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垠希
(衡东县农业农村局 湖南衡东 421400)
农村党员是国家布局在基层的重要的党的代表,他的存在关乎到党的政治稳定,是国家良好发展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的资源经济得到全面开发,对农村的建设发展与日俱增,但就农村的特殊环境其发展的步伐得不到快速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目标,必须从现阶段的农村党建问题入手思考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促进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进步之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做好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群众基础的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感无比光荣。全面深化改革,针对农村建设的新改革,特别是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做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实事,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思想工作,就是要抓好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和发展力的共同发展,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工作的事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以小家治大家,对国家而言,一个乡村就是一个小家,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稳固了,社会才有稳定的基础保证,就目前一直大力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就是要在全社会呼吁基层群众的爱国热情,打牢社会基层的思想基础。做好农村党建的思想工作是有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人是工作中的第一生产力,对人的教育离不开思想的教育,通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带动群众形成良好的爱国、勤劳、感恩、互助、进取的积极劳动氛围,齐心协力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对基层党建的思想教育是树立远大理想的催化剂,培育了爱国的基层群众,一定要把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信念灌输给基层,把国家的发展看着自己理想事业中的一部分,全力以赴的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发展做出最基层的努力。由此可见,做好农村党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意义非凡的事情。
党员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基层党员的工作相对地方而言也算得上是群众的“父母官”,一些官员不明白自己的实质意义,错把工作岗位当做自己居高自傲的本领,在对群众的事情上过于看中制度性的东西,没有就事而论的人性化处事态度,过于古板是基层党员出现的很重要的思想问题,这跟基层党员的思想观念的保守有关,没有年轻的党员血液的注入,基层党建人员趋于老年化,大多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被转化,用保守的观念如何应对了新时代下的新政策的良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冲击,对老派的党员而言是巨大的观念的转变,把乡村城镇化,把经济化生产和工作带进农村,这是一个天大的变化,是在思想观念还没被转化的老一辈党员心中很难被接受的事情,做好几次党建工作,对其思想的教育是首要任务。
党员服务意识过于薄弱。当下多数部分的基础党员对工作的态度较冷漠,对群众的服务意识较薄弱,基层本就是一个离群众最近,离国家最远的党建单位,政策的下发,最多的是靠基层党建去落实,去实施,一旦基层党员不积极应对工作,又缺乏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正面监督,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坏事情,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当下了常见的基础党建形同虚设,对工作不上心,对群众不关心,根本就没有对群众的服务意识,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不仅这样,当有基层群众咨询了解党政的时候,很多的基础党员也是存在一副不关己的处事态度,性子急噪,居高自傲,缺乏耐心,终其原因,就是对党建的思想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缺乏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明白身为基层党员的工作重要性,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农村党建机制不到位。农村的党建工作就机制管理方面做的严重的不到位,不仅仅是制度的不健全,更是管理机制的不配套。没有健全的制度规定,基层党建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工作无章可循,对工作的落实就没有具体的定义,直接导致基层农村党建工作的管理性缺失;[2]针对管理机制的不配套,就是缺乏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作用,做与不做的结果没被量化出来,就导致很多的党员在对工作的态度面前过于懒散,无奖罚制度,自然就不会那么上心的对待工作,这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劣根性,党员也一样;没有基层的监督工作,就犹如一件事没有完成的标准,去做了,到底做到位没?做好了没?这些事情在基层是没有被重视起来的,这就直接导致基层党建工作在具体的事项中出现形式大于实质的工作作风问题。
