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学

2021-11-28 12:55:16宋小双李平
魅力中国 2021年3期

宋小双 李平

(伊犁技师培训学院,新疆 伊犁 835000)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它包含着人对于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对于人生的追求,对于生命的关切,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理想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下的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教学当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在生物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当下的社会发展当中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中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质量有所下降,在当下的中职院校学生群体当中,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心智尚不成熟,又处在青春期,因此时常会发生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等现象,这从侧面反映出来,中职院校学生的生命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而生物学科就是发现生命现象,研究生命规律的学科,因此在生物学科当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最为恰当,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应用学科知识,加上教师自身对于生命的感知,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向学生讲授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正视生命,尊重生命。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性,在当下的中职学生群体当中,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会有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想法和角度,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摩擦,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性,正确认知自身的价值,比如说当我们在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个性差异的本质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

二、在生物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生物学科当中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是生态科学,生态科学,指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科学当中,我们通过研究自然发展的规律,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代的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日益繁荣,生态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我国更走在环境保护的前列,因此在中智生物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生物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关于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性的理解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大气环境的破坏,从而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观念。

三、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生物发展史,渗透人文精神

在生物教材当中,除了基础的生物概念和生物理论,还有许多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品读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感受生物学家们的理想,共情生物学家们经历的快乐与难过,运用生物学家们研究的素材和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人文情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生物史中的一些矛盾概念,进行人文精神情感的渗透,比如说在生物学当中DNA 的双螺旋结构,激素等概念,都是在众多生物学家们研究、辩论的过程当中,不断更新,不断修正,不断发展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样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渗透科学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到身体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介绍生物学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在生物教材当中有许多生物科学重大发现的案例,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搜集当下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话题,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比如说当下的细胞工程,生物识别等技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对于人类现实社会的意义,以及生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生物,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在中职生物的教学当中,我们既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渗透和讲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态意识,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