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婷
(贵阳市第五幼儿园,贵州 贵阳 550001)
所谓幼儿园班级环境美术就是在班级活动室内渗透具有审美情感色彩的生活环境内容,例如在班级自然角、美工区中让幼儿深切感受最真实的自然之美内容,并同时满足幼儿的美术表现与创造需求。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实际,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可以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即用生活来教育,满足生活需求展开教育过程。现如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全面渗透到幼儿园教育领域中,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非常深入到位。具体来说,基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密切关联幼儿园实际生活,展开以幼儿发展作为基本本位的美术渗透教育非常有必要。它对于幼儿个性化创造能力的尊重与对幼儿美术学习兴趣、能力以及诸多心理要素的培养都非常到位。简言之,就是要在幼儿班级环境中进行美术渗透,处处体现陶行知的思想生活化特征,凸显生活化价值内涵。
相比较而言,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相对宽松,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培养幼儿宽松的心理环境非常适合,如此也能在幼儿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展开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来表现幼儿的内心世界,确保他们在生活化场景中拥有足够的信心与自由去参与到主动美术学习操作环节中,使其真正专注于美术创作活动中,快速表达自身美术思维,做到思路开阔[1]。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是相当自由的,在幼儿园班级环境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思考从不同角度渗透这一生活化理念,借助不同教法引领学生发展进步。具体来讲下文主要谈2 点。
在班级活动室中就有主题墙,为了丰富主题墙内容,教师需要引领幼儿尝试用各种图画、色彩来充实主题墙内容,渗透表达审美情感,丰富幼儿的美术色彩生活环境。为此,教师就首先提问幼儿“大家想一想该如何来填充我们班级活动室的主题墙呢?”其教学主题原则是主题墙绘画主题突出、色彩不要过于花哨、避免与室内环境不相协调。为了让主题墙变得美美的,幼儿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些幼儿提出在主题墙上绘制花朵象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例如有些幼儿提出每个人都拿一张生活中的照片作为素材共同在主题墙上绘画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另外还有些幼儿提出为主题墙设计一张张个性化名片。所有幼儿都为班级中主题墙的美化出谋划策,在集体讨论过程中,师幼最终决定为主题墙设计一个创意栏,创意栏上充满了幼儿们共同合作绘画了美丽的水彩画。这不但美化了班级环境,同时也便于幼儿们随时交流沟通,一举两得。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也应该保证做到生活活动内容贯穿始终。比如说教师会陪伴幼儿共同动手美化班级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其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与幼儿共同设计各种颜色的值日生卡,让幼儿有机会更多与环境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互动的重要舞台,再在舞台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班级自然角,教师可为幼儿群体设计班级美术环境,建设多姿多彩自然角,这对幼儿的审美情趣熏陶促进是具有良好作用的。换言之,教师希望在班级自然角中为幼儿浓缩大自然,让幼儿发现各种好玩有趣的色彩,提升幼儿的感受力和审美情趣。具体来说,教师会鼓励幼儿收集叶子,并指导幼儿发现树叶颜色的微妙变化,聚焦幼儿观察对象,鼓励幼儿将叶子排列成自己喜欢的形状,观察不同色彩下叶子形状所展现出的动态变化美感。某些幼儿就会提出问题“叶子会变色吗?”此时教师就会带领幼儿们共同展开游戏,展开有关色彩的小实验,在放有大白菜的透明容器里加入不同色彩元素进行观察,在经过两周的连续观察后,幼儿就会发现叶子原来是通过不同的叶脉来传输能量到叶片的,它决定了叶子的颜色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就通过多媒体平台为幼儿展示了白菜,白菜的根部一般为浅浅的红色,而菜叶则是深深的红色,这样的深浅变化色彩实验最大限度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让班级环境美术教学变得饶有趣味。在如此的自然角之中,幼儿不但学习到了有关蔬菜种植的知识内容,还真正领悟了这一具有审美特色情感的多姿多彩生活环境,这些对幼儿的情感与智慧成长都颇有帮助。
另外,通过班级情景引导幼儿,满足幼儿的美术表现与创造需求也使有必要的。比如说教师可利用活动室中的柜面作为装饰面,创设场景让幼儿仿佛感受到春天真的来了。在班级教室情景中就包含了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柳条、还有碧波荡漾的湖面与郁郁葱葱的树木。为此教师可为幼儿创设情景中的创意工坊,体现情景教学互动性,在如此互动环境中表现班级环境美术色彩内容,渗透更多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内容[2]。
总结:综上所述,当前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幼儿班级环境美术教学应用广泛且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意义。它将生活与美术、班级环境等等合为一体,不但传授了幼儿们美术知识内容同时也美化了幼儿园班级学习生活环境,一举两得,真正让幼儿园美术教学生活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