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教育实践的一贯制学校劳动实践课程

2021-11-28 01:23李秀玲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基地劳动课程

李秀玲

(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北京 100043)

2020 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两部文件陆续出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文件中得以细致、全面、深刻地阐述。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地处三区交界,是一所配套资源匮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挖掘劳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学校逐步尝试,慢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路径:以劳动教育课为抓手,立足当下,在校内实际推进劳动课堂,开发并挖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拓展课堂范围、提高学生实际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精神。

一、建设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环境育人

学校秉持“把整个世界作为孩子的课堂”的教育理念,力图将有限的校园空间,打造成联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未来生活的无限育人领域。在“生本“课程框架下,学校开发实施在地自然四季课程、在地文化非遗课程,及自我发展类课程。基于课程,学校创造性地把校园空地、所在社区、周边公园等教室以外的场所,挖掘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开放课堂”。

2014 年建校之初学校将校园南侧树阵及两个中心花园开发建成了占地约1500 平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划分为传统农业区、居家蔬菜区、中草药区及校园水果区四个区域,将其作为在地自然四季课程及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由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先生题名为“四勤五分田”,旨在引导师生四体要勤,五谷要分。为了尽可能还原农业劳动的真实场景,学校还增设了犁、耙、石碾等传统农具,便于学生了解工具、使用工具。同时,学校将24 节气作为文化元素设计再四勤五分田旁的围墙上,每次课程和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都会基于节气实际开展学习。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劳动教育落细、落实。

二、开发劳动实践课程,以劳育德

(一)制定九年一贯制劳动课程纲要

为确保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科学有序,符合学生个体发展实际需求,符合劳动教育的实际规律,符合一贯制学校特点。学校研讨制定一贯制学校劳动课程纲要。纲要把劳动教育贯通九年一贯制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从社会劳动、学校劳动、家庭劳动三个维度设计具体内容和劳动主题,落实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纲要中逐一细化了一贯制学校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一至二年级主要围绕个人生活,启蒙学生劳动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形成“人人都要劳动”的认知理念。重点指导学生能够完成如下劳动内容:第一,日常家居劳动,如打扫房间及垃圾分类等,会整理和清洗个人物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担当;第二,学生要乐于参与集体劳动,积极维护校园、班级环境卫生,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第三,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及手工制作等,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有照顾身边动植物的习惯,。三至六年级以家庭劳动和校园劳动为主,开展学校的劳动教育。学生适当参加学校及社会公益劳动,学会与人合作,体会劳动光荣,做好个人卫生,积极分担家务,促进学生卫生、劳动习惯的养成。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劳动内容:第一,参加校园垃圾分类、劳动实践基地的果蔬及农作物种植,及校外环保等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第二,参与家居收纳整理、清洁,烹制简单的家常菜等,规定学生的任务量,如每年掌握1 至2 项生活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和勤俭节约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积极参加校内劳动基地实践课程,体验农耕种植等简单的生产劳动,懂得珍惜粮食蔬菜,珍惜劳动成果,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

七至九年级重点增加学生的劳动知识储备及技能,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学农教育,加强家政学习和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体验,开展生涯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职业意识和优秀品质。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劳动内容:第一,定期开展学生的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以及社区及敬老院的助残、敬老等服务性劳动,初步形成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第二,承担一定的家庭烹饪、日常清洁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第三,学生适当体验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包括扎染、陶艺等劳动,结合学农课程,系统参与校内种植生产劳动,学习劳动技能,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第四,参观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劳动成果(如都江堰、大运河、红旗渠、三峡大坝等),树立劳动光荣伟大的价值认知。

