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盐池县第三小学,宁夏 盐池 751500)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合理地引导可以帮助他们确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道德观念,因此,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建立必须从小学抓起,注重将教学和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更多身边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从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这门课程。通过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取材,教材讲述当中引入生活化案例、课程开展过程中加入活跃气氛的生活化元素,可不断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领悟和学习程度。
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足而忘记所学知识内容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依然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如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教学的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解决目前教学当中存在的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也会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活化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为一堂课的教学提供扎实的基础,课堂导入能够从一节课的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制教学课程中,对课堂导入的设计重视度不足,这种问题会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引入生活化教学法的设计开展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说说我的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向同学提问,根据今天要学的主题说说我的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当老师提问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会说家里有爸爸、妈妈和自己,还有的学生会说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的学生会说家里有爸爸、妈妈、自己和妹妹……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介绍各个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的语言来介绍不同家庭成员的性格以及爱好。针对教师的这一提问,有的学生会从家庭成员的爱好入手进行介绍,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我的爸爸喜欢画画,我的妈妈喜欢唱歌,我喜欢看书”等等;有的学生会从家庭成员的职业开始,介绍会说:“我的爸爸是工人,我的妈妈是护士”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绘制家庭成员的树状图,通过这节课程课前导入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从家庭成员的组成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明确教学重点。
荷花需要清水的滋养,梅花需要白雪的映衬,太阳花需要太阳的照耀,这无不凸显了环境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环境,万物就不能很好地存活。同样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然而,一些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环境。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对整个课程学习的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实施教育工作,通过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实现教学质量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我做家庭小主人》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预先构建问题情境,向学生引出课程的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说:“我们都知道父母有很多事情要忙,他们是很辛苦的。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了。那么同学们此时能不能想到平时自己在家里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哪些事情是家人帮助你做的?”于是,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继续深入,有的学生说:“在家里,我可以拖地,可以洗碗。”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面为鲜花浇水。”还有的学生说……再进一层,教师向学生讲授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如何遵守家庭礼仪。总之,在本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思考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参与家务活的具体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生活教学法,从而为学生营造了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
兴趣是引导学生实现良好学习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法融入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要在兴趣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法的优势,例如在讲解《认识周围的邻居》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周围的邻居》,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家的邻居都有哪些特点?”有的学生说邻居和蔼可亲,有的说邻居和别人来往较少……。另外要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自己和邻居的关系,有的同学会表示自己家的邻居十分热情,对自己十分关心,也经常帮助自己;还有的学生会说自己家的邻居和自己家关系亲密,邻居经常会来自己家串门……随着学生的表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认识周围的邻居》的重难点,以此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实现对知识的把握和提升[1]。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不断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目前大部分教师还会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采取灌输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思想上过度看重分数,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要知道,生活化教学和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能够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其思维水平,进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论的运用能力,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能力养成。例如,在进行《我爱班集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在提出课题的内容后向学生提问:每天我们在同一个班级内学习沟通,彼此分享快乐和喜悦,那么你对班级的理解有哪些呢?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了解。学生们会自己主动地回答教师问题,有的学生会说,班级就像自己的家,给了自己很多温暖和爱;有的学生会说,班级教会我很多的知识,让我学会成长。结合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在知识的掌握和吸收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出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教师要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重点意识到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基本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了解、访问、思考的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学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对生活的认知和了解。要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对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引入,确保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其树立更加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凸显教学效果,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实现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生活化教学法引导下的道德与法制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学会应用学习知识,实现自我提升和完善,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