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智能门票前景分析
——以丹东市国家级景区为例

2021-11-28 01:23:11车行赵晨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门票纸质景区

车行 赵晨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一、景区门票现状分析

(一)国内现状

旅游景区的门票除了能够作为准入凭证外,其实有很多功能可以挖掘,比如导游﹑宣传﹑形象塑造、市场营销及调节客流等,而且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扩展,我国的旅游研究方兴未艾[1]。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旅游景点采用人工售票、人工验票、人工统计、人工报表(周、月、季、年报表)等人工管理模式,对于人力、物力耗资较大,且常有伪造门票事件发生,难以实现科学管理。

国内部分地区的景区已开始投入使用电子门票系统,通过互联网实时售票、验票、查询、汇总、统计等,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科学管理,打破了传统门票带来的局限。但从总体情况来说,国内目前大多数景区还是以传统纸质门票为主要形式,通用线上购票的景点也需进行实地兑换。景区门票在样式设计上也是大同小异,均采用印有景区标志性旅游吸引物等图案,而门票智能性的体现不是很明显。

(二)国外现状

相较国内,国外较为著名的景区多以公园、博物馆和自然风光等形式出现,大多数是不收取门票的,总的来说,国外的“门票经济”依赖程度较低[2]。在收取门票的部分景区中,其购票形式与国内较为相似,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购票方式,门票形式也多为传统纸质门票,但相对来说,其更注重将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比如日本金阁寺景区的门票是一张出人意料的“符”[3]。这类景区的门票能够很好地承载景区文化与地域特色,友好地传播了本土文化,更有利于文化输出,能够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景区门票分类

目前市面上应用的景区门票从材质上可大体分为纸质门票、塑料门票、金属门票、电子门票,其中电子门票又包括磁卡门票、条形门票、光盘门票、IC 卡门票以及手机门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子门票已经开始日渐盛行,但纸质门票的应用还是占据主导位置,塑料门票与金属门票的比重相对越来越轻,而能够实现智能门票应用的景区数量仍是屈指可数。

(一)纸质门票

景区的纸质门票的纸张材质主要采用铜版纸、热敏纸两种材料,大小一般在200mm*80mm 左右。多数景区的纸质门票上会印有景区名称、项目等文字,附加景区典型旅游资源的图片以及景区园区的地理方位及地图等。纸质门票一般由主券与副券两部分构成,作为支付凭证,可在景区现场售票处直接购买或采取线上购买再兑换的形式获得。

(二)电子门票

1.磁卡门票。磁卡门票将电子芯片附在卡中,防伪功能较强,打破了纸质门票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并且更加精致美观,能够在视觉与功能上给予游客更多的冲击性与使用感。在实现互联网实时售票、验票、查询等操作的同时,其他功能较为单一,文化承载力与纪念意义相对较弱。2.手机门票。手机门票主要采用机身内置芯片、二维码以及人脸识别等方式。其应用形式集购票与入园于一身,所有景区服务可依托于手机进行,对购票效率有较好的保障。手机门票更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升便捷性,为游客带来更省时省力的游览体验,也能在旅游旺季期间较好避免传统耗时的排队买票现象,提升游客自服务效率。但是手机门票和电子门票一样,在旅游文化内涵与旅游纪念产品方面功能性不强,无法给游客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丹东市国家级景区门票现状

丹东地理位置优越,是省内闻名的旅游城市,全市旅游资源占地面积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10%[4]。截至目前,丹东地区国家级景区有21 处:AAAA 级景区9 处、AAA级景区11 处、A 级景区1 处。丹东市的景区目前还广泛应用纸质门票,采用电子门票的景区为数不多且仍实行人工检票制度。在购票方式上,虽然已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但设有网络票兑换处的景区,仍需要到现场兑换纸质门票才可入场,智能门票并没有达到大范围普及与应用的程度。整体来说,丹东地区的门票形式较为传统,门票智能化未能达到深入融合的阶段。

“鸭绿江畔,美丽丹东”的城市名片闻名全国,在智慧旅游全面发展与落实的时代,丹东也应紧跟旅游发展趋势,实施景区智能化,而实现景区智能化的第一步且能让游客直观感受到的方式便是在景区门票上加以智能应用,实现门票的多功能性。也正因此,笔者认为丹东市国家级景区在门票智能化发展方面有广阔空间。

四、丹东市国家级景区智能门票设计

丹东一直是致力于发展旅游的城市,在有技术依靠的前提下,丹东市的景区门票可向智能化不断发展,打破现有传统门票的形式,向智能门票跃进,将游客手机与景区门票进行智能结合,使其具备多功能性,实现门票功能与景区消费管理、安全保障、纪念功能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对接,增强游客体验。

