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富彬
(成都东部新区三岔中学,四川 成都 641418)
美术教育是当代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科学的掌握现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能使学生加强对于当前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受,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当代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科学培养,从而保证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兴趣是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源头和基础,只有学生自身本身对于创作艺术或者技能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他们才会主动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探究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想科学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艺术作品创作素养,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培养学生的美术作品探究兴趣。在实际的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各种美好情境的手段来增强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或者认可的电影视频,为学生构建一个类似的人物或者景色情境,待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而主动进行景色、人物或者故事的创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思路或者关键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与联想,进而在自身兴趣的驱使下,有效地完成艺术作品创作,科学的掌握相关的创作技能和创作知识。
创作知识以及创作技能是一副优秀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良好的创作方法。在实际的美术创作技能培养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以及项目教学的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就某一美术技能或者美术创作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共同研究,进而科学构建问题解决路径,有效掌握美术作品创作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国画作品创作时,很多学生对于色彩的淡、浓把握不够清楚,不能科学使用浓、厚、淡、清等笔法和技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探究小组,让学生在组内,通过自身探究和大家集体讨论总结的方式,科学的掌握这些技能与笔法的操作方式,科学的具备创作作品的相关技能。
项目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即将学到的知识或者达成目标细致的列在黑板之上,接着让学生通过自身思维的发散以及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各个问题以及达成目标的构建,从而使其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完成技能与知识的路径构建,还能科学掌握相关的技能、美术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水平。例如对于一些雕塑作品的创作技巧,教师就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关案例和一些引导性的递进性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这些案例以及问题引导中,自主获得相关创作技能,有效掌握创作的相关知识。
艺术创作的思路大都是来自与生活,这个生活不仅包括我们日常见到的事物,也包括我们听到的,我们通过各种视频或者图片或者感受到的。一个美好的作品要能够被科学的创作出来,那么势必需要对事物本身进行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创作有效完成自身认可喜欢的艺术作品创作,那么还要引导学生对于艺术作品或者生活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观察,进而通过这些观察来“细致入微”“神形兼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观察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的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展现方式和展现特点,因此,要想科学的完成一种艺术作品的创作,创作者首先就是需要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的各种观察,从而通过这种观察来把握其特征,深入其精神,进而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使其再现。其次是要做好观察的笔记,明确自身观察中的思想、情绪波动,从而不断强化这种感受,使其能够在创作中有效的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是当代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摒弃那些传统死板的艺术创作方法,代之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理念来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美术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