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语言在绘画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1-11-28 12:55:16赵子轩
魅力中国 2021年3期

赵子轩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掌握基础色彩概念

色彩是绘画基础,是人们感知事物的第一印象,更是艺术家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所有色彩都有三种基本属性,也就是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绘画者必须具备的“色彩感”则是:对于语言要素“色相”具有具体而微妙的感知能力;对于语法结构“色彩关系”具有抽象的解析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色相不等于色彩;调色即是调关系;对比与和谐永远相互依存。

原以为色彩是简单的,有谁不认识三原色呢?但事实就是,我们并不完全认识色彩,起码对色彩的表达是局限和概念的,在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的表达却仅凭个人喜好或跟随感觉走。所以,第一步就是建立色彩意识,不要通过直觉判断来选择色彩。在当今时代中,单纯展示物体的色彩、表达物体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绘画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传统色的概念,深层次地理解“色彩原理”,而后进行抽象和理想化的主观转换,只有这样,在绘画过程中才能够创作出更高级的色彩可能。

二、色彩的魅力来自色彩的关系

色彩可以展现一幅作品的节奏,这种“节奏”代表的是色彩关系间的各种有意识组成。在掌握了色彩原理和色彩意识后,我们需要主动地摆布色彩要素、配置色彩关系、理解配色的根本原则——色彩的魅力来自色彩的关系。优秀的色彩作品并不是以多种颜色的无机堆积,也不是以鲜艳的原色直接并列,而是艺术家对于补色、冷暖、鲜灰、明度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巧妙摆布,通过使用颜色的反复加上色阶的转变过程和色调的变化等构成的。为此画家们提出色彩对比规律:研究色彩间的矛盾与差异,当观赏者同时看到相接近的色块时,色彩会展现出不同效果,所以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色调上,对比过程中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重要内容,理解色彩——包含着理解人类的“视错觉”,色彩的神秘感觉就是来自它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补色对比,冷暖对比,其实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色彩感觉,甚至很多情况是色彩的视错觉。如以黄为底,上面放置白色,这时,白色会带有紫色味道,以蓝为底,上面放置灰色时,灰色又会呈现出橙色意味;这些例子说明了色彩的奇妙特性,可以说,几乎没有真实的物理的色彩存在着。色彩冷暖变化规律并不是简单描绘的,只有反复摆布色彩的关系,才能领略到色彩语言的独特魅力。

三、色彩具有情感表达

色彩是形式语言中独立存在的,它可以直接象征人类精神,刺激人类视觉,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在现代绘画中,色彩和线条成为观众欣赏和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方式,节奏变化、冷暖变化都在展示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同样的景物,仅仅是色彩的改变,视觉效果和心理反应就会大相径庭。为此,可以进行“色彩表意”的课题实践,选两个正反面心理名词,运用抽象色块象征,重在表现抽象色彩与内在心理精神的直接链接,在实践过程中,提升洞察能力,调动思辨能力,追求色彩关系别致、精神象征清晰、使自己具备色彩语言的思辨能力,尝试展开最大限度的色彩与精神的相互联想,深入地理解色彩与精神的微妙关系。

克莱因认为蓝色象征着无比深邃的宇宙,所以他创作任何作品,从平面到立体,从绘画到行为,都运用同一种蓝色,表达单一而无线,纯粹即深远的东方禅意,曾被称之为“克莱因蓝”。色彩元素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觉,红色热烈奔放,蓝色忧郁孤寂,绘画要根据想传达的情感去进行绘画表达。色彩是心象,表意要成功;表达自己的心绪、情感、理念,要把情感理念翻译为视觉语言,表意是否成功要看观赏者是否产生共鸣。“和谐的色彩关系可以让视觉十分舒适,特定的色彩关系可以传达深层寓意”。绘画创造者必须注重情感的传达而不是一味去选择模仿,失去风格,空洞且无说服力的表达,这需要每一个创作者去更深入地研究和大胆尝试色彩运用。

四、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结构研究

进入20 世纪,画家的调色板在绘画发展变化中产生了质变,色彩不再是造型的附庸,而是理直气壮地变为主角。艺术家们也不仅仅忠实地记录视直觉,而是致力于通过色彩表达人性的心理体验;布拉克的作品是主观配置色彩,色彩在他手中随心所欲,犹如音乐家玩味音符一般——选择色相,组构旋律,创造调式。亨利马蒂斯钟情红色,以至于把整个画室通体铺满饱和的红色。大面积浓郁的红色中跳跃着几种稀薄的冷红色,构成一种既有冷暖鲜灰变异,又是十分绝对的红色调;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原理,组织出令人玩味的色彩韵律;将绘画还原于视觉的形式符号,从此,色彩可以直接作为表现的内容和审美的对象。

色彩是一种可以深刻表意的艺术语言。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绘画者在绘画时应提前构思好画面的节奏,最终展示出想要表达的色彩效果,色彩元素应当发挥什么作用是需要自身去不断研究的。总之,作为一名绘画工作者,对色彩学科和色彩演变脉络必须有起码的了解。既要清晰人类对色彩认知的巨大变化,也要探究具有文化属性的“色彩审美”取向,只有这样对于今后创作中色彩的运用才不会产生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