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热潮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思考

2021-11-28 08:08:47蔡建峰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杆塔运维线路

蔡建峰

(国网冀北承德供电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和发展,输电线路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但同时电网结构和输电线路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和运维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维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并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相应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暴雨、台风和泥石流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会造成一些较严重的线路故障。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寻找到有关故障区域,在雨水、冰雪覆盖的地区,即使找到了故障区域,工作人员维护电力线路也十分吃力。如果没有快速确定故障范围,不仅无法尽快恢复供电,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塌方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雷电对线路也有着严重的危害。在雷电多发区,输电线路更易发生跳闸,复杂的地理形态特征更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电网可靠性。

(二)线路设备老化带来的安全运行问题

目前我国电网系统设备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久不更新的问题。一些线路设备由于规划管理不当,得不到及时修复和更新补充。例如好多老旧线路接地装置不可靠、部分拉线丢失、损坏严重、杆塔基础风化严重、绝缘子闪络现象严重、杆塔防腐处理不及时等等。这一系列因素势必会造成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发生。

(三)线路迁建改施工质量把控及遗留带来的问题

对于电网改造工作当中,因改造与新建的工程较多,而且施工面也较广,施工时间较为紧迫,管理工作不到位,加之施工队伍的工作人员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等有待提升等因素,使得新架线路在施工中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首先,跳线线夹未能紧固,线路的弧垂偏低,使得导线与地面的距离为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施工。其次,线路的通道没有砍彻底,这样会使得树木对线路安全运行带来影响。正是这些问题的发生,给线路运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因新型输电设备施工中存在的复杂和困难,使得输电线的安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各类外力破坏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外力破坏故障主要是指由于外界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例如暴风天气,线下树木刮断,砸倒在导线上,使得线路的负载增大,甚至导线断裂,进而造成线路跳闸;还有一些垃圾场周围的塑料布等异物漂浮于导线上,造成跳闸故障;此外还有一些频发的大型机械碰线事故,如大型车辆碰断拉线、碰倒杆塔,大型机械吊装施工等,都是时常出现的问题。

(五)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输电线路总是长期处于露天的室外环境中,长时间受到尘土、粉尘等污染物的附着,久而久之这些污染物会在输电线路的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污垢。若是输电线路处于比较干燥自然环境中,那么输电线路表层的污垢的电阻比较大,这样的情况下输电线路不会出现故障,可以正常的运行。若是输电线路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绝缘子表面发生闪络,使得线路发生跳闸现象。此外,污染物会加速输电线路金属部件的锈蚀和老化,影响其正常使用。

(六)技术人员因素

进入21 世纪以来,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由于输电线路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管理技术大量运用到了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中,但现阶段的电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信息化、自动化电网的需要。这就要求维修人员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努力完善和加强智能化电网的维修技术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利用智能化的电信息了解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则能在第一时间找出故障发生的区域并进行维修,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转。

二、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措施分析

(一)强化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指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通过状态检修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数据,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检查数据就可判断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了解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并制定对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当故障问题发生时,可利用状态检修系统对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查出故障原因,指导检修人员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二)实现良好的输电线路运维的记录工作

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巡视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只有做到了详细的记录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在巡视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有线路的故障或者潜在的危害,一定要及时向上一级报告,通知维护人员进行修理,告知具体的问题以及地点,维护人员在确定了线路出现的故障问题之后,应及时进行应对措施的准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消除,避免发生更大的问题。需要有良好的记录,检测人员在监测到线路故障的时候,应该一式两份记录在案,一份交给排除故障的工作人员,另一份留作记录。在维护工作完成之后,维护工作人员同样应该记录下工作过程,将记录本交还给线路的巡视人员,并且再由检测人员进行重新检测,通过后在记录上签字,确保线路的完全正常。

(三)加强输电线路的巡视管理与故障处理

在对输电线路的巡视和故障管理上,根据线路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及气候变化等情况,结合设备运行经验制定出线路的周期巡视、动态巡视以及特殊巡视等巡视计划,逐级明确巡视责任人。通过加强巡视管理,及时地发现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出现故障之后,通过对以往掌握的隐患点运行情况以及故障录波器等设备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出故障的区段位置,及时组织抢修队伍对故障点进行处理,同时要做好相关正常供电设备的风险预警保电巡视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供电,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四)制定完善的自然灾害预防策略

