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莉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十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也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停地进行创新,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很多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调查现状的观察和分析来看,以兴趣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前景非常好,并且对于教学就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兴趣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不容易,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阻碍着教学发展。所以亟需探究出具有可行性的兴趣教学法来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生成。
兴趣教学法在当代的教育中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兴趣教学能够带动音乐教师进行充分的思考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且有利于教师深度挖掘音乐教材中的精髓,深化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进而能够便于教师利用更好地教学策略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综合的培养。
实施兴趣教学法的初衷是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积极情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使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过于机械和被动,无法为兴趣教学提供施展的空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十分僵化不灵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无法使教师更好地对课程知识做好延伸,也会让学生降低学习的热情。这样的强化情境不利于兴趣教学法更合理地进行应用,还会严重制约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让兴趣教学法失去了最终的应用价值。
当前小学生无论从对音乐的感知还是对于音乐类型的喜好和品位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简单重复教学无法提高音乐教学的品质。而实践教学活动较少,使兴趣教学严重缺乏实施的载体,也让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成为空谈。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贴合学生内心情感需求的学习氛围,能够起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所以在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中具体的曲目灵活地进行开展。
在《大风车》这一曲目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用彩纸折成漂亮的风车,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小朋友们拿着风车快乐奔跑的场景,让学生在这种气氛的带动下,拿着自己手里的彩色风车,摇着头快乐的开始唱歌。这样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会变得轻松愉悦[1]。
据调查显示,互动课堂是比较受小学生欢迎的课堂模式[2]。小学生受到年龄和心理的影响,他们更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喜欢和老师打成一片,自由地在课堂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互动课堂,在课堂中让学生们表现出自己的活跃性,尽情地表现自我、彰显自我魅力。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什么类型的歌曲最好听?”,“你喜欢单独唱歌还是和大家一起合唱”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讨。教师在和学生们探讨的过程中要记录下学生们的歌曲类型喜好以及大家存在的差异性,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这种尊重学生想法的教学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与喜爱。
学生群体音乐兴趣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但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3]。通过上文的趣味性音乐互动,教师对学生喜欢的音乐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便于教师更加明确选择音乐的方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体验。
例如,在了解了同学们的喜好之后,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ABC 三个小组,以“歌曲接龙”的游戏来开展实践活动。如,以动物歌曲为例,学生们可以将学过的《螃蟹歌》《大鹿》《米老鼠进行曲》《萤火虫》进行演唱,一个小组接一个小组开始唱歌,当然学生也可以唱教材之外的和动物相关的歌曲,直到其他小组想不出歌曲,留下最后一组为止。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歌曲,也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
结论:小学音乐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引领者,所以无论从创建兴趣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式还是对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喜爱程度上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快乐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