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中 黄婕 廖晟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注射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一项工作。护生在实际参与注射法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真人互打练习等方式参与学习,但是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容易对护生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对护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前有必要对发生伤害事件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真正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护生能够更加安全的参与教学活动,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支持。
针对注射法教学来说,其是整个护理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实践类课程,一旦操作失误就容易对护生造成伤害,进而影响护生今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针对造成伤害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来说,学生仪容仪表问题是其中比较难以控制的一项问题,虽然在刚开始参与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已经学习相关的行为规范,对护理专业学生仪容仪表提出了要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少学生就会出现懈怠的情况,进而引发各种问题[1]。如一些护生头发没有按照要求梳理整齐,刘海过长遮住了视线,造成注射法学习中无法保证视线的清晰,出现位置错误、手法错误等问题,进而对护生自身或者其他护生造成伤害;在穿着上一些护生为了实现自身在美观上的要求,穿长袖配短袖工作服装,或者是衣服不过于凌乱,没有整理整齐,实践中容易对注射练习造成影响,进而出现伤害事件;指甲过长阻碍了注射的正常进行,容易出现注射失误,造成各类伤害事件出现。
无菌操作是整个护理基础实验课程中需要始终遵守的原则,也是护生注射法学习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无菌理念,是注射法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一些院校在注射法教学中,由于硬件设施、教育理念方面的不足,加上自身条件有限,只能够将一些非无菌物品当成无菌物品反复地进行练习,造成护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无菌操作意识,在真人练习过程中无法按照无菌要求开展操作工作,容易引导感染等问题[2]。如在真人操作练习中,护生没有及时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在注射练习之前,没有完全、大范围地对皮肤进行消毒,或者是使用的消毒方法不正确等;为了加快酒精的挥发速度,用嘴吹干注射位置;对已经受到污染的针头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反复的跨越无菌区域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对护生造成伤害,严重的话还会引发交叉感染等问题。
针对注射法教学来说,护生在学习后开展的练习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注射的熟练度、准确度,确保能够不断提升护生的注射水平,为其今后更好地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支持。但是实际上,护生在刚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其对于注射的方法、技巧等,还没有准确进行掌握,而一些教师为了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要求基本技能不够熟练的护生参与真人注射练习,就容易造成护生受到伤害。这样不仅无法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造成护生对注射学习产生反感情绪,这对于提升护生的注射能力非常不利[3]。如护生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掌握好分离针头、针帽的方法,容易扎伤自己或者是练习对象;锯安瓿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在折安瓿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纱布进行包裹,被安瓿刮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掌握好注射器使用方法、固定方法、进针点和深度等;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注射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问题,容易被各种医疗器械刺伤;皮内注射的力度太大,或者是没有及时固定针栓、绷紧皮肤方法不正确等。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应对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各种紧急情况,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需要在护生学习阶段就进行培养,而实际上,大部分护生都会由于心理素质较差,造成自身或者是练习对象受到伤害,严重影响了注射法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护生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和练习也非常不利[4]。如护生在实施真人注射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护生会由于害怕操作失误对练习对象造成痛苦、伤害,担心受到同学的指责或者教师批评,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在练习中出现手抖、操作不熟练或者是大声叫喊等情况,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同时也容易造成各种伤害事件出现;一些护生由于对教师在身旁进行指导的模式已经习惯,如果教师不在身边就容易出现各种失误,造成自身能力和素质无法实现提升;也有一些护生会由于害怕而出现喊叫的情况,为其他护生开展练习产生了影响,造成护生对注射练习更加胆怯。
针对护理工作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人员仪容仪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头发整理、衣服穿着规定等,都需要按照《护士行为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规范[5]。因此,为了帮助护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整理习惯,需要将其融入注射法教学中,保证护生能够在学校中就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今后更加规范的操作,降低各种风险出现几率提供一定支持。首先,需要在注射法教学中强调仪容仪表的重要性,引导护生能够熟练记忆对应的仪容仪表要求,为护生踏入临床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护理人员提供一定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开展注射法教学之前,要对护生的仪容仪表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对护生的头发整理提出要求:长头发护生需要将头发盘起,并且需要佩戴专业的发套;长短发额头位置不能够过眉,要做到侧不掩耳、后不过领;燕帽的佩戴要保证准确性,一般是距发际4-5cm的位置上,用来固定的发卡要放在帽后;发卡的颜色需要与燕帽颜色尽量一致或者是相近,颜色不宜过于亮眼或者是形状过于新奇[6]。其次,针对学生的着装情况,教师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尽量不影响护生对于日常美观的追求同时,要求其在参与注射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着装。针对进入到实验室中经过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护生,教师要要求其回宿舍更换后再参与学习,不能够由于嫌麻烦对护生着装不合格情况“视而不见”,有效避免各种伤害事件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护生形成良好的着装习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伤害事件出现的几率,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庄严性。
针对注射法教学来说,其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以学生的练习为主。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在理论课程上传递对应的注射法理论知识,然后引导护生到无菌实验室中参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护生操作技能不够熟练造成各种伤害事件出现,教师就需要充分重视提升护生的注射准确性。进而保证通过提升护生的专业能力和注射水平,减少对练习对象造成的伤害,为更加安全的开展注射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支持。首先,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对护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给予重视,并且积极落实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正式实施真人注射练习之前,需要要求学生在模型上充分、反复的练习,保证每个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注射方法后,再引导护生开展真人练习工作。并且在护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护生出现的不规范动作及时进行纠正,并且引导其反复进行重点练习,确保其能够更加正确、熟练的操作。其次,需要引导护生按照教师规定的流程先开展按照步骤练习,从注射消毒范围到拔出针头使用消毒棉球按住针眼位置,都需要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进行[7]。这样就能够保证护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注射流程理念,为其更加规范开展注射练习提供支持。最后,需要对护生的细节操作规范给予关注,如锯安瓿过程中需要使用纱布包裹,并且要按照安瓿瓶上标记好的位置进行操作;分离针帽的过程中不能够用力过猛,避免由于双手的惯性回缩被刺伤;在对注射位置皮肤进行绷紧操作时,要避开已经消毒的位置;熟练掌握不同注射方法注射角度、深度以及是否需要回抽血液等。
针对护理工作来说,不仅无菌操作是医疗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医疗效果、患者安全等,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注射法教学来说,需要及时培养护生的无菌操作理念,并且及时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工作,确保护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获得更好的注射法教学、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提供一定支持。首先,针对无菌操作来说,教师需要在正式开展注射法教学之前,将无菌操作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并且将其与实际的注射操作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帮助护生了解更多的注射无菌操作知识。同时,在课外时间可以开放实验室,开展对应的无菌操作自由练习活动,并且在开始实验之前,通过技术考试的方式,对护生无菌操作意识、准确性等进行考察,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出现。此外,在考试中还可以锻炼护生的应急能力,如可以考察护生对于已经污染区域的重新处理方法等[8]。其次,对于心理素质来说,需要教师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开展,如针对护生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暗示的方式对护生进行提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默契,进而确保注射法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或者教师也可以采用话语鼓励的方式,通过“你做得对”“没有错,就是这样操作的”等语言,帮助护生逐渐树立信心,使其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注射水平,避免由于心理素质不佳造成的各种伤害事件出现。
结语:注射法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合理的方法帮助护生规避可能对自身、他人造成伤害的因素,对于帮助护生树立护理工作信心、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注射法教学中,需要通过对护生仪容仪表进行严格要求、提升护生操作能力、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理念等,确保其能够更加安全的开展注射操作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规范可能对护生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使其能够更加安全的开展注射练习,为其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