(二)开展劳动实践课程,感悟四季收获

学校基于九年一贯制劳动课程纲要,依托校内劳动基地资源,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设置综合实践劳动课程,主要包括手工创作、农事劳动、生活技能等内容。课程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以“理论+劳作”“学习单+劳作”“观察记录表+理论”“传统文化节日主题”“传统技艺制作主题”等模式进行设计,开展三年级的劳动课及其他各年级的实践课程。把劳动课堂搬进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造了多样化的劳动情境,让学生实践参与作物种植相关的农事活动。学生校内实践基地参与体验农事劳动,挥洒汗水、发展智慧,学习有动植物相关科学知识、了解农耕用具、掌握农作物的种植常识,培养劳动习惯,学会在劳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劳动素养。以中年级春季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为例,学校在春季课程中围绕“谷雨”举办“开耕节”,在播种的季节,播下希望的种子。农耕老师从农耕的历史谈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谈到我国的中草药对新冠疫情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触动学生的心灵。三年级同学栽种蔬菜、四年级同学种植中草药,同学们参与翻土、施肥、播种、浇水,体验劳动的艰辛,持续记录植物志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劳养德,以劳健体,以劳益智,以劳怡情,为成为具有良好生活力、创造力和学习力的新时代慧雅少年而努力奋斗。

(三)在地自然四季课程与劳动课程的融合

通过开设“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性学习”,真正实现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全面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打破学科壁垒,开展“无边界学习”,学校从“认识自我”、“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三个维度构建“自我管理课程”、“在地自然课程”和“在地文化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整合到基础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地自然四季课程中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了观察、记录、探究的习惯。目前在地自然四季课程已经开展了五年,每年依照春、夏、秋、冬四季开展四次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每一期活动都有相应的学习单。通过在活动过程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地自然四季课程中涉及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夏季课程为例各年级各学科同一主题开发大主题课程。其中,5-6学段的微喷灌的射程和灌溉面积,7-9 学段的职务虫蛀率的测定对杀虫剂的指导应用都是基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发的夏季课程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跨学科融合。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以“整体课程”育“完整学生“,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大主题多学科融合,以劳启智

依据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之上,学科教师设计开发,将数学中的测量与计算、科学中的观察与探究、美术中的艺术写生与手工制作、语文中的节气与古诗词等课程内容适时融合到劳动教育实践课堂中,实现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此外,教师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去完善知识储备,更新育人模式。案例一:以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融入田园种植感受传统文化》为例,教师以同学们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黄豆、种植冬小麦、收获冬小麦的照片设置问题“这些照片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借助谚语以及有芒作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在课程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我国幅员辽阔,了解其重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以立秋为例组织学生借助网络教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劳动实践基地等场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理解其中蕴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案例二:九年级一模考试结束后的采摘节。劳动实践基地既是校内的劳动课堂,也是学生们释放天性、缓解压力的好去处。九年级一模考试结束后,生物老师带领九年级学生在蔬菜区对蔬菜进行分类和采摘,学生在做中学习了蔬菜相关知识,更在汗水和欢笑中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作物松土、育苗、种植、浇水的劳动过程,现场观察研究植物,体验收获乐趣,以及简单烹制后的美食享用,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餐桌里的环境与食物的关系。通过系列课程的开展,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到大自然,实现将教育置于真实情境中,缩减了教育与生活的的距离,建立其直接的联系,学生在课程中既亲历了积极的实践体验,又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形成技能。正如学生在活动后写下的真实感受:“我们在夏季课程中巩固化学理论知识,丰富劳动实践经验。在轻松的氛围中释放了来自中考的学业压力”。也有学生这样描述:“芹菜、莴笋、小油菜……每个人收获了自己亲手参与种植的蔬菜,这个过程让我们近距离了解植物、体验劳作,实在是难得的学习记忆,更期待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品尝校园无公害蔬菜的好味道。今天的采摘让我们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这也恰似我们经历艰难的成长最终得以收获。”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学校努力做到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校园,在这里学生们的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合作能力、提升学习探究能力、创新问题解决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今后学校将继续挖掘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所带来乐趣与成就,形成人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基地劳动课程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