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鑫鑫 姜勇
(山东锦胜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21)
BIM(建筑信息模型)以项目中的各类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具备可视性、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和可出图性五大优势。BIM 模式可以将建筑中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形信息完全涵盖,涉及建筑的材料、尺寸、重量、造价等方方面面,可以为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等参建各方提供各类工程数据,方便相关人员开展“模拟和分析”。
可以通过BIM 技术模拟施工过程,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演示,进而方便调整施工方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并控制资源的消耗。举例来说,在装配式PC 构件吊装过程中,利用BIM 软件实施PC 构件现场吊装管理,在施工计划中写入PC 构件的详细属性、其后搭建管理模型、进而参照吊装方案模拟施工。在施工方案确定以后,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平板手持设备开展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时管理。
可以通过BIM 技术改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在装配式建筑的PC 构件预制过程中,预制现场会堆放大量的材料与构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材料与构件进行分类和储存,且人工操作难免存在各类误差。BIM 技术的引入,可以准确模拟施工现场,在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将施工各阶段所使用的PC 构件逐一统计,从而方便预制厂分批预制,避免了预制现场堆积过量或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BIM 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方便验收者根据电子信息表收集PC 构件信息,大幅度提升验收工作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应用BIM 技术能够很好地将施工全过程模拟出来,逐一演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前制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及时的改进并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中出现事故的概率,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资源的消耗情况。比如,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吊装PC 构件,应用BIM 技术后就能够管理整个吊装过程,将PC 构件的各类属性和参数全部写入到施工计划中并进行模拟施工。
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应用BIM 技术来及时监测项目整体的碰撞情况,举例来说,应用BIM 技术借助于其自带的软件来检测设计图纸范围之内的建筑管线布置、结构布置以及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碰撞情况,及时发现构件之间的冲突问题,及时改进设计图纸,在还未施工时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各个专业能够更好地为设计工作服务,同时也节约了成本,与传统的对设计方案的检测验证工作相比,应用BIM 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在检测碰撞情况工作中应用BIM 技术还缺乏大量的实践,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工作逐步完善。
应用BIM 技术后,其所具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平台中实际上已经将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从最初阶段到最后施工竣工阶段所产生的全部信息均录入进来了,同时软件系统还会对这部分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将它们关联到与之相匹配的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组件上。而在项目施工完成后的运营和维护阶段,通过BIM 技术也能够将各类数据和信息存储到计算机系统中,当出现问题或是有需要时,相关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中进行自动化查找就可以了,这样信息就不会丢失了,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以往需要手动搜索数据信息的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的后期运行阶段,借助于BIM 技术能够快速将CAD 二维土质转换成BIM 的三维模型,其可视化的效果非常好。而相关单位在维护装配式建筑时,通常都是不可能用肉眼来观测建筑结构内部的水、电、气等隐蔽工程的运转情况的,通过三维立体的BIM 模型则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每一个隐蔽构件的实际位置,这样一旦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出现了故障,维护人员便能够迅速找出出现故障设备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快速维修,大大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和时间。
总结: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施工阶段以及施工后期三个方面BIM 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用BIM 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BIM 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和局部模型直观呈现出来,清晰展现出装配式建筑的各个节点,施工单位能够有效处理好PC 构件的协调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整体效率,为真正实现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良性发展,后续的工作中应重点解决衔接不通畅、信息运用能力较低以及信息交互不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