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山
(哈尔滨市第四十六中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引言:在现有的安全教育中,教师都是从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出发,要求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和能力;但是从一些校园安全事故中发现,学生们虽有安全意识,但不能很好的防范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故中,主要包括校园欺凌、劳动事故、挤压事故以及体育事故等等,在这些事故发生之前,教师会强调要学生小心谨慎,保护自身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教师还是在强调学生应该怎样应对。因此,对中学学校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将生命和财产损失控制到最小,学校需要事先制订应急方案。例如,火灾演习是每个学期必不可少的紧急训练。一旦火灾意外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在演练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另外,对学生上实验课所需要的化学用品和器材要定期检查可燃物和爆炸物,同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其不恰当使用会产生的危险。此外学校也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筛除过期食品,食品管理不达标的绝不使用,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最后,学校必须严格禁止陌生人自由出入校园。
学校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定期教育,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校园安全问题,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问题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其次;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风险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要在日常活动中增加安全训练,并教学生如何应对实际的危险。再次,必须正确认识防范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加强防范安全隐患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和紧急避难、逃脱相关的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或组织学生看录像来学习如何在危险发生时保护自己。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建立安全管理的预警机制,必须要在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学校领导负责监督教师和学生负责预防安全隐患的保护机制,实行早期预警管理。科学合理的早期预警机制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学生的管理必须跟上现代发展的步伐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和动态。学生可以在安全管理方面为决策提供建议,从而确保学校的决策正确使经验转变为科学决策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还可以及时反映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内心较为成熟。在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特点,要对症下药,运用有效的手段将学校的安全理念传达给学生如设立学校安全日,让学生自己组织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建议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从而有利于学校安全隐患防范管理制度的实施。教师在不同时间点要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将安全隐患防范贯穿于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并不断影响学校其他管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进而有效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应严格按照初期的安全教育管理举措予以落实,持之以恒地打好学校基层防疫“攻坚战”,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为其后续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未来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们应适度地将防疫常态化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使其能够提升对疫情下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同时,将这一管理内容践行到其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以此推动后续学生成长,实现强化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目标。
纵观以往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如果想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管理效果单纯的由学校付出努力是十分不够的。只有学生家庭、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来,实现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新模式,才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将这一工作落实到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去,以此提升安全教育管理的效果。在未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凭借自身教育领域的优势,积极地邀请家庭、社会资源参与到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来。丰富原有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方案,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管理服务,以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总之,学校对于初中学生展开安全教育管理任务的时候,应该探究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高效的教育措施,进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