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相
(广东省郁南县西江中学,广东 云浮 527100)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不受他人影响的与传统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现代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阅读、观察、研究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够使得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和热情,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想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们就必须要立足于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了解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薄弱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提高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们往往会要求学生背诵历史事件的原因、性质、时间、经历、结果和意义,以满足考试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除此以外,学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评价只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这会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会导致学生不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
首先,就是教育方针的引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们能够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激情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充分发挥历史对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锻炼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便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个人素质要求的提高,综合人才的差距越来越大,当前的社会竞争不仅需要高学历,更需要全面推行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作为最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科目之一,让学生在掌握应掌握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和个人能力。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历史教师的带领下,高中生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才不会被发展中的社会所淘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要想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最大效用,就需要先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束缚,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组织者与帮助者的作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们不仅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还应当兼顾学生的实际历史基础、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利用历史情境,让学生们通过了解一定的历史情境,从而调动在历史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们还可以根据所展示情境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对知识有一定了解后独立思考与分析,从而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历史课堂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针对“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在课堂初始,为学生们播放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小视频,并让学生们在观看完视频后,对视频所展示的内容进行一个思考,并分析以下几个问题:①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侵入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②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③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吗?接着,笔者就让学生们将这几个问题代入视频中,让学生们能够在历史情境的帮助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接着,笔者便带领学生们对“鸦片战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课堂初始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们能够自主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而不断深化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历史情境能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外,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们更能够将自我投入到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里。
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发散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及出发点。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得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完成任务,教师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一系列的具有开放性、悬念性、层次性等性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与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应巧妙地将知识点融入问题,借助问题调动意识,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连接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例如,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根据所要教学的知识为学生们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一定的学习后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英国女王的照片,并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英国的国王制度依旧存在,但是我们也知道国王的地位受到了动摇,那么同学们知道国王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吗?”若学生们能够回答此问题,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所要教学的内容,并巧妙的语言吸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若没有学生能够回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浏览。在学生们浏览结束后,教师们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到历史知识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知识的渴望。同时,教师们在提出问题后,还应当明确其中所需要学生解决的重点,从而在提问、引导、回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目标意识与问题意识。除此以外,教师们还可以让学生们自行选择进行自主分析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实施概括和巩固新知识。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与知识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使文化教学内容直观有趣,弥补教材的不足。这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渲染自主学习的氛围,使他们有意识、主动地学习新的课堂内容,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同时,还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动态,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就可以让学生们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作为讨论的内容,先让学生们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再根据网络上能够搜寻到的内容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大胆发言,将自身的想法与意见表达出来,再通过同学一起讨论的方式进行更细致地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这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通过相互尊重,营造民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师生像朋友一样相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更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除此以外,学生可以用语言来细化思维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通过聆听和讨论,不理解问题的学生可以逐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此同时,讨论中也出现了思想碰撞。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会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的欲望,在热烈的讨论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问题有更全面地了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们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课堂趣味活动,促进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历史教师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有关历史的比赛、历史故事演讲活动以及历史辩论活动等不同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课上逐渐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历史课上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这节课时,教师们可以结合活动课的内容“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总结,并将“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内容与之进行结合,然后在全班面前发表演讲。该演讲的内容可以包含在课本中、在网络上搜寻到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包含学生自身的理解。在课堂演讲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会存在学生理解正确与理解出现偏差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应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看清历史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肯定自己思想的价值,然后通过让人信服的史料,逐步让存在理解偏差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当然,教师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不应打断学生,而是应当在学生演讲结束后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该历史知识的记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其错误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尽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们可以在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激发自身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有更好的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考虑历史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为学生设置自主学习任务以及巧妙设计课堂问题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教师要学生积极学习,就需要明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升级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