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洁
(邢台市第三医院<邢台市心血管病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的推行及逐步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已逐步在各项目中推广应用,新绿色建筑标准的评价体系从设计与运行两个阶段实现建筑的实际绿色性能,同时重在强调绿色技术的实际落地情况,保证后期运营的实际效果。新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旨在解决建筑实际绿色建筑性能的实现以及人们对绿色建筑效果的实际感知程度,使运营后的建筑能实现真正的“绿色”。
一是安全防护。医院建筑,考虑病人实际焦虑的心态,均采用安全防夹门、闭门器及玻璃防护措施等进行安全防护,同时出入口、坡道、楼梯、卫生间等所有室内外地面全部通过采用防滑地砖、防滑条等措施进行了安全防护。二是建筑材料耐久性。项目给排水、电气、空调等设备管线均采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及管件,同时设备各五金配件、管道阀门、开关龙头等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的优质产品。建筑防水材料及密封材料均采用耐久性好的密封材料。
一是声环境与光环境。建筑在设计阶段,通过选用较高隔声性能的外围护结构实现建筑隔声性能要求,对于医院建筑,隔声要求相对较高,通常外围护结构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LOW-E 中空玻璃,同时对于病房、诊室、手术室等功能房间上层的楼板,均采用隔声砂浆的减振楼板,使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满足医院建筑的要求。二是室内热湿环境。项目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 规定的室内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整体评价(整体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热感觉指标PMV 及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2 级(10%≤PPD ≤25%,-1 ≤PMV <-0.5 或0.5 ≤PMV ≤1)及以上的建筑面积比例为69.23%,去除建筑内设备用房、楼梯间等辅助功能用房外,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基本能满足热源热舒适性要求。
体现健康建筑,最根本的是做好医院的功能分区,做好患者流线、医护流线及洁污分流,是健康医院建筑的最根本性的设计。规划布局中合理规划患者区域、健康区域及总图中的各流线组织。做好建筑内各功能区的系统洁污流线设计,及门诊、医技区的患者通道、医护通道,满足两部分人的卫生安全要求。同时要重点做好中心供应、洁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中心等关键区域的建筑功能设计,减少医院内部的交叉感染。满足健康的建筑还体现在主要使用空间的良好环境上,如诊室治疗用房、患者使用的交通等候空间、护理单元的病房等。在设计患者使用的医疗街空间上,除了大空间的良好尺度、便捷明确的交通设施及指示标志外,还可设置可通风的中庭、边庭,顶部设置局部采光通风的设施来改善医疗街空间的通风采光质量。
传统的设计模式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医疗专项设计、内装设计。因为设计单位主体不同,都分别对投资方负责,各设计院之间配合不紧密,造成了项目部分内容在各相关设计公司之间重复设计、相互协调不够而产生浪费。因此,土建设计单位应转变单纯做设计的理念,要兼做项目的设计总协调工作。在完成初步设计工作后,就要求开展医疗专项设计及内装方案设计,协助投资方确定医疗专项方案及内装方案,并将这部分的工作成果体现在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中,如内装方案中,对重点空间的深化,土建图中据此进行墙体、设备管网位置高度的调整。将内装明确的墙体、地面、吊顶材料体现在土建装修表中,这些都增加了施工图设计成果的可实施性及对造价的控制性;医疗专项设计中,如手术室、中心供应的平面、医疗设备参数,整合到施工图设计中的平面布置、荷载取值、洞口位置、与其他部分设备管网结合,都提高了土建施工图的精确度和完成度,有助于减少施工的改动,降低造价、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医疗设备更新的数字化发展,医院内部数据的网络化连接,减少患者、医护人员在不同的工作面、服务面的往返。5G 社会的网络技术发展,分级诊疗的医疗模式转变,大型医疗集团的产生,大型网络平台的出现,为在线医疗服务提供了可能。这些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要求医院建筑为适应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预留用房及智能化系统管井及设备通道。另外,还应考虑医院物流系统将来的发展需求。现代医院应该充分考虑医院物流系统的运行要求,以减轻医疗辅助人员对简单重复的医疗物资支持活动的工作强度,同时减少患者的行走量。
总结:绿色医院的设计,应满足医疗不断变化的需要、提升诊疗环境、实现患者人文关怀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每一位从事建筑设计的设计人员而言,要从自己所负责的阶段就把绿色建筑落实到位,为下一阶段绿色建筑的真正实施落地做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