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攀 王文刚
(渭城区环境监测站,陕西 咸阳 712000)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工作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指标。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相关部门能够选择更为科学的治理方式,有序地开展治理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工业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导致经济建设与生态维护工作失衡,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只有不断强化大气污染实时监测,有序地对于大气环境实施监测,才能从根源推进生态建设工程良好发展,保障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处于稳定的状态。
作为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环境监测是在发挥相应设施及技术的基础上,评估环境影响因素,为科学全面地把握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提供依据。环境监测的特征是系统化及复杂化,参考环境监测的实施对象,主要有空气、水质、生物、土壤、电磁辐射、噪声、固体废物等。假如依照监测机构各自特点进行类别划分,主要部门包括资源、卫生、气象及环境监测等机构。依据监测性质划分为环境质量及污染源两种监测类型,前者实施监测主要侧重环境中水质及空气等;后者实施监测主要侧重的是源自企事业单位所排出的污染源。参考监测用处包括研究性、特定目的性及监督性等方面的监测。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环境检测手段。颗粒物的监测、二氧化硫的检测以及氮氧化合物的检测等都是环境检测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的危害程度最大,其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诱发自然界产生酸雨,破坏自然环境。这也是中国在大气污染检测中着重检测二氧化硫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要严格检测大气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含量。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微型固体,另一种则是液体,它们的来源途径非常广,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的扬尘、化石能源燃烧不充分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物质。不仅要重视对颗粒物的监测和二氧化硫的监测,而且还要重视对氮氧化合物的监测。氮氧化合物主要来源为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废气,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废气和肥料与空气、水所反应产生的废气。这三点监测内容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对具体的大气污染状态、污染源、污染区域等情况,收集详细全面的信息数据,从而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确保大气污染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其科学性。我国地域辽阔,大气污染因子较多,影响范围广,所以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强化对大气环境的全天候监测,获得全面的监测数据,并在和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气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从而为科学化的大气质量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全天候的监测,可以获得详实的数据,并因此为依据,对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等进行合理判断,从而为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环境监测部门把监测收集得来的数据和国家标准指标实施对比,从而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含油量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超标。一旦发现超标现象,要对相关企业采取必要的执法措施,进行严厉处罚,勒令其整改。
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气环境监测,可以对空气质量实施全角度全天候的监测,防止出现大气超标现象,避免大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困扰。环境监测部门把每天的大气监测数据进行公布,供公众进行参考,从而实时调整出现计划,保障身体健康。
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以技术、管理两方面决定的,通过技术机制、管理机制的落实,令系统在实现某一项监测功能时,可更为直接的作用到某一数据载体中,以此实现数据信息的针对性获取。然而,从目前部分地区技术落实力度来看,受到资金扶持机制的约束,地区环境监管部门并不具备先进技术机制的更新能力,且管理机制、人员配比度也呈现出一定的不足现象,如果仍沿用原有的技术监测机制,必然难以对当前复杂的污染环境进行监测,导致相关监测指标与环境治理制度的落实存在错位现象,进而导致监管工作不足的问题产生。
从我国城区多元发展布局来看,大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对人们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所产生的多形式特征,必然加大实际监管难度。且从我国环境监管落实机制来看,受到整个监测体系的约束,技术管控力度难以催动实际管理制度的落实。
人为因素是造成大气污染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对污染源的治理也是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其中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汽车行业的监管,鼓励市民购买油耗小的汽车。第二,政府鼓励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对汽车的排放尾气等进行控制。同时,国家还需要在大气污染监测技术上加大支持,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尤其是颗粒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第三,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工作,全面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GPS 和GIS 遥感技术等测定污染源,以及对出现超标问题的污染源进行有效管理。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统一管理的重要支撑,通过逐级的汇报和逐级的管理、领导后,为开展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发展方向。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对出现的异常行为开展有效的考核,通过加强管理和及时修正,以避免发生虚报和造假的现象。相关部门还可以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及时解决,使得环境监测管理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1.采用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主要是借助污染物的化学性质等开展的监测,由于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相关人员能够根据这种算法直接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同时也能够了解污染物的浓度等,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监测气态的污染物,例如:针对二氧化硫的监测。
2.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物质分子的吸收特性对分子基团进行判断,进而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中主要运用这一方法,其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较为准确,并且应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其作用较为显著。
3.采用计量方法
这种方式主要是颗粒物浓度进行的监测,即在借助各种仪器开展采集和筛选后,能够将样本中的固体颗粒物截留下来,进而在测试后,对浓度进行了解。
相关部门在对环境监测进行完善后,能够得出具体的大气污染数据,在对比监测后能够对污染物的种类或者污染物的范围等开展有效预估和评价,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后,将这些信息上交监测总站,相关人员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后,总结出大气污染报告和污染现状分析,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理举措。
1.运用媒体力量
为了能够确保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应当加大对环境监测方面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能够正视环境监测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与作用,才能在给予更多关注的同时,为环境监测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动力和支持。比如可以将环境监测融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当中,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引导人们提升对环境监测的关注,才能让人们产生意识与行为的变化,从生活中的小事减少造成大气污染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进一步提升了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可以将全媒体作为手段来提高社会大众对环境监测的重视。
2.增加参与内容
引发大气污染问题的方面较多,但是归根究底,都是由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因此,环境监测不仅要对大气质量监测方面予以应用,也要能够融入改善社会的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将环境监测融入需要长期从事与环境有关的行业中,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比如运输、地质勘探、土木工程建设等,这些行业与环境监测的结合不仅能够保障行业的基本运作,也能够在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在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往往采用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中煤炭消耗占据较大比例,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渠道之一,监测人员可以科学运用生物能与风能,从而改善大气环境。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可以从绿化方面入手,对大气污染可以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绿化面积不但可以保护大气环境,而且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美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新能源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未来治理大气环境的主要思路。此外,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充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在原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大气监测技术,建立自动监测网络,并且配合使用先进技术,例如卫星环境遥感监测等,确保全面监控没有任何盲点。同时,监测人员可以根据获得的监测结果,形成数据反馈,做出相关的应急处理,若是发现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则需要进行相应整改。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时效性、长期性、过程性等特点,受到不同污染物类别的限制,大气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为此,必须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力度,从多个层面界定出环境污染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政策机制的建设,令管理工作可全面渗透到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中,以此来提高实际管理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