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究
——以《电子线路分析》为例

2021-11-28 01:23:11单丽清苗莹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新形态纸质融合

单丽清 苗莹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市 132021)

一、前言

近几年,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下,《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所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已基本实现。尤其是在应对疫情的特殊时期,“互联网+教育”充分发挥了其优势作用,全国上下通过互联网教学解决了“停课不停学”教育难题。实践经验充分证明,教育信息化能够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并对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发挥有效的提升作用。现如今,我国已基本铺就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是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混合教学的优势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优质的纸质教材是基础,内容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是核心,而功能完备的网络平台则是支撑。因此,开发符合混合教学模式特点与要求的新形态教材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电子线路分析”课程是机电类、自动化类、新能源类等多个高职专业大类下属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受众面广、应用性强、知识量大等特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弥补理论课时不足等问题。因此,开发设计能够符合混合教学要求的新形态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是基于新形态教材的以下特点。

二、新形态教材的特点

(一)新鲜生动的资源种类

新形态教材是基于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一种纸质教材与电子资源的有机融合体。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配以丰富的视频、动画、仿真操作、实验演示等资源,使教材能够以新鲜立体的形态“动起来”,极大的满足了当代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与学习习惯需求,有效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符合技术的更新速度

传统纸质教材需要修订、印刷与出版等过程才能完成内容的更新与修订,这与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和行业动态接轨这一需求相悖,使得传统纸质教材滞后于行业发展动态。

而新形态教材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平台进行实时的更新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与院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

纸质教材向学生们输送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数字教学资源提供辅助教学,将行业实践知识与技能以数字多媒体资源形式推送给学习者,比如,行业动态、实用案例、操作演示等部分,将生涩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进行立体化多角度的展示,即可时时更新又方便学习和记忆,实现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兼顾的原则。网络资源的优势就是更新速度快,即新形态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教材内容时时更新的要求。

(三)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

通过对我校工程类专业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进行学习习惯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作为由电子设备陪伴长大的一代,对动态资源的需求远高于传统学习资源,在学习时间与学习习惯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更喜欢能够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新形态教材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除线下课程学习外,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自由选择知识与拓展内容的学习,且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符合当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四)增加互动学习空间

学生面对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在线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实现课上与课下结合学习,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化教育实现。教师面对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在线应用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使用多种现代化和“互联网+”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数字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如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和影视等多媒体资源的应用,鲜活地呈现教学内容。

(五)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水平

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工作需要融合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知识水平、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才能合理挖掘资源、融合行业发展、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材料搜集与行业动态调研等工作中,教师需要与企业人员加强交流互动,除了需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外,还需邀请企业专家对核心内容进行讲解说明,经过这样的优势互补学习能够使校与企深度融合得以实现从而更好的满足教材内容的时效性需求,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三、新形态教材设计思路

(一)符合课程要求的目标制定

新形态教材的核心特点就是——新,除素材与展示形态新颖外,内容更新速度也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速度,而电子行业的发展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因此,在教材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将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纳入到教材之中,根据行业发展动态重新核定课程标准,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准确与有效。

(二)基于工作内容的任务设计

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主体都不完全相同,其教学任务设计除了要贴近教学内容,还应尽量与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相结合。但对于多个专业普遍适用的专业基础课程,无法选定某一专业作为任务设计的参考,而须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实际教学要求相结合,从而设计出普遍适用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实施载体。

(三)服务混合教学的资源融合

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确定后,需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制作,既要包含线上教学的理论需要,又要满足线下实践教学的使用需求,使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互补强化与全面提升。

四、教材内容建设重点

(一)内容选取科学合理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现代电子技术仍然处于飞速发展期,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教材中的很多基础理论过于系统与详尽,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严重不符而很难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对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在对行业标准、发展动态、课程大纲以及课程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内容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修订。

(二)模块设计贴近实际

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因此,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块及实施任务与知识内容良好融合。时代在变迁,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习惯也在迅速变化,以符合学生认知、贴近实际需求、任务普适易懂为原则进行教学模块划分与任务设计,来保障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更真实的代入感、更深入的理解度以及更持续的积极性。

(三)资源开发理实兼顾

在新形态教材配套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保证对理论知识的动态、多样、深入讲解,又要兼顾对实践操作内容的设计、模拟、演示等学习需求。除需要将知识与实践内容相关的要点讲解、习题及测试等资源进行配套设计与开发外,还要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动画展示、实验演示等多种类型新颖素材的展示与辅助作用,以满足不同知识与技能教授过程中所需的动态讲解、模拟操作及实景展示等需求。

(四)数纸结合效果优化

在新形态教材建设工作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将数字与纸质资源融合后以较符合大众审美的最终形态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对教材的版面组成、内容结构、字体颜色与图片效果等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这一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数字资源的融合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笔记与标注需求、色彩与记忆特点匹配等要素,力求通过版面与内容设计将数字与纸质资源的融合效果达到最优,承担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良好媒介作用。

五、总结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符合现代教学改革需求的结构新颖、素材丰富、内容合理的新一代纸质教学资料,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有机结合的必备桥梁,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而开发出的符合新时代教与学的特点与需求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对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保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落地实施、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子线路分析”课程作为一门适用专业广泛的专业基础课,知识应用场景广泛、学生学习需求量大,设计并开发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新形态教材能够使很更多的学生体验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效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能够保持想学、好学、乐学的求知状态。在对教学目标及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与选取基础上,设计出贴近工作与生活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知识与技能教授的实施载体,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理论与实践相关数字资源使数字与纸质资源实现有机融合,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是整门教材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新形态纸质融合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新形态西装
智族GQ(2018年3期)2018-05-14 12:33:23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激活时装新形态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2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