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梅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 银川 75000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农事进行观察、探索、研究和总结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引导指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沉积。2016 年11 月30 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而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命脉,需要通过代代传续来完成,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沁润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其身心发展,使他们树立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文化自信建设和文化传承。但是,目前关于节气文化传播的形式主要有影像作品、专著、绘本、A PP、公众号、插画设计等,这些传播方式是单项输出的、缺少互动的传播方式;在平时生活中,除非家长有意识让孩子去阅读这些内容,孩子接触到这类知识点的几率非常小,效率较低。二十四节气在少儿传承中出现了形式单一,参与度不足,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以及贴近生活的传承活动开展较少等问题。基于此,应选择以学校、家庭和社区为教育和传承节气文化的主阵地,重视儿童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加强传承方式的探索性和实践性,提高参与度。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出发,学习和研究二十四个节气的文化和特点,创编儿童节气游戏,让儿童通过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游戏,了解、参与、体验节气文化,将节气文化更好地在新时代发扬和传承下去。
手指游戏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趣味性,能锻炼幼儿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能力,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二十四节气以谚语、歌谣形式呈现,为儿童节气手指游戏的创编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发育阶段,结合各节气的特点,创编儿童节气手指游戏,让儿童在欢快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节气文化。
创意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儿童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的有效培养。二十四节气,本是色彩斑斓、万物灵动,我们基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利用各种制作材料,将二十四节气以绘本、创意画、手抄报、折纸、剪纸等手工作品形式呈现,更好地使二十四节气可视、可参与、可感知。
二十四节气科学小实验,将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孩子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又能让儿童切身感受不同节气的民风民俗和自然气候特点。在儿童节气文化学习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适合通过科学小实验了解、感知的节气,如立春节气,有迎春、打春牛、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在立春节气可以用生活中简单的材料(硬纸片剪出小牛、注射器、输液管),运用液体压强越大、春牛跑得越快的实验原理,让孩子们体验打春牛的科学活动。雨水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标志着降水开始、雨量渐增。儿童在感知和了解雨水节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小实验《水底泡泡雨》来完成,利用色素(可以用颜料水代替)、食用油、透明瓶子、泡腾片,将食用油倒入色素水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实验现象,再将泡腾片放入瓶中,开始从下往上冒出许多泡泡。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水溶性色素和由不相融,油和水也不相融,泡腾片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吹出很多泡泡。孩子们在科学游戏中感受节气的氛围、科学知识的奥秘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伴随着游戏成长,趣味游戏轻松趣味,对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结合不同节气的民俗活动,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识能力,创编节气趣味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了解节气知识,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节气趣味游戏创编作品案例如下。
1.体育类节气游戏。体育类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身体活动是体育类游戏不可或缺的。节气体育游戏让儿童在特定的节气之日,感受节气文化的同时,锻炼身体,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清明节气,除了通过祭祀的方式让儿童感受清明的节气文化以外,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类游戏——蹴鞠,让儿童参与到游戏中感受文化与运动带来的乐趣。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下是清明——蹴鞠体育游戏案例。
游戏名称:清明—蹴鞠
游戏目的:帮助儿童了解清明节气的特点,蹴鞠传统文化的渊源;引导儿童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6-7 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球进入对方球门多的一方获胜。
注意事项:比赛过程中不可以用手抱球,扔球或者用手触碰对方队员,不可以推搡,打人,违反比赛规则的小朋友,需退出游戏。
游戏过程:(1)组织幼儿进行慢跑热身,进行拉伸的准备动作,佩戴护膝,护肘等护具,防止比赛过程中受伤。(2)幼儿自行组队,分组后教师根据幼儿能力安排位置。(3)开始比赛。(4)比赛结束后,对获胜一方进行表扬,对没有赢得胜利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教师进行总结。
2.体验类节气游戏。体验类游戏也叫参与性游戏,儿童在拥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节气的特点参与到节气游戏活动中,让儿童在特定的节气之日,感受参与、体验的乐趣和节气文化的氛围。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节气可以通过体验类游戏活动——包饺子,让儿童和父母一起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感受文化特点与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下是冬至——包饺子体验式游戏案例。
游戏名称:冬至—包饺子
游戏目的:(1)体验劳动的快乐,对包饺子产生兴趣,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气文化氛围。(2)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3)通过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游戏规则 :在规定时间内家长和幼儿协作完成包饺子任务,其中幼儿负责包家长负责擀面皮,最后哪组家庭包的饺子又好形状又多哪组家庭获胜。
游戏过程:(1)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导入让幼儿了解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讲解饺子的特点,是怎么做的,让幼儿自己动手体验包饺子的快乐。(2)然后老师由此讲解游戏规则,给每组幼儿分发包饺子所需要的材料。(3)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大人们负责煮好饺子给孩子们吃,让幼儿体验自己劳动所得的喜悦。
3.节气诗词大会。中国人生来与诗词相伴,诗词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基因,读诗和品诗便是体会生活的内在,年华的魅力,探索人生的意义,拓展视野的高度,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儿童虽然都某些诗句蕴含的内在不能深刻的领会,但是通过诗词的阅读和熏陶,可以感受诗词文化的特点及语言的魅力。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节气为题或者描述节气特点的,如《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等。现代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多数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尽早接触诗词文化。因此,在节气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在相关节气举办诗词大会,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加强对诗词的记忆,同时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与节气文化的魅力。
4.一起画一画。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作为艺术的主要形式,绘画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绘画作为儿童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儿童在成长阶段,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充满好奇的,而这一点正是儿童绘画的动力源泉。他们喜欢把自己眼中的新鲜事物用画笔描绘出来。节气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选择部分节气让幼儿感受带自然的同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身对该节气的理解。下面以“我和春姑娘的故事”为例创编儿童节气游戏。
游戏目的:以绘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来理解春分节气的特点,知道春季以春分为中点。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阳光明媚,一些越冬农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能够用简单流畅的线条与色彩画出自己想象的人或事物,或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展开回忆和想象,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绘画工具以
“我和春姑娘的故事”为题,画一画自己会在春天做哪些事情,使用水彩
笔时要小心,不可涂到脸上或眼睛里。画完之后再请小朋友们介绍、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游戏过程:(1)准备好相应人数的白色八开水粉纸,和各色水彩笔;(2)将绘画材料给幼儿分发下去,确保人手一份;(3)然后开始让幼儿画画,绘画的主题是“我和春姑娘的故事”;
教师举例讲述,春天到了,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踏春郊游......我们和春天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请小朋友来想一想自己在春天会做些什么事情,自己和春姑娘之间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儿童大胆的表达)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信仰、娱乐、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书画等各种文艺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进行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人们利用先人的优秀文化促进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发展,同样对我国软文化实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沁润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其身心发展、文化自信建设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