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

2021-11-28 12:55:16伍凤珍
魅力中国 2021年3期

伍凤珍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三小学,广东 肇庆 526000)

引言: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幸福教育的概念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幸福教育的概念被称为关怀和教育所有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更应该秉持着负责的态度,对于学生表现的不良现象给予耐心纠正,并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幸福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的目的

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能够辨别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从而为其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而幸福教育的提出其实是德育教育工作进程的人性化体现,让小学生在充满幸福感与获得感的过程中增强道德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感与德育工作的融合,要求幸福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表现幸福,要在不断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因此这既是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

二、在幸福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场地,理应为其创建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些教师一味地督促,在此压力下,学生不仅不会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会厌烦教师、讨厌上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改变,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道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这需要适当的指导和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在现实生活中,班上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教育理念的渗透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并真诚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快乐,这样做将激发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的热情。

(二)实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班主任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善于去挖掘每一位小学生的闪光点与潜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清晰地对自己形成认知,因此就可以建立一个档案袋,记录他们生活的点滴,并定期在班内分享,让他们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中管理自我。同时,班主任也要革新教育方法,在面对比较敏感、比较脆弱的低年级学生时,不可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的标准,不然他们就会很快地意识到不平等这一思想。所以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关爱学生并增进与学生的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必须用爱来教育学生,而且教育与对学生的爱是不可分开的。在道德教学训练中,校长应借鉴先进的教育观点,使爱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小学教师要真诚地照顾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不应该辱骂、指责,这种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班主任必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危害。在一些校园里,对于那些在课堂上与同学交谈并且不注意教师教学的学生,一些教师就会体罚学生,这种体罚对学生的自尊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可以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主动与其交谈,找出原因,然后解决,通过耐心的询问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对小学生的生活来说,他们的生活圈大多是学校内部,而小学生情绪以及幸福感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他们的生活情况,所以,小学生在学校遇到的多种问题都是其幸福感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比如说,成绩不够理想,同学之间的相处不融洽,以及在课堂上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等,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幸福感的形成,若这些因素长期存在,自信缺失也会随之袭击小学生,幸福感就更加得不到提升。所以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作为他们在学校的第一依靠人,就要细心地去观察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重拾小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德育教育能够很好地开展。当然,班主任在重拾小学生信心的过程中,其手段也是有研究方案的。比如说在一些班级活动或者课堂中,要多让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小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并且在问题回答完毕之后,班主任也要利用眼光或者一些细小的行为,给予孩子相应的鼓励,用细节告诉他“你很棒”,有时也可以带动全班学生给予小学生肯定的掌声,让他逐渐认识到自我,寻回自信心。学生自信心重拾之后,面对生活和同学都能够从容淡定,这不仅是班主任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标志,也是学生幸福感获得的体现。

(五)榜样的力量

管理者的行为会影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自身,仅有良好的道德风范、适当的角色才能真正说服学生。如果管理者的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很难说服学生。小学班主任在学生中起着领导和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平时的教育教学,还是课后的交谈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禁止不当行为的发生。

结论: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善德育方法,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发展。同时,班主任应着重培养小学生的三种观点,使小学生有正确的看法,并正确评估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想法,拓展对学生快乐的知识渠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自尊心,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