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彩
(福建省安溪县沼涛图书馆,福建 泉州 362400)
本文需要探讨的主题是在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在于人本管理。我们需要做到将图书馆的管理员队伍稳定住并将其扩大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并且满足图书馆的功能要求,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并完善图书馆的设施,给读者留下一个好印象。
人本管理中最基本的实质概念是"人",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在管理人本模型中,人是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的,亦即人是整个管理的核心,人在管理工作中的角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且服务对象的主体也是“人”,关注人的需求,激发人的潜力,从而达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目的在于,留住已有的读者,并积极的扩大读者源泉,同时,将管理的工作人员稳定管理,不流失人才,知人善任,使图书馆的事业更加繁荣。
图书馆存在的本质就是为了服务读者而存在的,读者的生存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石,而读者的生存程度及多少则决定着图书馆的存在与否。所以,读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那如何留住读者就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当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有着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图书馆逐渐兴起,这也使得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这两者的关系,在发展水平和地位上是一样的,网站的存在使得网上信息广泛,这就使得图书馆和读者都能够在网络上寻找到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以往的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馆藏量、整体建筑以及馆内的设施设备,都不再是作为衡量图书馆大小的准则,在吸引读者这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效果甚微。图书馆之间的竞争标准改在了服务上,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哪家能够将图书馆的馆藏率先完成数字化并具备自己本身的特点,谁先占领网络这个虚拟空间,谁就可以把原来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源实现了有序的整理利用,给读者提供方便、准确、有效、周到的信息服务,这就会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内占就一定的地位。所以,本馆服务的根本是人,就必须在工作人员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把读者的需要放到首位,使读者对本馆满意、安心,使得图书馆有着长远的发展。
人是一切工作的载体,如果离开了人,图书馆的工作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期,图书馆已经是一种具有大量的知识存储与信息资料,并可以实现知识再创新的重要场所。如此而言,图书馆作为一种媒体,馆内的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主要承担的是收集知识、管理知识和传递知识的责任。而图书馆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则是宽、博、精、专,图书馆也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而及时的改变与发展,这也要求图书馆管理员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图书馆的物质条件以及这个行业的经济收入都相对其他行来说较低,这也导致在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容易出现心思不稳定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运用人本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做到换位思考,积极充分的去了解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心态,找到其担忧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并尽量满足,稳固好图书馆的工作队伍,不流失任何一个人才,做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充分凝聚工作人员的团魂,促进图书馆之后的发展。
人本服务管理模式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馆员的管理工作与对读者的服务水平两方面的,他们之间必须是和谐统一的,而馆内管理人员也必须给予馆员更大的力量来服务于读者,以实现双赢,并使各方都满意。
1.建立鼓励机制。鼓励机制的建立主要在于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图书馆的元素组成中,馆舍、藏书以及人员,人是最本质的要素存在。图书馆的建设是靠人为推动的,鼓励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古今中外的研究中都是不可避免地一项。以军队为例,军队作战时的成功率在于士兵的热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士兵的积极性高了,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样的,在图书馆建设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就尤为重要。但是在引导群众价值取向以及劝诫个人的行为生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有系统的、规范的、制度的理论研究,使得鼓励机制能够有效地进行并发挥作用。鼓励机制在图书馆中建立和应用,主要步骤如下:首先要确定好图书馆发展的长期、中期、近期的发展目标,鼓励机制建立的目标应该是与图书馆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将鼓励机制作为一个辅助功能。当然在确定激励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存在,只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让大家都认同这个机制,才能做到自觉地遵守和追求,这样机制才能起到他该有的作用。鼓励机制的目标确定之后,就是机制的实施工作,需要确立奖惩制度,此制度主要是管理层决策者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分等级的奖励或批评,目前的图书馆中存在问题就是缺少这种表扬和批评制度,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评奖评优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对员工的业绩表现,主要考察的内容也大概包括了思想和工作方面,其中思想重点主要是在政治表现的大方向上是否有错误,在工作上相对来说困难方面还是比较多,业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科研成果和考勤状况等等。根据考评结果,没有采取独裁的方法评估,而只是通过群众评价与领导意见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最后结论。
2.构建融洽的关系,培养和发展团队精神。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团队凝聚力的表现。为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发挥管理者的监管作用,及时发现并调节工作人员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形成良好的沟通通道,同时,还可以经常组织一种能够让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定期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磕碰矛盾,而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熟悉关系,培养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
3.积极发展图书馆人力资源。在当今知识经济都蓬勃发展的年代,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愈来愈高,本馆作为资讯的集散地,馆内人员需要具有资讯导航员的素养,所以该馆要特别注意人员的教育与培养。人才再培育,是指经过发展预测计划、再教育培养、绩效评估、选择人才使用、改善生活品质、维护鼓励计划等各种环节,系统地发展人的领导才能,以便更有效地完成社区、团体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过程。图书馆的管理层人员需要按照设定的发展目标从而制订好员工的再培训计划,给员工创造更多的进行再教学的机会,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干,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轮岗制度也是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挖掘人才,还能让工作人员自己对本身能力以及与工作岗位的适配度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人善用。
1.建筑与设施必须考虑读者需求。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而存在的,所以馆内的建筑物在设计、布置、功能显示以及环境布局上考虑时,都必须符合读者的实际需要,在他们的愿望和功能需要情况下,同时需要满足读者在心理上及生理上的需求,减少影响读者阅读的因素,还有就是建筑寓意的问题,来吸引读者,以引导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室,并使他们来有所得。同时,在满足普通阅读外又要满足残疾人群的需要,做到人人平等,为残疾人群提供更多的设备以及服务,另外还要设置一些可以帮助弱势的年长者和瞎眼人群所使用到的特殊文字读物的阅读机等等。
2.文献资源建设考虑读者需求。馆藏是一个图书馆的基础根本所在,读者则是图书馆得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在建设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方面的建设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图书馆所需要服务读者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调查不同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的不同,及时更新馆藏,同时,可以聘请一些博学的读者作为咨询顾问,或者让读者直接参与到图书采购中来,这样就能精准的保证馆藏对于读者而言是有针对性地有时效性且有各自的特色。
3.借阅服务考虑读者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读者在查找图书时不仅只是去到图书馆里去借,还会通过更方便的网上借阅功能,对互联网上的书籍进行了借阅。所以一个好的阅览环境对阅读而言至关重要,当读者去到馆内借阅资料时,馆内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尽量地满足读者的借阅要求,面对读者也要态度亲和,如果一时之间找不到读者所需要的书籍文献,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实在找不到我们也是尽力的,会让读者充满感激,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责任心。还有,也就是在馆内借还图书的管理模式和开馆时间上以及时间上,需要尽量地拉长书库的开馆时段,不同的读者在选择读书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适应各个阅读的不同习惯的需要,图书的借阅工作则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文献知识,将书籍分门别类,有较好的系统性。而在网络借阅地环境下,图书馆设置的网络应该是通畅无卡顿的,在寻找书籍信息时能够快速响应,同时,网络书籍的馆藏也要做好及时更新,将馆藏数字化、网络化,使得读者在家就能阅读到大量的图书,并安排好图书管理员做好导航员的角色,为读者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在当今的21 世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队伍应该是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图书情报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组成,而要管理、协调好这支高素质队伍,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他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就需要我们以人本管理地模式来服务读者,读者的存在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