首先,应确保防污工作有效开展。结合绝缘子等值盐密度的测量结果开展评价工作,明确污秽期污秽的等级情况,之后在污秽期来临前,运用干布条或是湿布等对绝缘子开展擦拭工作。另外在检查工作当中,如果发生绝缘子损坏时,应及时的由专业的技术部门进行维修,通过更换绝缘子来杜绝发生污闪事故问题。其次,确保自然防冻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有效对自然霜冻以及冰雪天气问题制定完善预防策略,并在有能力情况下提升线路传输的负荷电流。而对于相同的气候环节下,其重负载线路的覆冰较轻,而对于轻载线路的覆冰却相对偏重,在负荷电流很大的情况下,会使得导线自身温度超过冰点,那么对于那些落在导体表明的雨雪将不会结冰。所以必须要做好因覆冰而造成的断线以及塔杆倒塌事故的预防工作。最后,制定完善的防雷击策略。对于输电线路实施的防雷措施,应运用线路避雷器、耦合地埋线以及增加杆塔的防雷击策略,在运用线路避雷器中,应运用金属氧化物的避雷器,其有着较强的保护性、灵敏的动作以及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的优势。而在安装避雷器时,应确保距离足够安全,也要顺应杆塔开展单独的铺设工作,而截面积不要低于25mm2,运用小电阻接地的形式开展工作。

(五)因地施策,配置差异化的线路故障防范策略

要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必须从防雷和增强绝缘性两方面来考虑。此外,必须考虑到暴雨、沙尘暴和暴雪等不利于输电线路维护的自然条件。结合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改进并完善输电线路配套装置,从而减少雨雪等恶劣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也减轻了相关人员维修输电线路工作的压力,因此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

(六)严控迁建改工程线路的施工质量和准入水平

首先,应重视技术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电力设计部门应增强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以及设计深度,而且施工人员也应学习相应的规程以及规范,制定完善的施工作业书以及施工方案,通过更好具体的工艺施工流程来确保整体工作的完善性,而那些参加施工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求开展工作,由此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另外施工的管理部门,也应注重输电线路架设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上的管理,制定完善的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相应的电力线路的施工策略以及验收规范等,以此来增强新架线路的整体质量,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划区包干,落实运维管理责任

输电线路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很大的系统,但是在输电线路投入到使用了以后,就应该按照输电线路所在的区域进行划分,合理规划,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每一个区域有完整的维护体系,确定责任人。因为对于不同的地区会有很大的差异,地形气候特色等都使得每个地区的维护工作各不相同,维护的重点也不一样,统一的要求有些时候不能够完全适应每一个地区,并且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失误和贻误。现代电力系统需要很多专业人员,并且工作分工明确,所以,需要对每个人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万无一失,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八)网格化运维管理

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网格化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管理精细化,操作精准,管理权责明确,任务分配和风险管理更加便捷;第二,输电管理部门可综合考虑地理、经济、气象、风险等因素,集中分配资源,提高运作效率。网格化运维管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风险的网格,制定网格风险等级,结合线路杆塔现状和运维要求,对网格进行重新划分,把传统的线路为主体的运维管理方式变为为以区域杆塔为运维管理对象模式,实现设备风险管控的精确定位。这种运维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目前线路运维管理思路不清晰、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输电线路的管理效率,降低设备运行风险,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输电线路的运维模式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这就需要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模式进行系统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机构建设和系统建设,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输电线路维护人员需要继续学习,迅速适应智能化的输电线路信息化工作,继续积累工作经验,并为国家电网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杆塔运维线路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30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电子制作(2019年11期)2019-07-04 00:34:36
风电运维困局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24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8:08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 08:12:25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输电杆塔塔材实际强度精确计算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电测与仪表(2015年2期)2015-04-09 11: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