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欣
(夹江县融媒体中心,四川 乐山 614100)
俗话说,凡事均具有两面性。在融媒体时代,记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明确发展前景,记者需要对采访模式加以进一步的创新调整,既需要坚守传统采访模式的优势,也要融合融媒体时代下采访模式的特点。简单来说,其既需要保证新闻采访的实效性、质量,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提高新闻采访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以此获取更多的受众群体,扩大新闻的宣传范围。
现阶段,新媒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新媒体时代逐步靠近。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工作方式、获取信息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优化,对于信息的了解范围逐步扩大。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行业中的主要工作人员,记者在展开新闻采访工作时,并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工作手段,以此更好的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对于新闻的了解要求与需求。新闻记者要立足于融媒体时代,能够巧妙应用新媒体资源及新媒体技术,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等,借助这些大众比较熟悉的平台及工具,展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从而更好地扩大受众面积,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与热度。
除此之外,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呈现爆炸化增长趋势。新闻传播速率加快,相对应的更新速率也逐渐加快。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决定新闻记者新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便是新闻的发布时间。越能够抢占先机,提前发布新闻的媒体,越能够获取更多的点击量,越能够巩固整体受众市场。所以,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还需要有意识强化采访能力,提高采访效率,在保证新闻质量以及精准性的同时,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对其加以发布以及宣传。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资源及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充足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必须要创新采访模式,同时也要创新采访理念。但无论如何创新、如何调整,充足的准备都是其必须要开展的一大环节。在正式实施采访准备工作时,记者一定要明确采访的要点以及准备的重点,例如要提前了解并调查采访的对象,要提前学习阅读采访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必要时,新闻记者需要走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对于相关新闻事件的了解以及看法,在充足的信息储备下,更好的找准采访重点,明确采访大纲。同时,在正式接触采访对象前,记者还需要提前检验采访中应用的一些工具。例如手机、录音笔、录像设备等等,确保其性能完好,能够正常工作。如果记者发现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前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定、状态不稳定,也要提前与对方做好沟通,明确对方的底线,知晓哪些问题可以发问,哪些问题不能发问,避免踩到对方的雷区,影响到新闻采访工作的有序推进。
现阶段,随着融媒体时代的不断靠近,大众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大众接收信息阅读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习惯与接触碎片化新闻、文娱性新闻。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要创新采访思维模式,更新采访理念,能够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贴合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对采访内容加以调整,对生成的文本结构加以创新,保证所提供给群众的新闻可以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完整。
与此同时,记者需要立足于自身,形成一套独特的采访风格与采访特点。面对不同的受访对象,记者所采取的采访方式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要迅速与采访对象构建和谐关系,从而获取到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要提高自身的敏锐感与灵活感,能够时刻跟随受访者的情绪变化,合理的调整采访内容,在冷静客观的状态下,剖析受访者所表达的每一句话,以此更加合理全面的掌握事件信息,并剖析事件信息。
简单来说,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采访方式与新闻制作思维,已无法再满足现代相关工作的发展,记者需要主动创新、主动调整。
新闻的质量是新闻记者必须要达到的一大标准。即便是在融媒体时代,这一点也不能改变。在融媒体时代,虽然新媒体能够更高程度满足大众的新闻获取需求,也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大的传播范围,但传统媒体历经多年发展,自身也具有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势以及无法比拟的特点。例如,在以往的媒体行业,传统媒体大多需要担任国家政府的口舌,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影响力。并且,相比于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的内涵与意义也更加的丰富,更加的深远。所以,处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需要坚守传统媒体的优势,然后适当的将其与新媒体相互整合。在坚持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对其加以适当创新。使之可以更好的贴合于社会大众的快节奏生活,发挥新闻的核心价值。
在融媒体环境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能够快速适应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创新性的采访理念开展采访工作。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与群众之间不再是单方面传递信息的关系,而可以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达到有效的双向互动新闻。记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新闻,而人民群众也可在新闻下通过评论功能发表自己的想法。所以,新闻记者需要更新采访意识与采访理念,也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定期根据新闻下的评价了解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话题,了解其对于一些新闻的看法,从而多元的设定采访方向、采访途径,更好的展开反馈,提高采访效果。
记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会直接决定整体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质量。所以在创新性的时代背景下,记者一定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自主创新,强化自身的创新思想。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学习与融媒体有关的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实践认识与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新闻记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融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对立的,两者相辅相成,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所以,即便是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也不能过度摒弃传统媒体或抵触传统媒体,而是要将两者巧妙融合,打造更加完整的采访体系,促进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通常会与受访者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这种采访方式虽然可以让记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但同时也会消耗较多的时间。无论是记者还是受访者,都需要做出很多准备,整体效率相对偏低,也很容易会影响到受访者的心态。但是在融媒体时代,这些问题可得到有效改善。
在融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远程采访的方式,与受访者展开交流。只要双方协调好时间即可。并且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可随时通过网络技术搜索与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有关的拓展性信息,及时调整采访形式,创新采访途径,以此更好的满足新闻采访工作的需求,保证所得到的新闻信息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及时效性。
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要时刻注意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能够保持先进的采访思想以及采访认知。在具体的采访工作中,能够及时地根据采访情况,调整采访方式,切实发挥传统媒体采访与融媒体时代中创新采访方式的优势,促使两者巧妙结合,在二者兼顾的状态下,发挥采访价值,强化新闻质量。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靠近大大改变了媒体行业的发展。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记者所采取的采访模式与工作理念也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一方面,其实要合理的应用新媒体资源,加强准备的充分性,同时也需要转化自己的思维模式,坚持新闻实效。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要合理的采取创新采访战略,能够主动创新理念、意识、途径,并能够加速媒体融合。在新媒体的支撑及传统媒体的辅助下,保证新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