,始终坚持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要虚心吸取和接纳受众的反馈和意见。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要注重与大众进行深度交流,主动创新采编思路,利用符合新时代语境的语言风格和新视角,深度和扎实推进新闻采编工作。要根据行业发展态势,时代发展趋势,主动对新闻采编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开创新闻融媒体下采编领域新局面。
新闻信息内容的深刻性和优质性,反映的是采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新闻融媒体视角下,采编工作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控制信息内容的质量,不应过度追求点击率和浏览量而失去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客观和理性。采编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信息素养、文化素养、媒介素养,从技术、文化、政治等层面加强内容制作质量。
新闻融媒体视角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观点,不应拘泥于新闻内容的处理层面,要关注舆情用舆论,想办法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传播载体,引领大众客观和理性的思考。采编要秉承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将事件原委如实报道给大众,不使用具有歧义的词汇和语义,要引导大众围绕新闻内容本身进行有效沟通和探讨。
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布与更新,复杂和真伪难辨的新闻内容,弱化大众对新闻媒体单位的信任感。网络平台充斥大量劣质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媒领域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此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必须实现创新性发展,注重突出新闻主题的深刻性和趣味性。一方面,要深化新闻主题,合理和巧妙地融入先进政治理论和国家新政策方针,不局限在娱乐新闻的跟进和报道上,要不断增强新闻主题的深刻性。另一方面,严肃的话题要以趣味的形态进行展现,以此才能吸引大众积极参与讨论和传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意识到,严肃和优质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要客观、平等、理性的观点输出,在于教于乐中达到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目的。利用趣味元素增强新闻内容的可看性和探讨性,引导大众从不同层面和维度讨论新闻内容和主题,多元主体思想碰撞和深度交互的过程中,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制定新的内容生产和发布流程,将信息输出和传播合理的介入其中,根据大众反馈和信息服务需求,精选主题和生产内容。
信息传播渠道,对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和新闻价值发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采编工作模式的创新,要注重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化,继而形成符合融媒体时代背景的矩阵式信息传播新模式。内容制作与生产与信息传播要协同推进,既要关注内容的优化和深化,还需深度思考新闻传播平台和渠道的选择。根据内容选择平台,并以平台用户的特点为参照,设计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和信息输出方法。新闻融媒体时代,要主动构建新型信息传播模式,利用好传统和现代平台,发挥不同媒介的作用和优势。要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媒体发展新格局,在信息采集处理方式、工作平台和渠道选择、大众交互与沟通方式等方面,要实现全面和深入的创新和优化,利用融媒体高效服务于新闻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尤其,在传播模式上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和优化,确保增强新闻采编和受众的交互性,拉近大众与平台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新闻采编更多的是服务于报纸的内容制作和生产,但若想获得长远和创新发展,就必须对既往的新闻载体进行创新和拓展。将融媒体与报纸进行深度融合,扩大新闻采编工作渠道和范畴,主动为全平台和全受众服务。跟随时代发展态势,要构建多元的载体平台,要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和改革,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新闻采编工作路径。以新媒体为新的信息传播载体,承载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信息,为线上和线下所有受众进行信息服务和内容供给。报纸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在主题和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展现形式和表达上要展现多样性,进而高效和个性化服务大众,不断增强不同圈层和不同年龄结构受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报纸、电视、网络媒体,都应成为新闻内容的传播载体。依托丰富和多元的载体平台,扩大新闻内容的传播面积。采编模式和语言风格,要符合不同载体平台的受众需求和审美品格,利用传统报纸、电子杂志、微博、抖音等载体平台,创新和优化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并与大众进行深度交流和互动。
