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训梅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平山镇初级中学,贵州 毕节 553208)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主要科目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帮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成为许多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微视频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趣味,帮助学生从预习开始到课后复习更加彻底的掌握和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也是日常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预习只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将要学习的学习知识,比较表面化。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掌握到的知识程度也不同,一些学生甚至不能通过预习获得有效信息,甚至因为单一的预习方式,降低学习兴趣,达不到自主学习的效果。而微视频的教学应用,可以增加预习的趣味性,并更加详细的为学生分析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而促进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这一章节课程时,传统的预习方式学生就看看概念,试着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函数的复杂性,许多学生并不能理解,预习效果不佳,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而微视频在预习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分析课程内容,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将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并举例分析录制微视频,然后发布到QQ、微信群或者学习平台,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和分析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具体讲解和动画演示,让学生基本掌握学习内容,有效提高预习效果,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接收数学知识的主场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慢慢消化和理解教师教学的数学知识,使其化为己有。但是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老师只会灌输性的为学生讲解概念知识,根据课本内容告诉学生简单的函数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学习非常被动。又因为学生的差异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很快的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半懂不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对知识混乱,进而教学效果不理想。并且可能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习差的学生更加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学习好的学生也逐渐不喜欢数学知识。为了改变这些问题,微视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非常重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将要教学的知识,收集相关知识点和典型例题,然后制作几个短视频,在讲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在不同的知识点依次播放,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中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微视频边勾画边为同学详细讲解,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基础概念,进而展开下步学习。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以后,我们再通过动手操作用几何画板来量一量直角三角形尺的三条边,猜测三边关系,同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验证。然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视频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此增强课堂兴趣,同时让每位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后复习基本就是反复做题、背诵概念,这种死板的复习方式效果不佳,且枯燥无味。而微视频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并化为己用。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达到巩固作用,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完善对知识的掌握;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再次进行学习,达到掌握学习知识的目的。
比如《绝对值》这课,许多学生容易产生误区,认为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这两个数不一定相等。且在课后的复习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为学生录制微视频,多为学生列举案例,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再比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师可以录制一个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小视频,借助视频来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加强知识的掌握。
虽然微视频在初中数学自主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教师不能本末倒置,一味的利用微视频教学而忘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导者。微视频只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教师才是学生主要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适当的调整课堂节奏,利用微视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全体学习效率,才是正确的使用微视频教学。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信息化的发展,微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微视频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