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政课对当代大学生个人修养提升的重要性

2021-11-28 12:55:16马睿哲
魅力中国 2021年3期

马睿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陵 712100)

一、引言

“修养”一词在汉语中包含多种解释,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培养个人高尚的品德,正确的处世态度,完善的行为规范,以及个人思想、理论、知识和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新时代高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培养和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除了个人所学的专业课以外,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个人修养培养的核心课就是思政课堂。因此,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对思政内容的学习与认知。通过思政课程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深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个人修养与修为。

那么,何谓思政课呢?思政课就是用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引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和党中央相关文件对党和国家意识形态进行传播的课堂,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提升爱国主义情操与修养的重要阵地与平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大量资料的查找与阅读之后,深刻认识到高校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引导绝不能脱离思政课堂。最初,对思政课堂兴趣高涨主要是由于个人在思政课堂中获得了些许的获得感,无论从知识的获得,方法的获得还是信仰的获得等方面每每都有一定的收获,尤其是当学习到感人生动的题材与内容,引发大家的共鸣时,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会油然而生。因此,就一位当代大学生而言,思政课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对大学生爱国主义修养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思政课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政课的核心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的解读,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深度、广度等多维度进行的讲授。通过学习,不仅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真切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魅力,引导当代大学生明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的人生价值与意义。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更加拓宽了学生对该理论的新认知、新视野,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的深层次认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同,为当代大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有底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成为合格的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思政课提升了道德素养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思政内容有关的各项学术、社团活动,感触颇深。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更是应该积极通过登录微信公众号,或参与主题学习网站等不同平台,全方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宝贵价值。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深切感受民族精神,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学习和认识更加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夯实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坚定了学生未来以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个人道德素养,增强了弘扬正能量的勇气,直面错误观点的动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服务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教育使命的担当者正是思政课教师,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细致讲解与娓娓道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个人道德素养,也是思政课能够直接给予学生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德育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核心始终围绕着对个人德行的培育与培养,增强了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信心与力量,夯实了道德素养,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

四、思政课培养了家国情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出的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是思政课的重要源泉,这一最新理论的融入课堂,在学生中产生了强大的价值力量,给予当代大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通过课堂大量的案例分析,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一切为了人民,更加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识,坚定了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以小我实现大我,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之,当代大学生始终应在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同时,更应以个人道德修养提升为学习目的,自我修为的不断完善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等教育的定位那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思政课是实现这一定位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提升道德素养的加油站,更是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核心基地。思政课是全面提高学生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好每一节思政课,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个人修为,为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而不负家长、老师、学校以及社会与国家的培养与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