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2021-11-28 08:08:47唐国虎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知识点意识情境

唐国虎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赵家山学校,甘肃 东乡 731400)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认识到先进方法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应用优质形式塑造有效环境,指引学生完成数学知识学习。此外,数学课堂中教师也要认识到教学现状,让不足警醒教师的思维,让先进方法推动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增强。教学中教师以新颖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互动,随之伴随教师对知识点的耐心讲解,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不断在教学环节下总结经验,尝试科学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获取更大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受到忽视

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指引环节中,教师仅重视完成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形成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探索能力,以此让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意识[1]。

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地塑造,导致其参与课堂学习取得的成果偏低。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优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下降使得教学效果难以凸显[2]。

此外,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环节的忽视也与新课改思想相违背[3]。

(二)课堂内各项活动的开展呈现形式化

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呈现形式化状态。即:仅在形式上凸显趣味、凸显实践,实际忽视了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向的协作统一,不利于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激发[4]。

再者,教师仅在表面上接受新鲜方法和新鲜模式。在教学中实际对有效方法的运用意识不强。课堂内知识讲解过于片面,形式呈现机械化,导致教学活动盲目展开,难以通过相关细节营造优秀的环境,数学课堂的预习效果没有得到优化[5]。

(三)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学生身上会拥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精神,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其对知识点的印象会逐步加深,思考意识会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经过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培养,仅盲目依据教学大纲完成知识点的硬性灌输。教学过程过于片面,难以依据学生需求,为学生构建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导致过于严谨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于“放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中实际呈现的效果与需求相背离。

上述原因均导致课堂中取得的效果与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

二、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教学情境的创设会直接增强学生的理解,也会让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以教学情境为基本桥梁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挖掘学生的潜在动力,让学生通过探索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进而也会在情境模式中增进学生的兴趣。教学情境与民主、轻松课堂的构建宗旨相吻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会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学习规律,推动其学习成果的优化,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有关“体积和容积”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生活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用体积表示?哪些物品需要用容积为衡量单位?随后。教师可以简单举例:“炎炎夏日西瓜成了人们喜爱的水果,购买后的西瓜一般会被放在冰箱内,已达到降温解暑的目的,此时西瓜在冰箱内所占的空间大小即为西瓜的——体积”。随后,让学生回忆炎炎夏日自己喝过的,不同类型的饮料,让学生明确饮料瓶所能成溶液的毫升数,即为其——容积。教师以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增进学生的理解。最后,向学生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积和容积的存在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和回忆,以此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实践活动过程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也会保障学生的参与,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一言堂”的错误教学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探索思维,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难度降低的感觉,让数学知识给予学生一定的亲切感。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学习结束之后,参与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探究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例如:在“圆”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完成半径、直径、周长等相关内容的讲解。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会形成一定的迷惑感觉,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发放不同长度的铁丝,让其将铁丝围成圆形。随后,向学生提问:“大家对自己围成的圆形有信心吗?假设在相同起点的前提下将圆形滚动6 圈,请问哪名同学手中的圆形的运动足迹最长?”小学生由于自信心和好胜心均较强,因此会对自己的圆形给予了最大的希望,此时教师实际让学生滚动圆形,比赛运动足迹,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最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周长、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基础知识点。在探索下和自主学习中实现课堂中的目标。

(三)融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信息技术方式会辅助教师通过多元化角度展示相关知识内容。因此,数学课堂内教师为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可以融合信息技术的图片、视频方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体会,理解抽象化、复杂化的数学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此外,教师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形式完成数学知识讲解,也体现了先进方法助力教学的宗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例如:在有关“分数”知识教学中,教师为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首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大型蛋糕,以甜美的蛋糕形象吸引学生眼球。随后,制作视频动态效果,一把大刀卷蛋糕分成5 份,其中两份用2/5 表示,剩余3 份用3/5 表示。以此类推教师在展示一个苹果将苹果分成7 份,其中两份用2/7 表示,剩余5 分,用5/7 表示。教师借助此方法完成三个类型习题的展示,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本堂课即将学习内容的预习和探索,配合教师构建的视频动态化效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四)落实翻转课堂思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体现了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适当做到了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变革,会在形式翻转和学习方法的翻转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调动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运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自主预习。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生成学习信心,最大限度解决不同的学习困惑,以此促进学生成长。

例如:在有关“除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为落实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显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化的知识探索,可以首先在课堂内针对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让其完成预习。随后,教师指出两名学生扮演“B 教师”,利用粉笔、讲台、教材将自己预习到的内容分享给班级内的同学。数学教师依据“B 教师”的分享,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以及思维状态,同时及时指出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同困惑与班级内的同学进行讨论,以此及时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预习,实际上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在翻转中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五)组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得到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衡量标准,由单纯的学习成绩逐步转化为其综合成长的步调,即在德育思想引进下也要注重健全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内组织合作学习会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完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含义。此外,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完成学习,其自主学习潜能也会得到有效激发。

例如:在“认识时间”知识点的教学中,钟表的认知教学学生会形成一定的困惑,由于整点时间、半点时间、以及不同的分秒时间在记忆中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效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完成合作学习,让自己首先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钟表,时针、分针、秒针的部分摆放位置。随后,教师讲解知识框架:整点时间、半点时间和不同的分秒时间,以及时针、分针、秒针各自代表的含义。在教学框架搭建结束之后,让学生采用前后桌或同桌为合作小组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相互配合探索。再者,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爱好进行细化合作分组,桌椅的摆放以不同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以3~6人为宜,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索。在相互帮助、相互指引的前提下,挖掘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和团结协作意识。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下,教师主动优化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效课堂,会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此外,借助教学情境设置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借助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考,在翻转课堂融入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被全面激发出来,进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知识教学目标。教师运用优秀的形式推动教学成果的凸显和教学目标的优化,会让学生在连贯性的数学课堂中掌握基本学习方法,也会逐步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思维。

猜你喜欢
知识点意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护患情境会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