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高效地展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21-11-28 12:55:16王劲竹
魅力中国 2021年3期

王劲竹

(锦州市实验学校,辽宁 锦州 121221)

引言

从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不难看出,小学作文教学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存在一定的突破口,以此,教师应该尽快转变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实现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高效地开展作文教学呢?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创新途径:

一、实现作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作文的教学情境呈现多元化。它包含问题情境创设,“团体警觉”式的教学方式一直是课堂上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从教育一开始一直沿用至至今,当然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恰当之处,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原本的教学方式失去价值。所以,教师在作文课堂上使用问题情景式教学时,应该注意问题提出的质量、方式、场景,提出富有意义的、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直观性教学情景也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性的教具,像视频、动画、图片、相关实物、文献资料等等,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如教师在讲授《观潮》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渲染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和观潮时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自主发挥,创作一篇关于人文景观的文章。直观性教学情境不仅使得教学更加直观,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之情;最后是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方式,游戏情境是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当堂教学气氛的方式,也是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教师注重文章内容与游戏的结合方式,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除了教学情境呈现多元化外,教学的活动也呈现多元化,如角色互换;剧情再现。教学评价多元化,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多种教学情境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将多种教学情境融会贯通,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并将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地应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兴趣往往是促进成功的重要一环,是成功的动力源泉。对于作文教学,兴趣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现如今的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误解,认为作文仅仅是凑字数的存在,更有一些学生对作文充满着恐惧,一听到作文就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动手写作。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从自身开始做出一些改变,如:从品词析句中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从注重写法指导和习作修改点评、创设相关情境,关注学生的听讲情况进行习作教学。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摆脱对作文写作的恐惧,从而慢慢培养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笔者在观摩一堂作文教学课时候,有一个教师是这样进行作文教学的: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了作文的题目《我心中的母爱》,然后说道:每个同学对母爱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我们这次的作文题目就是请你把对母爱的理解以及你心中的母爱写出来,字数为800 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接下来就是学生们的思考和写作时间。而在我听另外一位教师的课的时候,她也是出了同样的题目,但是这位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开始写作,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歌曲和片段,当然这些都是教师事先精心挑选出来的,只见教室里特别安静,甚至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小声哭泣,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过去了,很多学生开始纷纷在本子上写下自己心中的母爱。同样的题目,却用了不同的方法,而效果也不尽相同,后面这一位教师的方法不仅仅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也唤起了大家在情感上的共鸣,试问,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怎么不感人呢?

三、树立先进的语文作文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实际教学的先导,起先知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对作文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全面且清晰的认知意识,要明确作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和意义价值,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践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一定要分层次、分学段,从低、中、高年级不同学段阐述语文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障作文教学时时、处处都在,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取材,丰富自己的素材空间,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小语文、大课堂”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