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 周韩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民,宣传阐释好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做好新时代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考验,寻求相互融合的办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得社会生产发展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第二,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是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领导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有序开展,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2]第三,要重视家庭与学校结合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好的家风家教家训能够促进孩子的思想政治的启蒙,使得孩子从小诚实善良,从而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更加符合新时代社会的需求。不仅仅限制于旧的课本,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更具有生动性,趣味性。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其他各方面紧密关联的学科,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理论的创新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视界是从内化走向外化,在多元中主导的地位已经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创立到今天发展三十多年来,经历了从建立、发展、深化、繁荣的基本过程,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多个分支,其自身的规律性与严谨性得到认可,其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为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较多时候趋于内向化,只是把固有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内化的发展已经承受思想的新进。建国70 年来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领域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习总书记在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坚实地,更富成效地不断创新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太快,新鲜事物涌出的速度太快,在各方面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权力支持下,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步伐更加重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一个的思想会变成她的语言,她的语言会变成她的行为,行为会变成习惯,习惯最终决定命运,那么从一个人的思想开始就给她正确的教育,使得她能够明辨是非,坚持公平正义,那么全社会如果都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社会的发展就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然的要求,一是要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的学科地位。早在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作为学科确立下来,在高校中繁华似锦,在不断进步,新时代下,更加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地位,注重形式与实践的相结合,学科设置要更加具有灵活性。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内容和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主要抓住国内主流思想,分支研究深入各国思想教育环境当中,用全球化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有好的老师就会有好的学生,老师的标杆,是榜样。高校教师必须要抓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优质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
很多人对历史方位表象意义的理解还很模糊,它是由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空间分布相互融合而成的特定的发展方向。简单理解,就是时间和空间发展的交汇点。站在国家发展角度,历史方位所代表的是国家特定发展时期所要面对的局势和历史走向。党的十九的召开,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习总书记对当前的历史方位做出“进入新时代”的论断。自古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统治阶层重要武器,历史方位的转变标明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创新。要想正确掌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方位,就要客观评价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使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教育功能,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面临的窘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主线,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和工作的最根本特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还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为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提供着重要导向和动力作用。学生是社会思想发展的先行者,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其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反映的是民族的文化和修养以及社会的精神风貌,所以,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必然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继承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才能真正使以文化人育人的时代任务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怎样创新,都是需要去积极探索的,但具体有几点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理论上面进行创新。
一是教学理念创新,积极运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转变辅助教学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性。
二是教学内容创新,摒弃传统的教学内容,引入社会热点和社会关注点,结合实际进行全面学习,引导学生创立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三是教学方法创新。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打造全方位学习环境,构建学习群体,相互学习,相互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是推动其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力量来源。站在为中华名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时刻关注青年学生发展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抓住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关键,从而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上新的台阶。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把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性发展趋势所在,在结合传统历史的精华上推陈出新,融合新的方式方法,更加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做到学到的东西可以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是最重要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状况,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下优秀的思想品德的接班人。在全球化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要跟上发展的要求,要有全球化的观念,要求学生思想新颖,富有创造力,海纳百川,融合优势,使得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中国的特色,民族的特色。使更多的人能够自觉地从思想上到行为上都能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教育改革过程进程中,到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50 年建成世界一流教育强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发展要求,要做到与国家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也需要改革创新,我们认识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是那么的简单单一创新,而是需要久久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从一点一滴的做起,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才能作为学科为培养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蓬勃的春天。
结束语:新时代大背景的社会发展要求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结合时代特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以新方法,新形势,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和新时代学生发展适合度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更加要注重“网络化”、“数字化”、“青年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继续发挥好宣传引领、组织团结、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凝聚民心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社会时代前进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的发展需要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是培养思想品德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基础课程,要大力重视并推动创新他的发展,使得担当起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