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华 曾梦诗 高凤镅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第二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自制乐器,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器。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容去表现音乐的速度、情绪、力度等。在音乐欣赏课中穿插自制乐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观察能力。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制乐器的融入,不仅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要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音乐欣赏课程也会在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精彩。
在自制乐器的过程中,音源材料是开始自制乐器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先从身边找到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并结合这些物体的内容分析引导,找准音乐的特色并选择不同的材料体现出来。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中可以从歌剧、交响乐和舞蹈音乐角度自制乐器,从而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理解自制音乐的有效性。
例如,在花城版六年级上册欣赏课《桑巴舞曲》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聆听、体验,并准确地理解和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意境,并跟随音乐跳动桑巴舞。舞曲中热烈的音乐和摇曳的舞姿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结合音乐,并选择生活中一些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素材,让学生可以找准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由于音乐中包含了弦乐和打击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寻找音源,从而穿插在音乐表演中。学生们可以结合书桌、玻璃杯、身体的部位、易拉罐等废品等,找到合适的音乐并遵循一定的旋律特点再学习汇总学习探讨。教师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找准音乐的旋律走向及节奏并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自制乐器。至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显著地提升。以敲桌子为例,学生们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边敲桌子一边跳舞,课堂也在这一阶段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自制乐器的过程中,简单的乐器学生可以自主制作,但是面对种类繁多的音乐欣赏课,学生很难充分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主动融合多种视角分析引导,并结合学生个体的情况,遵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教学基本要求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寻找合适的乐器参与到学习当中,继而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控好节奏,并在合作中制作出适合使用的乐器。
例如,在指导学生花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音乐《土耳其进行曲》的时候,由于这首歌曲是莫扎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回旋曲式风格明显,那么,在学生欣赏这首乐曲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当中的三个主题旋律探讨。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图形谱,可以对应地要求学生准备好家中闲置的铁盒、文具尺子、手花,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备一些素材。然后,在完成基础理论讲解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手边的素材,合作制作乐器。有的学生想要通过铅笔划过波浪纹尺子发出声音;有的学生则想要双手拍打铁盒或用铅笔敲打铁盒呈现声音。有的学生用揉搓塑料袋表达声音,以跟随欣赏的音乐作品的节奏,体会音乐中的深意。通过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合作制作乐器,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合作探究找准节拍,并帮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制作乐器的乐趣。
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更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将制作的作品用于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欣赏课程的内容,组织学生制作乐器,并将所制作的乐器融入音乐欣赏课程当中,从而在应用中渲染音乐氛围、体会音乐节拍,并掌握音乐力度的变化,继而在学生实践中充分理解知识的要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花城版六年级上册管弦乐曲《朝景》时,本课讲的是培尔金特诗剧第四幕里的内容,主要描写当地清晨日出的美丽景象。因此,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自制乐器并跟随音乐舞动。以乐曲中表达海边的早晨段落的乐曲为例,学生可以借助矿泉水瓶、桌子等乐器素材模仿出海水拍打礁石的节奏。学生在音乐的作用下,跟随音乐的节拍借助预先准备好的自制乐器敲打,并跟随节奏舞动,将更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好音乐的节拍,促进学生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自制乐器对学生感知音乐中的内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分析,主动探索在小学音乐中融入自制乐器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自制乐器走进音乐欣赏课,让自制乐器在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