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露
(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中心小学,辽宁 大连 116200)
如果能够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趣味性与知识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不但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加全面的思维学习培养。另外,如果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转变为趣味性任教,那么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且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也觉得数学知识枯燥,数学课堂氛围不活跃,也意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应效果。在数学趣味性教学过程中,趣味教学也存在一系列弊端。本文正对这些弊端,归纳了产生这些弊端的情况。
在收集整理文献过程中,数学要展开趣味性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其主要形式是趣味教学,而不是实质性的数学趣味性教学。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认为数学趣味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加入游戏、小组合作、讲故事、有激励表扬评价性语言、师生互动等形式存在就可以了,而不了解其中真正的作用。
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其实从很大程度上与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很多数学老师在这个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短板,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纪律的好坏决定了一节课是否上的成功,有一些教师认为,开展趣味性课堂纪律就会变得很难管控,一些调皮的学生会乘机“起哄”,根本就不愿参与其中。开展趣味课堂就需要学生配合,但每到这时候教师关注到的是积极活跃的同学,平时上课的“小帮手”,对于其他的同学却没有过多的交流,或是“一视而过”。教师每次都会在私底下说上课的时候上的有多难受,很多学生都在开小差,管都管不了,却未想到自己给学生的关注度是否达到了学生期待的样子,这也表明了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不够。
一些教师想在教学时希望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设计了一些趣味性的游戏环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是“状况百出”。要么是设计的游戏难度过高,要么是不符合学生的“口味”,导致活动进行失败。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的课堂教学期间,如何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课题。而且数学趣味性教学也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使用。为了确保数学趣味性更好地融入到小学低年级段数学课堂中去,笔者归纳出的建议如下: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教师们要改变对数学趣味性原有的看法,一节数学课不是加一点游戏、故事就是有趣的。要想让数学变得有趣味化,就需要教师了解它到底有什么作用,这节课使用了效果会如何,学生能否收获到一些东西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如果能够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物品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就很容易可以让他们把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成具象的知识点,便于理解与认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不断普及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不仅可以再教室里上课,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信息技术强化了,而教师的教学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媒体教学课图文声像并茂,具有直观性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数学任课老师而言,要能够较好地把控数学教学课堂,并且较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设计好教学环节,把数学变得有趣化,把学生安排进去,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有事可做的,并非多余参与到学习当中。
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怎样的时候,对于要展开的教学也多了一份便利,能够充分的利用多种不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以上研究成果是笔者经过三个月的数学趣味性融入小学低年级段数学课堂的调查研究而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对一线小学教师开展数学趣味性融入课堂教学有一定启发,受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文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尽之处,笔者将在以后的工作教学中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地提升与改善如何能够更进一步把趣味性数学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进行有效结合的实际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