党员机构趋于老龄化。当下的基层党员在年龄的配比上是显而易见的清一色的老派代表,严重缺乏青年党员的新鲜血液供给,老龄化的基层党组织,不是要否认老一辈的工作能力,他们有他们的可取之处,但就时代的发展步伐而言,老一辈的党员无论在工作效率和思想观念上都难以提到飞速的提升,然而这些对年轻一代的党员就是能发挥的更好更出色,任何的工作都要在不断的血液更换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老龄化的基础党建,在对新鲜失事务的接受能力上不足年轻一代,当下流行的网络信息技术是老年前无法全面掌握的新的社会技能,但这些就年轻而言却特别简单,所生长的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对工作的创造性和价值意义也不用,从过去的报纸,电视,广播更新到当下的网络、流量、手机、微博、新媒体等等新事物的产生,其时代发展的速度一定要有与之匹配的人才输入,才能更好的为了社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积极参加党建学习。做好基层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跨时代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在新时代的国家的大方针的指引下,把弘扬国家民族荣誉感和社会发展责任感深深的灌输到基层群众的心中,宣传思想教育必须要不断创新方式,用多形式的学习方式把党建思想教育融入到基层的党建工作中。组织农村党员积极参加各种党建教育的学习中,在不断的学习里加深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国家的战略目标,学习国家的政策方针,学习国家的思想观念,把正确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学习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3]这是党在十八大会议报告中强调的,可见国家对党文化的重视程度一直都很高涨,是一直来都很关注的群众文化思想教育,身为党员要自始至终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坚守初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自身的什么责任感和使命感。
拓展农村青年党员的加入。农村党建工作中人员老化是目前的基础工作比较突出的问题所在,鉴于农村本身的落后状况,年轻一代的人群基础选择外出就业,留守的青年极度有限,要做好基层农村的党建工作就必须从青年党员的加入着手准备,把党建的人员班子先组织起来。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农村青年党员的拓展工作,例如从制度入手,要求农村党员干部必须保证每年至少发展一个优秀的青年党员入党,用任务形式下达各基层,且同时提出未完成任务的处罚政策,把发展青年党员当做基层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现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为农村的振兴贡献更多力量;[4]放宽学历等其他条件的要求,符合国家需要,思想正确,行为良好的青年都可以进行考察推荐,用严格的选举党员的把关部门,力求进入基层党员行列的人员都是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的优秀年轻代。
完善农村党建机制。基层的党建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对整个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实施起到了决策性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党建组织,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制度是有序开展工作的基础,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密切联系,是工作中最基础的路线和策略,对国家的政策落实一定是吧重心放在基层,基层才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才是政策得以落实最落地的地方,我国的党建工作内容众多,如何做好基层党建的工作落实,需要不断的挖掘创新新方法,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用最适合的可行的机制制度进行工作的良性开展。对机制的完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注重培训学习、更新思想理念、侧重信息化教育等等,要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思考,力求把基层党建机制完善发挥到最大效果,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完美落实。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力度。对党员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持续把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培育作为党的思想重点工作,引导党员具备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树立起自身的远大社会理想和民族责任感。对党员的教育要遵从“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5]党员干部就需要多多吸收国家政策的理论之气,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做到从内之外的对党的绝对的忠诚和信仰。坚持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实际工作的开展结合到理论的学习里,用创新的方法把工作做到最好。要突出对党性的教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实施方针,重视对党员的警示教育,严厉打击党员的腐败自私行为,要在根源上挖出其不良的作风行为,为群众塑造一个基层党建的良好形象,引导党员干部时时刻刻牢记群众是党的衣食父母,坚守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根本理念,做一个有的担当、有党性的优秀基层党员。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基层党建的工作党员,一定要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宗旨,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树立正确的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懂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带领群众向更好的社会进步;要有为群众奉献的精神,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为群众谋利益,有宽广的胸怀,甘于奉献、乐于牺牲,做一个新时代标杆的优秀基层党员;讲究实干精神,徒有其表夸夸其谈不是党员应有的本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结果说话,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用对待自己的心去对待群众,善于挖掘群众的需求,着力解决群众的难题,为群众着想,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价值导向,高效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结合全文,在对基层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进行细致的工作分析,要清楚认识到,党员的思想教育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保证,用良好的党性观念,完善的党建机制,不断学习的党性觉悟,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里,充分发挥一个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