新闻采编工作要注重提升时效性、真实性和深刻性,要利用融媒体平台采集和获取大量优质的信息。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利用融媒体进行跨越时空的采访和内容输出,有效抢占新闻报道先机,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整和优化采编工作形式。将专业知识、智慧、工作经验、融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的结合,继而不断增强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并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时效。融媒体时代下出现信息爆炸的情况,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注重优化网络新闻内容,深度挖掘新闻价值,并有效融入正确的观点和立场,输出具有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息。新闻融媒体时代,要注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现代化建设,使他们的思想现代化,行为现代化,以此才能生产和制作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新闻内容。要突破当下新闻内容同质化的困境,要深度观察、客观分析、科学的选题、真实反映新闻事实、不唯流量论,要注重内容的深化和优化。采编工作模式创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人的现代化,注重思想的革新,以正确的理念导向先进行为,进而逐渐生成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新闻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形象,增强大众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新闻媒体行业,要注重动态优化新闻采编工作环境和场景,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情况,科学融入可启发人思想的文化元素。将文化元素、技术元素、政治元素等,科学的融入工作环境和场景优化。利用优质文化氛围,帮助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使命感的投入工作。利用融媒体拓展传统的工作空间,依托交互式更强的场景,活跃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促使他们不断形成新的创意和观点。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发展,必须要以外部环境的反馈为参照,对内部工作环境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具有文化氛围和现代感的工作场景,对采编人员的思想和工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领,令他们成为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新闻采编不应局限在内容的生产和制作,要加深行业动态把握,并对市场需求建立正确的认识。新闻采编人员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基于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融入不同新闻元素和视角。新闻融媒体时代下,要以知识先进引领采编人员的工作思想,使他们建立敏锐的洞察力,并深化和拓展大众新闻聚焦点,制作更具有思想引领性和深刻性的新闻内容。将内容生产和优化贯穿到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在后期大众介入舆情讨论与内容传播后,要及时采纳正确意见和新思想,利用网络平台快速更新和优化内容。新闻采编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和规则的限制,要增强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优化的动态性和时效性,不再因内容已输出而不做调整和更新,要根据舆情反馈和大众讨论度,充分发挥即时性评论作用,科学的对新闻内容进行优化,并引领大众辩证和深刻思考。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和优化培训教育机制,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领域技术传递给职工,帮助采编人员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形成新的视角和工作思路。将专业知识切实转化为采编人员的工作智慧,有着深刻思想和广阔视角的制作和生产新闻内容,并能主动利用融媒体扩容新闻传播渠道,以此达到矩阵式传播和宣传的效果。将我国最新的政治理论、优惠政策、国计民生问题探讨等内容,科学和合理的渗透到趣味短视频中,继而设计具有思想深刻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进行学习和探讨。采编人员的工作模式创新,要实现结构化改革,不用局限在形式上的丰富,要利用文字功能、图片功能、视频功能、助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秉承这一思想与原则,对采编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
新闻融媒体时代下,要进一步增强采编工作的交互性,改善以往单一输出的现象。采编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要专注核心和本质问题的探索,能增强对市场和受众需求的认知和了解。要依托丰富和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场景,最大程度挖掘新闻内容的价值潜能,并利用融媒体平台与网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利用简短的视频或文案,将核心主题和关键内容进行发布,以此吸引大众进行交流和讨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对平台评论和转发量等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客观和理性的了解受众的情绪和观点,以此动态地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化和完善。正式内容的发布和传播,要做到正确的引导舆论,帮助大众客观和冷静的探讨新闻内容。新闻采编人员要深度参与到内容生产、发布、信息反馈等各个流程,既要了解信息内容的影响力,还需对传播渠道和信息辐射效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将根本问题反馈到新的工作机制上。新闻采编人员要以受众的需求和舆论氛围为导向,制作和生产新闻内容,并将文字、视频、音频等元素进行科学的融合,在线上和线下多个渠道发布和传播信息。新闻融媒体时代下,必须利用好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并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进行配合,全方位、多领域的输出优质内容,真正发挥新闻采编的优势和作用,为大众带来具有深刻思想和蕴含正确价值观的新闻内容。
总之,新闻采编工作模式要符合融媒体时代新语境和新需求,要对工作模式、语言风格、采编思路进行全面创新。以专业和正确价值观,引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发展,为大众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新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