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2021-11-28 01:23:11孙晓莉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施工

孙晓莉

(宁夏恒正伟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住房的需求量也在增大,为了顺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工程体系以其环保优势成为重要的建筑手段,但是在其推广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成本造价较高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针对具体情况落实相匹配的管控措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装配式建筑概述

在早期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外观比较单一,多样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现代化建筑工艺的创新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模式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装配式建筑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并且在多样性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可移动性。移动式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按照设定好的图纸完成预埋件和管道铺设,并根据建筑的具体构架构造柱梁板等结构框架,最后完成构件装配就能完成整个建筑施工。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生产标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对原有的传统建筑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使其朝着简单快捷的方向转变。而装配式建筑是解决传统建筑工程中由繁到简的重要技术,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现场作业流程,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环境质量,有利于降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相对较晚,而日本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理念,并且在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利用工厂化以及部件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建筑行业施工效率,并且住宅内部结构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在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中,需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装配式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理念,才能够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推动我国装备式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优势

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其技术优势如下。第一,节能性。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实际施工中存在着节能性的特点。由于外挂板通常在两面混凝土之间,稳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保温网性能,而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也可以改变传统建筑施工中的外墙脱落问题,提高建筑外墙施工的质量;第二,环保性。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通过装配式建筑工程方案的协调,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生产的质量,而且也可以减少工程项目的建筑垃圾,满足建筑行业的环保性发展需求;第三,缩短工期。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在实际施工中可以缩短工程项目工期,而且也可以缩短工程强度,节约工程砌筑及抹灰程序,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目的;第四,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通过标准化设计方案的确定,可以将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作为重点,通过构件标准性的确定,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及生产效率,降低构件施工成本,充分满足建筑行业的经济化、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装配式预算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较大,如果没有完善的装配式预算编制制度,将会大大增加工程成本。当下一些概预算编制人员并未在概预算编制前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资料进行收集、阅读、分析,所以编制出的项目概预算方案并不合理,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目前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预算相对滞后,引发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常见,特别是缺少全过程管理工程。员工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如果造价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就会降低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质量。当前装配式建筑管理中,由于缺失先进的造价管理理念,且相关管理者的能力不足,导致装配式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效率较低。另外,装配式建筑缺乏标准规范以及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装配式建筑产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尽管国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图集等,但并不全面,市场上的企业主要以摸索的方式进行建造,出现了不同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由此产生了差异较大的工程造价。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应提前在工厂把施工构件加工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落实施工建设。在构件生产环节进行成本管控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进行场地的转化,这样就会产生各种突发性影响因素。

四、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机制研究

(一)加强施工方案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方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具体要求保证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尽可能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的主要核心是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确保施工计划的合理性是对整个项目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内容。为了尽可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计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以施工设计图纸为基础,由专业的造价工作人员对整体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并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具体特点按照总平面图与各建筑图纸说明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工作。由专业造价人员进行分析和初步预算,对设计图纸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防止设计图纸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随后根据优化完成的设计图纸,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达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以及成本进行合理控制的目的。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成本是影响其资金投入的重要因素。装配式建筑中的重点支出项目包括主体构件费用以及工程施工费用。对这两方面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可以达到控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成本的目的。

(二)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

在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各单位、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投资阶段,要积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相关应急策略,避免产生超预算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联系现场勘测以及前期的调研情况,对经济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在成本支出期间进行科学的调节、改善,形成系统全面、规范清晰的预算编制体系,使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

(三)完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制度

建筑运用了大量的节能环保技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根据建筑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完善建筑成本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方法,对建筑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以及报废全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将建筑各项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根据建筑建设要求,优化建筑施工流程,减少建筑施工变更,降低施工成本。另外,增强企业全体成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考核机制,将成本管理目标按照性质和内容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将成本控制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和部门的绩效工资挂钩,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降低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才能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目标。

(四)优化施工计划

为了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水平,要结合设计方案提升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而言,项目工程造价是维护整体运行方案和标准化流程的根本,其核心就在于能否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制订科学、规范的施工计划,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只有保证施工计划的综合价值和运行效率,才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一方面,要基于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建立全方位的研究计划,并且要聘请专项专业人员分析和制定项目预算,在有效处理对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最优化施工措施。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分析,落实后续处理机制,从根本上避免预算超支或者是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提升综合管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实处理规划的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信息,包括劳务信息、物资信息等,保证初步调查工作的合理性和完整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的综合效果。

(五)强化相关合同条款的完善

一旦出现工程变更,则容易导致成本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能够强化工程变更管理,尤其是完善相关合同条款,为成本控制效果提升奠定基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对于工程变更问题相对忽视,对工程变更未能形成规范约束。而合同应该对双方权益、义务等进行明确的规范,从而实现工程变更管理有效性。具体来说,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完善工作,需要从委托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以及招标文件等内容综合分析,对工程变更范围进行明确,规范相关的审批权限,同时明确规定工程变更价款计价方式、处理程序等,提升建筑工程变更管理规范性、高效性。另外,还需要实施全程变更管理模式,在前期准备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策划、设计等工作,设计出现错漏而发生变更的概率较大,必须严格把控项目设计、招投标阶段质量,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设计错漏问题,及时发现并避免设计变更。在招投标环节中,更需要能够选择合理的招标模式,避免恶意竞标问题发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对于工程变更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变更造价、变更工程量等实施有效的审查,严格按照变更程序办事,以变更指令作为依据。能够对工程变更、索赔进行合理区分。

(六)完善激励奖惩机制

建设单位要在有效减少违法、违规操作行为上,做出具体化的指导。一方面予以工作比较认真的、能力优秀的员工相应的嘉奖,另一方面,要适当地处罚一些不良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科学的激励奖惩机制尤为关键,产生的作用非常显著,可以积极改善造价管控水平,提升引导监理人员、建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可以实现动态化的管理目标,在确立奖惩机制的过程中,可采用先进的BIM 技术,及时地体现当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动态,运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增强造价管控力度。提升造价人员综合能力,通过奖惩制度的制度和实施,增强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造价人员的工作监管,确保预算内容准确实施。造价管控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严谨的查看预制件加工过程及现场安装的每一个环节,尽早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另外,建设单位在招聘成本管控人员的过程中,要提升入职的门槛,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造价人员可以充分掌握预制件加工的特征、预制件的加工标准等内容,并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严格履行单位提出的各项制度内容,处理好造价管理工作。在技术方面上,也要能够对于装配式结构成本进行积极的管控。

结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筑形式在工期、工程质量水平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具备明显的优势,而且满足了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一些建筑构件能够进行二次使用,提升了原材料的应用率以及整体的质量水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过高使其难以进一步推广应用,所以相关单位要积极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