(一)实现统一管理

旅游是一个非生产生活型的消费类型,消费的便利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旅游者的消费意愿。以智能门票作为凭证,可以帮助游客实现景区园内的统一消费管理,体验景区提供的各项服务。景区智能门票通过互联网与旅游景区管理系统相对接,从游客进入景区开始的一切消费活动都将通过智能门票实现支付,消费记录自动上传至景区网络管理系统后台,游客可在离开景区时进行查账与结算。智能门票作为景区消费的消费凭证,可记录景区内就餐、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和娱乐等所有消费行为,“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信息消费……这些都是大家日常消费当中实物消费的“重头戏”[5]。实现一卡畅游,方便游客轻松出行,方便景区实现科学统一管理。

(二)提供个性服务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现代游客在追求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同时,也更为注重消费体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为看中的便是参与感和体验感[6],智能门票能够提供多种门票样式和最优旅游路线。在游客订票时,景区提供多种精心设计并能够展现景区旅游文化内涵的门票样式模版,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和搭配,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门票样式,并且每名订票的游客均配有个人专属的景区门票编码,不仅方便查询、挂失、补办等应用事项,也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旅游心理。根据游客的录入信息,系统会通过年龄、性别等多重因素进行识别区分,为游客推荐最佳路线、最优服务以及最适宜的娱乐活动,方便游客出行,提升游客的舒适感。通过智能门票的刷卡管理,旅游景区还可以实现多种个性化自助服务,如自助饮水、自助拍照等多功能项目,满足游客喜欢与追求的个性化感受[7]。

(三)保障安全出行

智能门票有安全预警和游客报警功能。智能门票可以储存较为详尽的游客个人身份信息,如姓氏、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对于年龄较大或行动不便的特殊游客,智能门票有专门的备注选项可供游客选择并备注个人情况,后台将此类游客进行标注,并会提示工作人员对此类游客多加关注。智能门票采用个人身份信息和门票编码为识别码,在游客进入景区开始,开启地理位置监控,将伴随游客游览全程,实时监管游客具体位置。若有游客不慎偏离景区管辖范围或长时间地点不更新,智能门票系统会予以预警提示,提醒景区管理人员查看状况,方便景区管理人员提供应急服务和安全管理,以免发生未能及时解决安全问题的情况。游客报警功能可以在游客遇到危险或突发情况时,通过智能门票向景区管理中心进行求救,工作人员会通过游客的实时定位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和安全保护,为游客的人身安全提供多层防护与保障。

(四)丰富文化内涵

游客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千篇一律的景区门票样式已不具新鲜感与吸引度,现有的门票设计通常是以一张美景照片搭配二维码、景区地址网址、简介等为主要内容,其内涵过于单一。智能门票在样式设计上,可以发掘旅游景区独有的文化特色与底蕴内涵,如丹东地区特有的满族文化、中韩友谊等,采用具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形状和图案,在门券的一侧附带含有景点简介,景点导游图、与景点相关的人物生平、历史典故等内容的二维码,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获得相关音频与视频,可以将景区的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在游览过程中传递给游客,将景点内秀外扬,扩大知名度,避免“走马观花”形式的旅游,发扬深度旅游与文化旅游,将景区的知识性、艺术性以及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游客有更加切实的感受和共鸣。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及旅游周边产品,能够充分利用智能门票的营销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旅游景区纪念品雷同的现状,彰显了旅游景区的文化特征,并极大地传播了景区景点的旅游文化,极具极高的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

(五)保护生态环境

智能门票可以做到“一人一票”,其录入系统的信息是长久有效的,游客再次购票时系统会自动生成首次门票的编码,游客只需识别个人信息或门票编码即可实现再次游览,不需反复购买门票。在材质设计上,智能门票也能够取代一次性传统纸质门票,不会造成纸张浪费,做到循环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极大的环保效益与社会意义。

五、结论

旅游景区智能门票可以有很丰富的衍生功能,门票样式的设计将更加趋于人性化、精品化与智能化,在多方位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可以将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与传承,这种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在景区未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未来丹东市国家级景区的智能门票将会利用率越来越高,价值性越来越强,会在视觉上有更生动的效果,地域特色更加凸显,文化承载将更加丰厚,智能程度也越来越优化,向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景区智能门票迈进。

猜你喜欢
门票纸质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生活用纸(2021年3期)2021-03-14 06:57:28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买门票
“摘牌”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12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门票中的学问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